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lab_wal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92—01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如果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得到真切体验,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其动笔写作打下基础。
  一、巧用信息技术,推动由读到写的转变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小学生从低年级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写具体的人物、动物、活动、事件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延伸。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灰雀》一课时,用电脑出示了特写的灰雀,紧接着出示了灰雀觅食的视频,然后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由于使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借此机会,笔者充分利用课前布置的作业:回家详细观察一种动物,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学生不光写了外型,还写了步态、叫声以及吃相等,许多学生写得形象、具体。显然,是笔者播放的那段视频起到了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人的许多感知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得来的。观察是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才能感知事物、认识事物,把众多的表象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象,并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至关重要。
  比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时,当学生观察了小狗后,笔者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时笔者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便为写小动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从生活入手训练习作
  课程标准中“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及多次反复强调的“周围事物”,其实就是要求习作训练应贴近学生生活,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笔者曾参加过一次甘肃省语文教学研讨活动,陇南师专附属实验学校的左晓玲老师上的“学写水果或蔬菜”习作课的教学设计给笔者很大的启示: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左老师指导学生课前准备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查阅有关营养价值、功用、产地、栽培、生长过程等方面的知识,自己则准备了课前准备好的不同的水果(或蔬菜)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吻合的生活场景,为学生观察、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增加学习的兴趣。另外,左老师还以说话练习为突破口,消解写作的神秘感,降低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左老师在出示课件后,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减缓写作的坡度。这节课由于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贴近学生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而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编辑:马德佳
其他文献
西安一所高校在期末考试时,把学生考试的实况在官网上进行了网络直播。考试是检验教育教学水平高低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弄虚作假,必将败坏校风学风,滋长不正之风,有失公平公正,有失诚信。现代社会已处在互联网+的时代,学校采用网络直播考试未尝不是一种有效方法,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学生考试舞弊,挤干学生成绩中的水分,而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蔡正清)
期刊
旧时私塾中,戒尺是必备之物。学生调皮或不用功,有被先生打手心之虞。戒尺作为旧式教育体罚学生的标志,被摒弃本不必感到可惜,但戒尺所象征的惩戒教育若被忽视、遗忘,就不是可惜的问题,而是一种可悲。“戒”指警戒、惩戒,“尺”指尺度、标准,不论什么时代、哪个国度,这都应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严肃、适当地问责处理,是对问题学生必要的教育,是对他们真正的负责。  (杨国营)
期刊
据说,眼下一些中小学校长的日子颇不好过,因为没有“特色”,学校在教育部门的各种评比中吃亏,甚至被认定为“薄弱学校”。所谓特色,在于不同于一般,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而已。基础教育之要义在基础和普通,同一标准之下,可“特”之处并不多。而且,学校的“特色”不一定真的“特”;即使真“特”,也未必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不得了的作用。所以,学校不一定非得有“特色”,只要遵守教育常识、遵循教育规律就是合格的学校,甚至
期刊
近日,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荣和校区拆除了一栋刚刚建好,尚未交付使用的教学楼。对此,校方和施工单位都没有透露拆除教学楼的具体原因。“短命建筑”频出,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政府公信力。因此,不能一拆了之,更不能成为“无头案”,有关方面必须公开拆除建筑物的具体原因,还必须有人为那些拆除的“短命建筑”买单。建楼拆楼都要花纳税人的钱,有关方面有必要向公众说说清楚。  (张卫斌)
期刊
【关键词】 班级管理;教育艺术;因材施教;用心交流;信任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42—01  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来看,现在的孩子们,可以说是被爱包围着,这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以我为中心、任性、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学校是孩
期刊
每到寒暑假,总有学生抱怨作业多、作业难,搜题软件应运而生。“这些搜题软件功能强大,各科难题都能一网打尽,甚至还能搜作文。”显然,在学生的眼中,这些软件是解题“神器”。但是,这些看似“助学”的软件,很可能帮倒忙。答案“秒出”,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变得懒惰,而且把“提供解题思路”变成抄作业,更是本末倒置。  (薛红伟)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和谐师生关系;尊重;爱心;  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45—01  新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如果凭着一腔热血的真诚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定会用“心”换得两情
期刊
我省中学语文学科的带头人  在我省中学语文界,王延学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经历似乎带一点儿“传奇”色彩。其学历并不高,起点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他由农村中学到县一中,再调入兰州女子中专,以出色的业绩在人才密集的省会城市兰州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此一奇也。  他没有任何行政职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草根”,却被授予许多学术头衔,如: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金城名师,甘肃省特级教师,甘
期刊
【关键词】 课堂;兴趣;教学模式;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047—01  传统教学是老师通过课堂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形式单一,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而网络则让课堂无论是授课内容、讲课形式、还是师生关系都不同于过去的教学,凭借网络平台、借助视听语言老师把知识点变得碎片化、趣
期刊
关山巍巍,云海苍茫;汭水泱泱,生灵泰昌。关山东麓、汭水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县城——华亭。近年来,这个地处陕、甘、宁交汇处的甘肃省“绿色煤都”,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深入实施“一轴两翼”工程,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2014年,旨在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全面改薄”工程在华亭大地拉开序幕,华亭教育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征程中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