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素2异常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异常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自身配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12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癌和癌旁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组织Ang-2表达。在细胞水平上,观察肺上皮Beas-2B及肺癌(SPCA-1,NCI-1650,A549和NCI-H1975)细胞中Ang-2蛋白及mRNA表达。筛选干扰Ang-2基因有效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转染高表达Ang-2的A549肺癌细胞,以Western印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Transwell等观察转染前后肺癌细胞Ang-2表达、Ang-2 mRNA水平、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能力等的变化,分析Ang-2表达与肺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结果

肺癌组织Ang-2高表达,Ang-2表达与肿瘤直径(P=0.008)、分化程度(P=0.033)、TNM分期(P=0.025)和5年生存率(P<0.001)均显著相关。Ang-2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16.1%比80.0%,P<0.001);TNM分期Ⅰ期患者Ang-2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0.001),Ⅱ、Ⅲ和Ⅳ期患者Ang-2高、低表达者之间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ng-2蛋白及mRNA在肺癌细胞A549中表达最高。以最高效的Ang-2-shRNA-1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细胞中Ang-2表达明显受抑,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细胞的侵袭、迁移及EMT能力亦显著下降。

结论

Ang-2异常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干扰Ang-2表达有望成为肺癌治疗新的分子靶目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前瞻性的Ⅳ期临床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随机对照研究,第1个周期试验组预防性使用受试药物PEG-rhG-CSF,对照组预防性使用对照药物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之后3个周期两组均使用PEG-rhG-CSF。第二部分为单臂研究,第
目的探讨UGT2B4基因RS182669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equenom方法检测146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RS1826690单核苷酸多态性。使用χ2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RS182669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CR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RS1826690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24例,起始治疗4周后复查进行初评,以防疾病快速进展;非疾病进展者后续每8周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在多药耐药患者中的客观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1次/
期刊
目的总结分析经静脉钆造影证实有内淋巴积水(EH)的梅尼埃病(MD)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内耳造影特点。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门诊的174例MD患者,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造影剂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成像(3D-FLAIR MRI),均存在EH且临床特征可疑MD。详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Nakashima分级标准对积水程度进行分级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女性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67例女性特发性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95例无眩晕/头晕病史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疾病史等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25(OH)D的浓度。BPPV患者随访1年,记录期间复发以及复位次数。结果BPPV
期刊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具有败血症临床表现,且双份血培养均阳性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75例患儿纳入分析,PCT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440,P<0.05),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PCT水平分别为0.27(0.10~2.55)、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在结外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NK/TCL)临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间确诊、并于初诊时进行PET/CT检查的72例NK/TCL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PET/CT检测结果。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PET/CT发现的阳性指标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