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以史料为“根”,内化学生的历史情结。
  “史学便是史料学”,傅斯年先生直白的语言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打开了一扇门——从史料中还原鲜活的历史。让历史“活”起来,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活”,更本质的是让单一、固化的历史立体化、多元化。李月霞老师教授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受到学生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原因就在于她将史料教学运用得恰到好处。李老师正是体会到“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的真谛,通过“辛亥·叙事——寻找缺席的声音”即外国人、民众、被革命者的角度来解读这段历史。通过展示相关史料,学生深刻体会到外国人既害怕革命会危及自身利益又对即将诞生的民主政权具有天然认同感而产生的纠结和观望之情;普通民众对革命与共和的冷漠和无知;慈禧太后面对革命无奈选择退出历史舞台的可怜和无助。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群像在学生脑海中浮现,他们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之情油然进发,长此以往其亲近历史、揭示历史的强烈意识会逐渐内化为历史情结,成为他们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动力。
  2 以多元史观为“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和诱导优良的思维素质,历史教育的意义自然是培养和诱导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这一特性决定了多元史观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一剂“良药”。
  多元史观的核心内容是从不同的维度去阐释历史现象和事件。中学教师目前了解到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不过,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并不愿用多元史观去阐释历史,他们认为这样做对同一个历史现象和事件会出现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解释,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其实,历史教学要想取得成功,是应该建立在争论之上的,如果畏首畏尾,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譬如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评价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革命史观出发,他是令人唾弃的卖国贼;从现代化史观出发,他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现代化的奠基人;从文明史观出发,他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大门;从全球化史观出发,他开始使中国主动地融入世界大家庭。评价的结果是什么、观点正确与否其实对学生并不重要,因为若干年以后具体的知识他们大多都会忘记,但沉淀在其脑海中的历史思维却不仅仅影响着他们的历史学习,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会永远指引其前行。
  3 以动态生成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虽是与生俱来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常常被压抑甚至被扼杀。因为在传统的知识观指导下只能产生预成式教学,课堂成为教师的地盘,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把客观主义、孤立主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知识观则是一种可持续的、人文主义的知识观。这就要求我们变传统的预成式教学为动态生成教学。预成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前拟订详尽的授课计划和精密的教学设计,并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形成可操控性的、有序性的教学过程,因此预成式教学像“一列按照精确的时刻表行驶的火车”,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参与者。动态生成教学则像“一个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教学目的产生于教学过程本身。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动态生成教学下,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其最大优点在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更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魂”,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奠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历史教育更应加强对培养对象人格、品质、思想境界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大力强调“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内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在号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中,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实际上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方向。为此,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魂,帮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人类的根本属性,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并终身践行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公民。
其他文献
研究认为,创新的传统饮食是旅游活动中最具吸引力的内容之一,设计策划特色创新餐饮,将旅游与地域文化对接,可提升我国东北部地区旅游的吸引力。
石炭纪地层是该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地层之一,因其为一套含煤地层,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对煤矿找矿工作非常重要。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划分为2个组即臭牛沟组和羊虎沟组,多受NW—SE向断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回线方式或双极不平衡运行时电网内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的变压器产生直流偏磁,影响变压器及系统稳定运行。针对以往中性点隔直技术的不足,研究了采用双向
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之所以重视问题解决教学,就是想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获得生活的真知。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能力,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一、改变尴尬处境,增强学科吸引力  从性质上讲,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教法与“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成长”的新课改理念相背离,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转变教学方法就成为教师践行新课改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切入点。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班额大小,盲目采用小组合作互动探究式教法;忽视目标达成,过于依赖多媒体辅助式教法……虽然这些方法在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学习方式和习惯转变等方面收
10月22日,上海市工商大楼五楼会议室,由上海市消保委组织的上海特色产品(伴手礼)公开评测活动正在激烈进行着。这是上海市消保委以服务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秉着去伪存真
FDS法可以对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的老化进行有效诊断。根据介质耗损相关机理可知,在0.1~1mHz内的的介质损耗可以更有效的体现其老化情况。本文首先通过FDS法对制备的5组试品进
应用科学的地理基本思维方法是学好地理的基石,而针对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当前地理高考命题的主旋律。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是文综地理考试大纲的重要考核要求之一,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根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一、夯实地理“双基”与培养学
从全民“剁手”的双11、双12、618,到“拼得多、省得多”的拼购流行风,再到当下屡创奇迹的网红直播带货,以商品新供给、消费新人口、购物新场景构成的“新消费品牌”正在市场
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政治学科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了,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是我们教师迫切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个困惑,笔者根据自己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体会,认为构建和谐课堂、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教学细节抓起,把抓教学细节作为追求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古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觉得政治课堂教学也要做到“声声入耳”。  一、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