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虹明: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的性格从小很倔强,成功和失败是另一回事,凡想做的,想好就去做,不能退却。也许你没有经验,碰了一次不成功,那就碰第二次,第三次,到了第四次,你一定会成功。
   ——一个有经历的人能够理解人,也才会有宽容、博大的胸怀。盛博士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不对别人寄予希望而得到回报。对别人付出百分之一百,而别人回报百分之五十就很满足。”
   盛虹明医生有一个海归派医学博士的头衔,他是一个很有思想有故事的人。但是初次见面,你会以为他出身富贵,人生道路十分平坦,因为他看上去很年轻,面皮白净,言谈举止儒雅、礼貌,不像吃过苦的人。盛博士连连摇头反对我的臆测,也许是好久不见家乡人了,话匣子不由打开……
  
  不满现状,300美元赴日自费留学
  
   盛虹明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一个事故遭致他全身被烫伤,差点送了命。在医院里被救活以后,小虹明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无限的神圣感。而他的舅舅是河南省一名有名的骨科大夫,见状趁势鼓励他立下远大志向,于是,当一名医生的理想成了小虹明今后学习的动力。由于理想和目标明确,几乎是不费周折,聪明的他就考上了南京医科大学。大学毕业,盛虹明回到常州当了一名医生,实现了年少时的理想。可是不多久,盛虹明便不满国家医院里那种按部就班的现状,想要出国留学。而且,原本有公费留学的机会,但是盛虹明执意要辞去公职自费留学,他说当时血气方刚,想法很单纯,就是要试一试,闯一闯,看看自己赤手空拳究竟能干什么?
   不顾家里所有人的反对,1989年盛虹明卖掉家里的冰箱,可还买不起一张飞机票,那就坐轮船。他带了仅有的300美金,踏上了去日本留学的轮船。从上海到日本横滨,大轮船在海上要行进三四天,盛虹明在船上遇见5个和他一样穷,但是一样激情满怀的年轻人,5个人聚拢来整整谈了三天三夜,发下毒誓,到日本后一定努力拼搏,不成功决不回国!
   1989年,赴日留学的热潮正红火,一般人都是带着淘金的梦想去的,但盛虹明的梦想,却是医学事业上的深造。他在语言学校的第一笔学费是日本担保人帮他付的,当时好心的担保人看他一无所有的样子,怜悯他,对他说,你生活用的水电煤账单到时候拿给我好了。盛虹明却丝毫没有一点依赖别人的念头,摇头拒绝了。他放下行李马上跑出去,找到洗碗的工作,每小时拿650日元,解决了基本生活费。
   发奋努力通过语言关后,盛虹明考上了日本北里大学,修心脏内科硕士。可是心脏内科虽然是一门很好的学科,在急救中心却非常容易遇见死亡。而日本的医院有个规矩,病人死了,你这个负责救治的医生要和家属一起到停尸间的灵台向亡者告别,送他回家安放祭奠。于是,盛虹明几乎每天都要双手合十送走没能救活的病人,每每看到家属那痛不欲生的情景,生性善良的盛虹明感到无能为力,产生很大的负罪感,内心极其压抑和痛苦。久而久之,他觉得精神上快要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了,萌生了改行的想法。
  
  挑战自我,从心脏内科到美容整形
  
   正巧,盛虹明有机会到一个在日华侨整形医生那里当助手。盛虹明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门带艺术性的医学门类。他在诊所日夜发挥谦虚好学、任劳任怨的精神,感动了那位医生。可是做整形美容医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考察了他一年之后,华侨医生终于慎重找他谈话,告诉他,你的职业感觉很好,你具备做整形医生的基本素质,并正式收下他做学生。这时的盛虹明可以说是欣喜若狂,他觉得,上帝看到了他的努力,冥冥之中上帝在关照他,给他指了一条将个人爱好和职业结合在一起的道路。
   这样求师之路一走就是4年,盛虹明以当医生助手代替打工付学费,他以极其敏感的天性和对艺术的感受能力,纤细而精致的临床手术风格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和病人的赞扬。接下来,盛虹明进入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部整形外科读博士,边学习边工作,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关于做一个优秀的整形医生,他自己总结出了三条经验。
   第一是职业感觉。他说,整形是医学,其实也是人学,是心理学。要掌握病人的心理。医生即使能够一眼看出病人的需要也不能说,而是要通过语言上的诱导,从病人的口中说出他的需要。有一个四十多岁的未婚女人来找他,整个没有自信心的沮丧样,苦恼自己连男朋友也没有。盛虹明和她谈了三次话,挖掘她的优点,肯定她赞扬她,一步步解开她的心结,最后动手为她脸上做了一个很小的手术,效果是你不说人家看不出哪里动过了,就是感觉你漂亮了。这种改变对于病人心理上的效果惊人地好,她很快找到男朋友结了婚,去医院送喜糖的时候,女病人自信心满满,与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第二是个人素质。他说,整形医生的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要保护病人的隐私,保管的资料绝对不能传出去。有时候遇到病人来咨询,着急得很,鼻子眼睛嘴巴,哪里都要改动,盛医生宁愿不要赚钱也要劝病人慎重,每次只能做一个项目手术,等面目协调,让自己接受,让别人接受以后才可以考虑下一次的方案。他说,其实做医生就是做人,你在和病人谈话,在考察病人的心理,病人同时也在考察你,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作假是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第三是职业投入。整形美容是一样极其精细的手工活,盛医生每天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早晨听一个小时优美恬静的音乐,平时注意修身养性,参观画展听歌剧,陶冶自己的情操。他规定自己每天只做一例手术,做手术的时候绝对精力集中,达到忘我境界,自己不满意绝不拿出去对付人家。从打麻药针到分离肌肉都亲历亲为,有时候,手术会做到人跪下来,就是为了让病人没有痛苦,感到舒适。
  
  做医生也需要艺术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临床医师执照是非常难考的,盛虹明埋头苦读,以聪明的头脑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终于通过考试。同时被他的母校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部整形外科聘为客座研究员。加入了高规格的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和日本美容外科学会,成了其中为数极少的中国人。
   按理说,一个外国留学生得到这些意味着立身之本,完全可以生存并过上很好的日子。盛虹明却不这样想。他说,从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一天起,他就想好了将来回国的事情。他明白地知道自己的出国目的,是去学习先进医学的,他的理想目标是有自己个人的诊所,虽然当时在中国,开办私立医院还没有可能性,但是盛虹明有远见,他一直注意搜集日本此类诊所的资料,看到好的方案就将它悄悄地保存下来。
   一个人的性格影响到人生发展方向。盛虹明骨子里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外貌很文静,心里面却时时刻刻在翻腾着千奇百怪的想法。他是一个理性的医生,同时也是一个易感的人。到日本以后,他一度甚至想放弃学医,转而学电影。他喜欢电影这门艺术,躺在床上,可以在头脑里创作电影剧本,有画面有台词,活动着铺展着,一整部电影演下来,将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身边的日本朋友时,被他们毫不留情地大骂了一通。
   但是,也正因为盛虹明性格中的艺术感受能力,他的语言艺术表达能力,使他在女病人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日语不是他的母语,但是医院里的前台小姐都很奇怪,为什么病人来的时候愁眉苦脸的,经过两个小时的谈话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就会变得精神焕发。而他的老师也承认,盛虹明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日本医生。我开玩笑说,是不是因为盛医生你长得年轻帅气?他认真地说,不是的,那是心的作用,我真心待人,激发病人对于美的想象力,以美来感染人。我和病人站在一起,想办法解决“我们”的问题。把女病人当女朋友看,承诺为她们负责一辈子,以致于病人破涕而笑,讲出“到死为止跟着你”的话来。
   盛医生的口才相当好,他举了几个例子。有一个日本女人来找他咨询整形美容,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她觉得自己的鼻子长得不好,非常困扰。盛博士耐心听她讲完,第一句话就说:“你真的很了不起,坚持了六十多年没有做手术。今天来找我,你做得对。”话音刚落,老太太竟然眼睛红了,她说:“当我要来医院的时候,告诉人家,人家都骂我,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开刀整形,是脑子有问题。以前年轻的时候,一是因为家人反对,二是生活压力大没有余钱。由于这鼻子的问题,我的心理一直处在煎熬之中,只有现在有了自主权,却已经那么老了。”盛医生接着表扬她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精神,告诉她,美容是自己的事情,也是对他人负责,你走到大街上可以为世界带来美好。老太太忍不住泪水哗哗流下来,她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对方的尊重,她呜咽着说,尽管自己也许活不了多少年,但这个手术一定要做,人的遗憾此生一定要了却。
   “那是一些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盛医生说。临床整形美容,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有时候比动手术还来得重要。
  
  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关键是想好一定要去做
  
   两年之前,盛虹明动手考察中国医学美容市场,他从东京到北京、上海来来去去不下十几次。他在东京的同行医学博士早几年回国,已经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副院长,知道他想效力于祖国时,热情邀请他到北京协和医院,并且愿意为他买下土地,造一家专门的整形美容医院。但是盛虹明几经考虑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他说,像他这样的医生,从专业技术角度讲,能贡献给社会的时间也不过十几年的功夫,他已经很着急了,不想再浪费时间。他不愿意受到传统体制里那些不必要的束缚,他要最大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最后决定选择上海的浦东创业,也是受了他在日本的同学、现任浦南医院院长的邀请。盛医生说,经过考察,他觉得上海改革开放的形势非常喜人,人才制度也宽松。作为社会人才,他成了浦南医院的签约专家,还负责培训和指导年轻的医生。他还常常飞到北京去开讲座。而他真正的理想,建立“盛虹明私立美容外科诊所”的事也一路顺利,没几个月就选择到最佳的场所,装修完毕。“机会和环境给了我很多幸运”,盛医生由衷地说。
   关于创业,盛虹明虽然经验不多,但是有一条经验他十几年来记忆犹新,那就是刚到日本洗碗一年的经历。他说,这收获太大了,一遇到困难我就想,失败也没啥可怕的,最多再到日本去洗碗,从零开始。盛虹明说自己的性格从小很倔强,成功和失败是另一回事,凡想做的,想好就去做,不能退却。也许你没有经验,碰了一次不成功,那就碰第二次,第三次,到了第四次,你一定会成功。
   现在,盛虹明的诊所开在浦东第一八佰伴对面一家三星级的宾馆内。诊所的设计新颖幽雅,那是盛虹明的心血,是他从到日本第一天就开始搜集的几十种方案中,精心挑选,融入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和服务理念的。诊所的标识是一只蝴蝶,由他名字的开头字母SHM组成,象征着病人通过他的治疗,从蚕蛹中脱颖而出,蝶化为美丽的蝴蝶。
   我参观了盛博士的诊所,看见接待处和谈话室,以及手术室、休息间,每个地方的颜色、布置和设计都显示出人性化的特点。盛博士说,上海是个国际型的大都市,上海的女性爱美也懂美,我要给她们一个最好的环境,为漂亮的女性服务也是他最大的快乐。同时,作为美容医生,好作品在这里有人欣赏也是最大的幸福。
   一个有经历的人能够理解人,也才会有宽容、博大的胸怀。盛博士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不对别人寄予希望而得到回报。对别人付出百分之一百,而别人回报百分之五十就很满足。”
   盛博士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十几年前他在日本时就听到,国内有一个被父亲的婚外恋对象用硫酸毁容的孩子林玲的故事,那个犯罪的女人已经被执行死刑,女孩的爸爸四处打工挣钱,想以此赎罪。但盛虹明知道,这些都不能弥补泼硫酸留给孩子的巨大创伤。当时他就萌发了帮助她的愿望。回国一安定下来之后,盛虹明便打听到林玲这个勇敢好学的女孩已经考取了华东政法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生,但是脸上的伤疤情况仍然很严重,给生活中带来困惑也是不言而喻的。盛虹明马上与她取得了联系,母女俩非常惊喜,赶到盛虹明的诊所,谈话、留资料后,盛虹明研究制定了一整套方案,准备用几年的时间,一点一点让林玲的容颜改变。而这一切手术治疗费用,都将是无偿提供给林玲的。
其他文献
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许多大学生包装很好却把握不住重要的面谈。言为心声,一位老到的人事主管常常通过面谈来决定你的去留。面谈的难题隐藏在一些常见的问题里,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暗藏杀机,稍不留神就掉进了话题陷阱。因此,面谈时,一定要用心听,仔细思考,慎重作答,以免功亏一篑。这里我们破解了十个常见的面试话题,希望对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请介绍一下你和你的家庭    这
期刊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办公室的“人我互动”可说是最复杂的,它既竞争又合作,既深刻又表面,以致很多人都不敢放心说出真话,心里明明不想做,嘴巴上又答应对方;或心里明明很想要,嘴巴上又推说不要。  如果每个人都跟自己一样,不敢大胆表达意愿还算好,偏偏现在流行“自我表现”的办公室文化,也因此,不敢说真话的人就会觉得非常郁闷,想要的不敢开口说,不想要的亦不敢开口拒绝。  在此提供两个说话技巧,希望大家都能自由
期刊
在日本,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群体称为ホ-ムレス(homeless)。他们的全部家当,通常只要一辆自行车就可以搬走。他们在河边桥下或者公园里用泡沫塑料板甚至于纸板箱搭个简易棚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据说,全日本的流浪汉有5万多,大多集中在东京、大阪等城市。我曾在电视里看到一个从飞机上俯拍的镜头,大阪某公园里一大片蓝蓝的塑料布简易帐篷,蔚为壮观。  至于他们的身份,有失业的有偷懒的有逃债的有犯罪的,三教九流形
期刊
《交际与口才》您好!  我是江西人。去年8月份我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一家设计院工作,我在这边一边工作一边进修读书。以前的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了感觉自己生活得好累,尤其是今年,我好混乱,我把我心里话都告诉您,希望您帮帮我好吗?  我从学校一毕业就来到现在的这个公司了,那时我什么都不懂。才到公司的时候那些同事都对我很热情,主动教我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对我的生活也很关心。我感到这个大集体是
期刊
最近网络上有首流行歌曲,叫做《愚乐圈》,“圈”读猪圈的“圈”。煞是好玩,这里摘录几段。  首先出场的是九十年代的英俊小生和一个纯情小妞儿号称什么狗屁玉女金童,据称男的因为爱上带把儿的被捅,医院住了个把个月觉得自己实在无地自容,于是编出个抢钱事件穷泡胡蒙,拜托我们不是白痴幼稚的无知群众,你快拿着你的旧船票找条破船去做你那蓝蓝的夜,蓝蓝的梦。  那小骚娘们儿眼光不一般的长,一开始就说明什么我不想讲,我
期刊
春天还在远处踱步,凉意抽丝剥茧般地阴冷,渗在空气中,典型的上海早春。但是,菲儿的“子夜流觞”馆却一日比一日热闹,焐了一冬的欲望还是耐不住寂寞了,催着人们往那奢靡繁华处走,起码让人从感官上感觉,春就要来了。  今天的聚会可用人声鼎沸来形容。都说三个女人就是一台戏,这个“子夜流觞”中的下午,起码也能开唱四五台戏。人一多便就自然地扎成了堆,久未见面的人们叙谈着彼此的变化,刚刚演完的《剧院魅影》,开春后依
期刊
在四年前的盛夏夜,映着满月的湖水,我们又见面了。  我承认,当时我醉了。醉得智商为零,醉得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和矜持。我这一生听到的最美丽的一句赞美是:你像水一样。正是这句话,毁掉了我的全部青春。  记得在那时,宁波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身高比我高的追求者,之前追我的男孩子,尽管他们优秀,甚至表现出同龄男孩子少有的成熟与踏实,我依然没有动心。我不希望自己的身边跟着一个小弟弟似的男朋友。诚然,我非常出色,17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上海人的口中“长”出了一个“手”——“隔手”:以方言表述“转眼之间”、“马上”等事序承转衔接之迅捷这一概念时好用这个词。虽说不清这个“隔手”来自何处,但觉得它另有一种独到的表意作用,在上海方言的特定语境中有时甚至有些不可替代的修辞性色彩;加上这两个音节特别上口,上海人选择并喜欢它自然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不少人滥用一气,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学生,说上海话时开口见“隔手”,在表示动作或事物的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形:有些人的人品不错,对人也无恶意,可就是说话直硬,不讲分寸,每每出言不逊,引起对方反感,甚至形成矛盾对抗,破坏了人际关系,自己后悔不已。下面略举几例:  ●有位新到任的领导在欢迎会上见台下有人交头接耳,秩序不太好、他就生气地站起来,指着下面大声说:“是听你说,还是听我说,太不像话,要说上来说,简直是乌合之众!”这样一句发火的话,虽然制止了台下讲话,但口出此言,贬斥
期刊
今天一直睡到日上六竿才起床。腹如雷鸣地走出宿舍楼的大门,门前的地上照样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我老人家只能一路龙飞凤舞,连滚带爬地向食堂走去,短短三分钟的路上,我那飘逸而浮肿的脚法不知倾倒了多少路人。  一顿狼吞虎咽之后,我怀着满足的胃下垂感,开始在校园里鼓腹而游。其实,只有刚吃了一顿饱饭的人才能充分体会到冬日夜晚的美,那些淀粉慢慢变成热量,像把小锤子一样,将冬天里的僵硬和畏缩乒铃乓啷统统敲碎,眼睛里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