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看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deti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雅明将艺术品从复制手法上分为“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当下时代的“数字复制”从属于“机械复制”。数字技术参与艺术创作与传播,艺术生产力的变革进一步拉近了大众和艺术作品的距离,与其相适应的新型艺术生产关系也随之产生:平等的观看方式,随时随地占有作品,大众参与艺术生产。重新审视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对我们今天关于技术、艺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艺术生产;数字艺术;手工复制;机械复制
  “艺术生产”的概念并不是本雅明提出的,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把人类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地生产活动,规定为人的不同于动物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本雅明受马克思影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思考艺术问题,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1934年)中,本雅明认为,“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生产一样,离不开一定的生产技术(艺术生产力),也离不开艺术生产者同社会和公众的一整套生产关系(艺术生产关系),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运动:与一定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艺术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艺术生产关系;当原有的艺术生产关系不能适应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时,必然产生革命性的变革。由少数人独占艺术的状态不能适应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时,必然被新型艺术生产关系所取代;或者说,新的艺术生产形式(新的艺术样式)必然会调整原有关系结构,把艺术和大众结合起来。”其重要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3年)中,他不再从“艺术家-艺术材料-艺术作品”的传统框架讨论其内在转换关系,而是从艺术生产角度,探讨物质-技术手段对艺术生产的影响,以及艺术家与公众、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数字时代,我们同样面对着数字技术带来的巨大艺术生产力变革,时至今日重读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本雅明从艺术品的复制手法上分为“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从这种分类上看,数字时代并没有超越“机械复制”的范围,因此“数字复制”从属于“机械复制”,本雅明描述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关系的特点,在当下时代仍然存在。数字时代,是本雅明阐述的“机械复制时代”的延续和发展。
  一、巨大变革的起因:“多量化”取代“独一无二”
  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光晕(Aura)”(也译作“灵光”“光韵”),是复制品相对于原作不具备的一种“此时此地”和“独一无二”。“光晕”这个概念的提出与它的丧失是同时发生的。对于机械复制而言,机械技术大规模生产产生多量化的艺术产品,这些作品无所谓“原作”,“光晕”也就无从谈起了。尽管本雅明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光晕”的神秘与美妙,但对于“光晕”的消失并不抱有悲观的态度:正是由于“光晕”消失,艺术品大规模生产,艺术才得以走向大众,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意义。
  对于数字艺术而言,一方面是原子到比特的载体变化,另一方面是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网络化传播方式的变更。二者加速并扩大了机械生产,并且进一步拉近了艺术作品与大众的距离。按照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艺术生产关系也要随着技术进步同步发展。
  二、与数字时代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艺术生产关系
  (1)消费者随时随地占有作品。大众具有近距离占有艺术作品的愿望。从手工临摹艺术作品开始,人们就具有占有艺术作品的需求。但由于技术限制,可以占有的事物有限。到了机械复制时代,“将事物以影像且尤其是复制品的形式,在尽可能接近的距离内拥有之,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数字时代,与当前技术生产力相适应的大众与艺术作品的生产关系是“随时随地”的占有。数字时代无疑将本雅明提及的“大众对于将艺术占为己有的欲望”进一步扩张:从去影院观看,到电视观看,到购买录像带、购买光碟观看,到下载后观看,到在线流媒体观看。对资源清晰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对流媒体视频观看效果的要求,也是一个例证。从最初统一去影院看电影,到之后使用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是伴随着技术(艺术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消费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新型关系——“占有(owning)”到“使用(accessing)”的转变(“使用”这种说法来源于关于网络资源“传播免费,使用收费”的一种盈利方式)。
  在艺术作品数量达不到足够丰富时,购买一幅名画是为了获得画作的所有权(owning),于是这幅画可以摆在所有者家中,摆在博物馆。数字时代,复制(copy)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常常在做的事情。本雅明说,“任何艺术品都是可以被复制的”,换言之“任何复制都不能被阻止”,这句话对于当下时代的人们而言体会尤其深刻,我们无法阻止网络上的信息流动。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当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获得想要的电影、音乐、小说,不用忍耐下载的过程,而仅仅需要单击图标就可以马上获得时,我们需要的实际是艺术作品的“使用权”。而数字时代,大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是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艺术作品。
  这种关系与数字时代的生产力相适应,除非生产力发生逆转,否则这种艺术生产关系不会改变。一旦大众获得了这种权利,就不能将这种权利从他们手中剥夺。2012年2月11日,数万名抗议者在欧洲多个城市针对“国际性反盗版协定”发起抗议活动,抗议者认为,这一协定将妨碍免费下载电影和音乐的自由。无独有偶,2011年11月,荷兰议会否决了荷兰政府此前关于将下载音乐和电影归为违法活动的计划。议会称,此举将会限制信息的自由流动,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并将引发出版商的版权纠纷,希望娱乐产业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提供更好更合法的选择上。
  文化工业的生产者出于盈利考虑,感受到来自网络下载的巨大威胁,并且试图关闭它,但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堵塞大众通过网络获得艺术作品的渠道,只能进行发行方式的变更,或是售卖其不能被复制的价值,与这种关系相适应。如,某些音乐网站在线播放免费,但下载收费,此时售卖的实际上是音乐作品的“易获得性”和“即时性”,节省了在网络中找寻的时间,这是值得收费的。但是,对于整个网络而言,对于愿意花费时间并且也有足够信息检索能力的人,不能(也不可能)阻止其获得音乐资源。
其他文献
世间万事离不开兴趣。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有了兴趣,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小学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地集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工夫,进而促使学习目标的完成。  一、教师要注重“导课”的艺术  “万事开头难。”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在开头上动脑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小学数学课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是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不仅受高考压力的影响,而且还要思考高中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灵活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老师需要改变旧思维模式,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成才。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成才  随着我国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创新,高中的语文教学也不断地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趋势,高中学校语文老师自发组织,
对于初学音乐的学生来说,乐理课是必学的一门音乐基础理论课。它的学习,是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步,也是学好其他音乐理论课的基础。  在乐理课的整个教学中,音程这一章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乐理课的教学,可以说,音程学好了,后面的和弦和调式才能学好,整个乐理课才能学好。可见,学好音程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主要谈论一下在音程多年教学上的一些安排和总结。  一、 了解和认识音程
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提高了,就能提高数学整体水平。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对应用题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创新,探索教学新策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应用题教学当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上还是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笔者初步调查了小学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应用题典例和作业本上的一些主要题目,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及其相关应用。在为人们生活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攻击者利用Web应用程序的安全缺陷,攻击窃取网站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其中SQL注入攻击
科学素养是人类在各种探究活动中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更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所以说科学素养不是光靠教师教就能培养出来,应该是从学生的各种科学探究过程中感悟和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师要以科学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要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尽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喜欢科学,产生了解其秘密的愿望,主动进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着眼于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古
婚前保健是指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所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服务。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使得婚检率几乎接近0,而孕期传染病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却明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 11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对测试后的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一种课堂,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测试既能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对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否存在漏洞进行阶段性的检查。由此可见,试卷的讲评不是阶段教学的结束,而是教学的延伸,是对学习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如何让数学检测试卷讲评课在提高教学效果中发挥最佳水平呢?  一、深度分析试题  不管是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