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眼压控制情况、眼压变化情况、视力恢复情况、视野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眼压为(12.46±2.22)mmHg(1 mmHg =0.133 kPa),低于参照组的(19.24±2.15)mmHg,P<0.05;研究组术后视野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2.86%,130/140)高于参照组(74.29%,104/140),P<0.05;研究组眼压完全控制率(78.57%,110/140)高于参照组(53.57%,75/14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4%,3/140)低于参照组(12.86%,18/140),P<0.05。

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和视野,提高视力恢复,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手术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有师生共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浓厚的兴趣,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能力迁移,课堂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学生才能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会“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人地协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评价不同范围肺切除术后患者1年期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住院进行肺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