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太阳系外生命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科学家认为,除地球外,太阳系中任何一个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都不大,而在太阳系外找到生命的可能性很大。一些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宇宙中存在大量与地球类似的行星。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帕特里克摩尔爵士近期宣称,科学家将会在50年内找出证据,证明太阳系之外确实存在外星生物。他认为,太阳系外必定存在外星生命,但以人类目前的航天科技发展程度,尚无法有效与外星生命主动取得接触。
  太阳系内存在生命可能性不大
  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火星、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初级生命,但现在仍无所发现。如果考虑到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太阳系内存在生命的机会都非常小。这是因为地球和其他星球存在大量多样生命形式的关键是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并转化光能,用转化后的能量完成生命所需的生化任务。如果生物曾经在一个星球有过繁盛时期,光合作用将改变这个星球外层大气成分,就像生命对地球大气的改变一样。而除地球外,太阳系内其他星球的大气都没有类似改变。虽然生活在星球表面深层的初级生命可能通过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存活,而这种存活方式也不会影响星球的大气构成,但是科学家要寻找的,是像地球上这样的一种大规模的生命存在,它深刻地改变了其所在行星的地质化学构成,能够远距离观测到。
  从物理学定律判定太阳系外存在生命
  根据物理学定律:宇宙各处均相同,引力、电场和磁场、量子理论等物理规律是普适的;原子和分子的物理结构是一样的,那么我们的地球在宇宙中应该也不是唯一的。
  银河系直径大约10万光年,其中分布着大约2000亿颗恒星。其中有行星环境的超过15%,那么在银河系中至少有数百亿颗行星。地球只不过是银河系数百亿同类环境之“一”而已,而宇宙中更是有千百亿个这样的世界。一位天文学家曾说:“银河系中的行星就像虫子一样普遍,如果银河系中的多数行星都像木星一般大,并且所有行星都无法孕育生命,那将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这太不合情理了。”
  地球并非“得天独厚”
  长久以来,科学家相信,我们这个小小的世界除了拥有岩石地层和宽广海洋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殊之处:比如有月球,这对稳定气候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也是非常理想的;等等。大概正是将这万千恩宠集于一身,地球才能够成为生命的庇护所,同时这些限制条件也大大降低了在宇宙其他地方找到类似星球的可能性。然而近期科学家研究表明,这些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得天独厚的“特例”的观点也许是错误的。比如科学家研究证实,没有卫星的行星也完全能够适宜生命繁衍。最新计算表明,在过去10亿年间如果没有月亮,地球的自转轴只会发生很小的角度变化,这根本不可能妨碍生命的形成。那种认为月球稳定了地球运行的轨道,从而保障了它的温和气候的美丽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科学家曾担心在其他星系中,对于生命至关重要的水可能是极其稀少的,1994年,当苏梅克-列维彗星撞击木星时,科学家发现,有大量水蒸气出现,这说明,这颗彗星上带有大量的固体水。苏梅克-列维彗星在宇宙中是颗很平常的彗星,它们在宇宙中穿行,产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在其他恒星系就像在太阳系中一样,只要彗星或小行星撞上行星,就能为后者带来水资源。如果拥有液态水的宜居行星在宇宙中比比皆是的话,那么生命也应该是普遍存在的。这些证据都表明,与人们曾经认为的相反,我们这颗小小的地球并未受到什么特别的眷顾。
  寻找太阳系外生命的方法
  天文学家已经提出了两种寻找太阳系外生命的方法:其一,捕捉外星生命发来的讯息。目前在太空中走得最远的人类文明“使者”——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正在向太阳系边界逼近。但现在还没有能够飞到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器,不可能对那些行星地下的生命或细菌加以实地观测。其二,通过对系外行星大气层的化学构成加以分析来检验外星生命的存在。天文学家坚信这样一个观点:就像地球上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着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一样,任何生命都要使用能量、排出废物,从而必然会改变所居住行星的化学平衡。而实现第二种寻找生命的方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等待行星从其恒星面前经过,第二是拥有功能强大、能够分辨其大气层透射的微弱光线的望远镜。首先,科学家以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为探测目标,发现尽可能多的宜居行星,计算出它们的运行轨道,以便在它们从自己的恒星面前经过时加以观测,然后用精密的天文望远镜对该行星大气层透射的光线加以分析,从而确定该行星大气层的吸收光谱,推算出它的化学构成。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经能够借助天文望远镜了解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大小、质量、距母恒星的距离等,而天文学家们的下一步计划,将是发现这些类地行星的当地气候状况——包括是否拥有大气层、磁场、气候是否适合生命繁衍以及这些行星上是否存在微生物等。新一代天文望远镜将于几年后发射升空,它们将可以通过太阳系外行星大气层中的一些“生物标记”——譬如水、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信号,来判断这些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太阳系外的生命可能不同于地球生命
  太阳系外的生命与我们地球生命一样吗?宇宙生命可能不以人想象的形式存在,也可能根本不具有地球生命的生存方式。生物学定律是否放之宇宙而皆准?或许地球生命只是庞大的生命系统中某一个细小分支而已,还存在着数以百计的其他生命形式。
  科学家认为,宇宙各处生命的物理极限是基本相同的。生命的定义应是:可以自我复制,有能够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机制,可能是碳基分子构成的。参照地球生命,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温度范围应在零下50℃到零上150℃之间。
  科学家认为,水是生命所不可少的条件。只要有液态或气态水,同时有甲烷、氨和紫外线,生命就可以发生。
  氧并不是所有生物呼吸所必须的,例如地球生物酵母菌的呼吸就不需要氧。植物也有无氧呼吸的,只是在无氧的状态下,植物的氧化基质不会被完全氧化而已。倘若地球真的无氧,也许地球生物可以进化为适宜无氧状态下的生命形式。
  地球生物的界面有陆地(包括地下)、海洋、天空。那么,宇宙星球的生命界面可以在任何一个适宜的环境中,不一定在星球表面,也可能在星球内部,或在距离星球数百千米的大气层中。
  在常人看来,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压为760毫米高的汞柱,即一个标准大气压。然而,地球上的海洋生物支持的大气压可以是标准大气压的上百倍。高空中的大气压则又不同程度地低于标准大气压,但生命依然正常存在。那么,宇宙生命可能根据环境的需要,进化成适应更高或更低的大气压。
  外星生物什么样?
  美国科学家亨里克·斯塔布对外星生命的模样进行了大胆猜测:如果太阳系外“超级地球”也像地球一样长满了各种植物,那么这些植物的形状和颜色将和地球上的植物毫不相似。因为其他许多恒星的发光并不和我们的太阳完全一样,红矮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星体,而红矮星发射的大多数是红外光,而一颗炽热的白色或蓝色恒星,通常会散发出大量紫外线。位于这些恒星系统的“超级地球”上的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必须适应和利用这些不同类型的光。地球上的植物都长着绿叶子,因为它们会吸收太阳的黄、红、蓝三种光,并反射对它们毫无用处的绿光。而在一颗光照能量很弱的红矮星系统,那儿的植物必须有效利用所有波段的光线,所以它们将不会反射任何光线,因此那些植物的颜色将大多是黑色的。
  科学家预测,如果一颗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大小和质量都比地球小,它也可能会孕育生命,只要它有适当浓度的大气层的话。如果这颗天外行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一半,那么该星球上的动物将可能会长到8层楼那么高,而该星球上的植物和树木的高度则可能会超过50米!譬如一种类似长颈鹿的外星生物,就可能会长到25米高!如果该行星上的大气层很稀薄,那么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将会非常大,该行星上的动物为了适应这一巨大的日夜温差,必定会进化出一种非常奇怪的生理适应机制。
  相反,对于那些重力是地球两倍的“超级地球”来说,如果它们上面也拥有生命,那么该星球上的陆地动物都将长得非常结实矮小,并且肌肉强壮,大型动物可能只有在海洋中才能生存。而该行星上的树木将会长得像灌木丛一样矮小,你在整颗行星上都不可能看到一棵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在太空生活是一项令人兴奋的冒险体验,不过,对于那些现在就身处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来说,他们的经历并不都是令人愉快的,比如,下面这些痛苦甚至是严酷的考验就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    1、指甲脱落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有10%的宇航员因航天服手套而造成指甲损伤。由于手套压迫手指并阻碍血液循环,许多宇航员的指甲甚至脱落掉。通常情况下,宇航员的手越大,这种损伤就越严重。    2、失重造成饮食事故
手机辐射无损健康  英国一项长达11年的研究显示,手机辐射并不影响健康,也没有证据显示,孕妇曝露在基站辐射环境中,生育出的孩子患白血病的风险会增加。移动通讯和健康研究项目是英国关于健康风险与移动电话技术研究的最大项目。成立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很多关于移动电话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的不确定说法。现在该项研究否定了这些说法,没有发现手机或者手机基站发出的无线电波对健康产生危害的证据。  蠕虫再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通过向云团发射高能激光束进行人工降雨,未来甚至可以控制激光制造闪电,形成一场暴风雨。该技术借助“双激光”刺激云团中的带电粒子,也就是说,先发射一道激光束,再发射第二道激光束围绕在第一道激光束周围,为主光束提供能量补给,并防止它消散。云团中的水冷凝和闪电活动与大量带电粒子息息相关。借助正确类型的激光刺激这些粒子,可能是未来根据需  要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呼风唤雨”的关
2013年12月4日深夜,重庆电视台播出了一段某居民小区电梯内一女孩摔打婴儿的视频,婴儿随后从25层诡异坠楼,重伤昏迷。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小女孩对无辜婴儿的暴力行为,而笔者则希望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事件和当事者的“非常”行为做出分析。  少年犯罪规律难寻  通俗地理解青少年犯罪,可以套用一句话:“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而犯错的孩子各有各的错误。”  报道称该女孩曾因车祸出现脑部受伤。这让人怀疑这件事
在茫茫人海的火车站,一眨眼的功夫已经被认出,随即被特工盯梢;致命的美女杀手迎面走来时,手机立刻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经显示杀手的姓名和信息……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碟中谍4》中,这些场景令人炫目。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这种科技什么时候才能用到我们身上?事实上,这些情景不仅仅是电影特
植物的花朵在枝头上生长,有单生的,也有多花聚生的,并且聚生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样形成的聚生花在植物学上叫做花序。为什么有些花是单生的,有的却是聚生的呢?    孤傲的玉兰花    春天时,玉兰花先叶而开,满树都是硕大的花朵,煞是好看。玉兰花都是单朵生于枝条顶端的,从不集体行动。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此属有180种之多,其中有紫玉兰(又称辛夷)、洋玉兰、山玉兰、天女木兰等等。它们的花也都是单朵独生的
古代的“高考移民”    唐朝科举考试跟现在高考一样,各地录取率高低不等,有的地方考生多、录取的少,竞争激烈;有的地方则考生少、录取的多,轻轻松松就能考中。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过:“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意思就是首都地区录取率非常高,一个长安城录取的人数竟然跟一个大省录取的人数差不多。  不光唐朝,两宋和明清也是这样。北宋时江南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北方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
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DNA  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交的报告说,人类在基因上表现出的差异只有
“电一下”能抑制瘙痒  感到瘙痒人们都会忍不住抓挠,但经常抓挠会导致皮肤损伤,日本研究人员称,从外部向大脑施加微弱的电刺激,能抑制瘙痒感。此前有研究发现,大脑皮质的感觉运动区受到微弱电刺激能缓解疼痛。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个感觉运动区也能感知到瘙痒,于是利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法(通过微弱电流来控制大脑皮质兴奋程度),用人感觉不到的电流(1毫安)刺激受试者的感觉运动区,然后利用组胺在其手臂上制造瘙痒感,并让
对于“路痴”来说,电子地图及GPS导航系统是他们的福音。现在,印度一家公司又推出一种智能鞋,它可通过蓝牙连接智能手机地图应用程序,以震动方式为穿鞋者提供导航。此外,穿鞋者还可通过这款鞋子计算步数、卡路里消耗量等。然而,神经科学家提醒说,过度依赖电子导航的人,大脑海马体中的脑灰质变少,而那些每天都开车上路的出租车司机反而是增加的。海马体负责空间记忆和暂存信息,如果信息被多次使用,那么这些信息将被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