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归纳、领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oq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其进行有效学习。在英语的学习中有太多容易混淆的介词、同义词、同音词、固定搭配等等,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就比较吃力,在今后的复习中就更加头疼。因此,教师运用归纳领悟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分析归纳领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将归纳领悟应用在思维发散中
  归纳领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他授课方式来说较为新颖,它在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去学习,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历年一贯的教学模式中,多半都是教师有着充足丰富的知识量,但是在传授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是不理解的,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英语成绩很难有所提升,甚至会磨灭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迫于英语作为主科目的考试,分数占比相对而言又比较大,所以学生不得不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死记硬背,但是其学习效率并不高。毕竟英语不是我国学生的母语,生硬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被学生所理解的,要想提升教学效率就要是改善教学模式,将归纳领悟运用到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例如,极其相似的两个单词难免会让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产生混淆,如果这时候不能运用有效的方法促进理解,那么容易混淆的单词就会越堆越多,以致到最后就会出现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没有任何头绪的情况。因此,教师就要教导学生将这类词汇进行归纳领悟,并通过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进行记忆,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询问颜色这一课,其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型,因此,就要求英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讲解,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该句型,并发散思维将该知识灵活运用。比如教师在讲解What color is it?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已了解的词汇互相提问并回答“What color are his pants?”“What color is her bag?”等等,在了解该句式后进行情境创设问答,将学生们的物品集中在桌子上并以其中一个作为话题中心进行对话:“What’s this?”“This is...”“What color is this?”“It’s...”“It this your...?”“Yes,it’s my...”将知识进行归纳,由简到繁,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练习中一步步地发散思维,从而达到将知识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将归纳领悟应用在词汇的学习中
  初中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尚未有效提升,对于词汇的记忆也并未掌握有效的方法,所以背单词一直都是其学习中的难点与痛点,只能死记硬背,而死记硬背的单词记忆时间并不长,当遇到同义词或是同音词时就非常容易混淆,这样的记忆方式就好比“狗熊掰玉米”,一边学一边忘,不但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因为之前的单词记忆不深刻,还会导致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归纳领悟的教学方式在词汇的讲解归纳中就更加重要了。教师要将学习的词汇同义词、同音词等分类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并保证在记忆中也不会因为其相似性而混淆。
  例如:初中英语中常见的同音词break(打破)和brake(刹车);boy(男孩)和buoy(浮标);father(父亲)和farther(较远);buy(买)和by(由)等词语,其发音极为相似,学生在听力测试中就容易混淆。教师不仅要将这些同音词进行归纳,还要讲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以便学生理解领悟。除了同音词之外,还有一些同义词要归类,例如:“參加活动”的同义表达方式“take part in”“join in”“be in”,还有“想要做某事”的表达方式“would like to do”“want to do”“feel like doing”等等都是常见的同义词,将同义词汇归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更能够帮他们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方法。
  三、将归纳领悟应用在语法学习中
  (一)观察目标
  在英语中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或是有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去理解该单词时就不能直接明确地告知该单词的含义,而是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比如单词leave,它既有“离开”的意思,也有“留下”的含义。在“He left for Beijing yesterday.”在这句话中,left作为leave的过去式,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离开”。而在“I left my book here yesterday and it is gone now.”这句话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是“留下”。
  除了单词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意思之外,还有介词在不同语法中的用法不同。就介词“of”来说,这是英语句式中最常见的介词,其在不同的语法中作用就不一样,比如在“He has got the news of the death of her grandma.”这句中表主谓,而在“It’s a waste of time.”这句中就表动宾。除此之外,还有表部分、表情感、表所属等等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及教师将不同语法进行归类总结,帮助理解。
  (二)比较目标
  学生通过对于目标的观察能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对于英语教师而言,除了让学生理解,还要引发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思考,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运用规律,将知识理解透彻并熟练应用。举个例子:Jenny hates cats./They hate cats./He hates cats./We hate cats.教师就可以根据主语“Jenny/ They/He/We”和动词“hate/hates”要求学生进行比较,从而认真分析比较其中的不同,在思考中充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其足够的探索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发现不同主语下动词的不同用法。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所应注意的是,要将举例中的不同进行下意识的突出比较,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去分析其中的变化,并且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保障学生能够自己归纳领悟。这不仅能够保障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归纳、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口诀、顺口溜等,帮助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记忆负担。   四、将归纳领悟应用在固定搭配的理解中
  要想学好英语,掌握单词和固定搭配非常重要,只有牢记英语的固定搭配,才能更好地理解句意的表达并写好英语作文。固定搭配词组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固定搭配进行情境创设,只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理解该固定搭配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使他们充分地吸收与应用。就比如“pick up”这个固定搭配,它既可以表达“拿起”,也“有中途搭载”的意思,甚至在不同的语义中还有“得到、学会、接收到、重提、恢复”等等意思。教师在讲解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画面总结,也在进行某一句讲解时就做出相应的动作,将同一固定搭配的所有不同应用方式总结起来以供学生学习领悟。
  比如:在讲解“The phone rang and I picked it up.”时就可以做出相应的接起電话的动作,在讲解“I picked up the rubbish and threw it into the trash can.”这句时就将地上的垃圾捡起。除了场景演示,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像“She picked up Japanese when she was in Japan. Now she can speak it freely.”以及“We were able to pick up the BBC World Service.”这样难以表现的句意就可以从影片中截取相应视频给学生播放,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将英语学习拉近生活,而且能够在归纳总结中使学生的思维逻辑变得清晰起来,掌握词组不同语境下的用法,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固定搭配的应用搞混淆。
  五、将归纳领悟应用在学习与复习中
  (一)提升学习复习效率
  一个乱糟糟的衣柜,如果穿挂衣服时不进行整理,在大扫除中整理就会非常头疼。英语的学习也是这样,因为学生本身不具备归纳领悟的能力,所以教师如果日常学习中不及时进行梳理,那么在进行复习时就好像是要将一盘散沙重新堆砌成城堡,其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归纳领悟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去学习这部分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在复习中运用归纳领悟,就像是家人在做菜时用不同的调料盒来盛放盐、味精、糖等调味品一样,只有将不同类型的知识或是不同主题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才能保证这部分知识点在学生心中有清晰的认知,将来无论是在阅读中出现还是在作文中运用都能做到有条不紊。
  比如:在复习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Topic1时,就可以分为重点语法、重点句型、和重点详解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在详解的过程中又将交通工具前加by/in/on的不同以及on foot和walk的不同等这样容易记混的知识进行着重讲解,通过这样详细的归纳比较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不同。
  (二)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
  英语的学习不像中文学习一样简单,是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是在中文交流的大环境下长大的,中文知识是从牙牙学语时不断去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而英语的学习自然没有大环境的熏陶,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来源于英语教材中的积累以及教师进行拓展的收集。学习之后没有大环境提供及时运用的机会,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记忆效率不高,很多知识都是记住了之后再学习新知识时就会忘记。此时归纳领悟教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就像是超市中的水果区、零食区、生活用品区和厨房用品区一样,其中不同的区域又有详细的划分。英语知识的归纳总结也正是如此,将学习到的所有知识进行不同层级的划分,以便对知识进行积累,并保障在写作中也能得到有效应用,并在英语知识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如上所述,要想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将归纳领悟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其运用过程体现在帮助学生散发思维、帮助记忆同音词、从不同的语境中理解同音词、根据统一介词以及固定搭配在不同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及复习并积累更多的英语知识。将归纳领悟运用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降低教师反复讲解的频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学习的能力,于师、于生都有着太多的益处。
其他文献
许多家长比较注重幼儿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生活习惯的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老师是教育孩子的直接人员。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和老师的不同优势,处理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中的各种问题,构建家园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教育态度  幼儿园老师认为,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养成
期刊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如何潜移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金钥匙。文章中用理论指导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把所学基本理论化作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理论武器;用实践证明理论,树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更大的权威性,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善于“学习课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的学习风气,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能、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期刊
世界上存在多种的艺术形式,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艺术形式都会存在一定的共性,那就是民族性。艺术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已经融为一体。很多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基于民族的特点发展出了很多艺术,这些艺术的内涵都包含了民族共同的情感表达。传统的艺术创作在体现民族性的同时,也体现出创作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动漫艺术是一种关于绘画的艺术,这种绘画不仅仅是通过手工绘制完成的,还深深地受益于互联网技术。对于中国的艺
期刊
汉字,是汉语言的文字符号。汉字字形优美、直观达意、内涵丰富,具有世界上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优点。几千年来,汉字在中国一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一代代中国人学习汉字,书写汉字,用汉字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汉字,重视识字教学,认真研究识字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青少年是非遗传承保护的主力军.我国青少年群体有1.4亿多人.2016年12月,教育
期刊
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德育、智育、美育教育缺一不可,协调好彼此的关系,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教学方式,向大学生呈现了瑰丽多彩的世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欲望,树立远大宏伟的人生目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远,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一、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主要特征  1.阶段性  大学可以认
期刊
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德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与目标。在部分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还常常出现教师“一言堂”,学生沉默寡言,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导致师生间互动少,教师不了解学生哪里需要改进,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模式。以下是基于德育视野下高中语文古诗文的一些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教学思路。  一、基于德育视野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有着注意力不集中、易
期刊
找准单位“1”是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关键,于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分数实际问题时,总是寻找各种“技巧”,帮助学生寻找所谓的“捷径”,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越学越糊涂。那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在实际问题当中找准单位“1”呢?笔者以为,“精准施教”是关键,即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试着“追根溯源”,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再经历;补全关系句,分析掌握分数问题中的单位“1”;题组对比练习,深化对单位“1”的理解。  
期刊
户外活动是幼儿日常活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户外活动,而自主体育运动是户外活动中一种常见的活动方式。自主体育运动是幼儿在与具有教育属性的环境、材料的互动中,通过自主的身体运动,在开放的时间与空间,开放的心理与行为中,结合自身能力与经验,不断体验,反复操作,从而获得与身心发展有关的各种能力的活动。它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表现出充分的游戏性。在我园开展自主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