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金课”建设的困境表征与途径探究

来源 :职业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p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建设是教学的核心,有特色的“金课”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金课”的建设存在学生学习动因不足、教师教学目标模糊、学校课程模式较单一等现实困境.由此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来探讨“金课”建设的途径.
其他文献
学位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2016-202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对“十三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类型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双师质量等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还存在教师总体数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高学历教师短缺、双师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接下去的“十四五”时期应把好职前师资培养关,保障专任教师有效供给,扩充兼职教师队伍,解决教师供需矛盾;修订职称评审方案,实行分类评定机制,优化教师职称结构;保障职教硕士对口就业,畅通高学历教师来源渠道;出台双
以培养符合汽修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导向,中职学校与合作企业积极开展基于企业学区建设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为有效深化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提升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深度实践和创新,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参与,建设标准化、连锁式的企业学区;通过挖掘企业学徒培训需求、开发企业课程、创建校企导师团队,形成企业化教学项目群和结构化教学导师群;通过校企协同、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构建工学交替系列机制,实现工学交替的深化和发展.
为有效弥补MOOC中师生在线互动少、教学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通过梳理SPOC的经验,以中职计算机类课程的数据库课程为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SPOC教育模式,在分析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学情以及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SPOC的中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进行设计.并以该模式在杭州X职高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从中分析教学实践效果,为当代中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绍兴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入选“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作为和绍兴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要从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分析绍兴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地域发展和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绍兴中职教育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的新使命.
针对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视觉覆盖面不广、企业大师参与度低、实训安全难保障等问题,通过建设智能化实训工厂,将工业物联网的数控采集、控制传感、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应用于数控技术实训教学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有效地解决当前实训教学难点的困境,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升级版”,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位
二代新居民在融入地方文化时出现认知、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诸多障碍,以二代新居民融入海宁文化为例,在中职学校二代新居民中开设乡土选修课,通过“云端十体验”路径,开发云端网络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二代新居民通过点播学习、系统学习和体验学习,真正感受海宁文化的魅力,融入海宁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最终从内心认可海宁、扎根海宁、服务海宁,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本课堂是当前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针对中职物理课程教学,借助费兰德斯的课堂互动数据分析系统,对物理课堂师生间的互动模型和数据进行了编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课堂氛围活跃度、授课模式、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师生人际关系转换4个维度,发现学习增值的重要性和关键因素,进而发挥FIAS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优势.
现代评价受科学主义影响,以测量为手段,追求绩效的量化和精确性.在德育上,表现为德育测评.德育测评强调指标的量化,评价主体单一,重视评价的工具性.但德育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情感性和内隐性、长期性和反复性、自主性和人文性,使得德育测评陷入困境,如测评到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德育,忽视德育的内在性,德育评价狭窄化,评价成为一种对人的控制.为此,必须改革德育测评,淡化功利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主动权还给师生,强化底线评价标准,创新质性评价方法,使评价回归德育本体,真正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