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美术色彩运用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tiand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生活中也充满着艺术的气息,他们同样追求着自己心中向往的艺术生活。在美术课上,学生们热情洋溢的想象力总是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其中色彩起着主要作用,并以调和剂的形式存在,任何的美术创作都离不开色彩的搭配。
  本文研究以中职美术的色彩运用为基础,不仅体现在校园设施设计中,而且还体现在学生们所用的时尚饰品里,运用在当今中职学生的美术创作之路上。
  关键词:美术;色彩;中职;生活;运用
  引言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中国的社会正步入艺术新潮流,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职学生在學习生涯过程中同样被艺术气息包围着,美术色彩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市场的供需日益增加,商业化的生产模式的整体运作。学生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也变得多样化,对色彩的选择也从单一的形式变得多元起来。美术的色彩是时代、社会文化、经济体制的结合。反映了学生的时代生活,也反映了色彩运用。色彩透视出形体、虚实、空间、材质等要素,确切的说色彩推动了美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一、中职美术色彩的需求与运用
  (一)创作中波普艺术色彩的概述与运用
  色彩的概述(colorations;tinge),人们看到从物体上折射出的光线反映在人们的内心世界时产生不同的感受,是因为有色彩的区别存在。不同行业的人士对于美术色彩的定位也不尽相同。例如物理学家,将之定义为光谱学中的现象;化学家,将之定义为元素周期的定律;心理学家,将之定义为人的感知与认识。在色彩当中有黑、白、灰构成的无彩色系和有红、橙、黄、绿、青、蓝、紫构成的有彩色系。
  20世纪末“色彩搭配”理念才开始在中国起步,绝大多数学生只用黑色、白色、灰色、蓝色来搭配,这在当时是一个潮流的标志。随着时间慢慢演变,“色彩搭配”理念开始在中国盛行起来,人们对穿着的讲究越来越明显,这也为商业带来了一线生机,改善了城市间的色彩用色理念,这些离不开美术色彩的推动作用。美术色彩却打破色彩的成规,充斥着学生们的灵感们,引领他们走向时尚,走向色彩生活。
  中职学生在美术绘画创作时往往会发现有些颜色会使画面更协调、更漂亮一些,而有些颜色用了却感觉不美观。因为往往忽略了用色的艺术手法,为了协调,不得已使用最保守的颜色,比如黑色、咖啡色,而事实上,这些被误认为“安全”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不美观的,就艺术手法来讲,同样的颜色用在不同创作形式时,产生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大多数人都需要选对比色的搭配,这样就避免画面用色的不足。所以要引导学生们遵循配色参考,理解最佳色彩的搭配。在配色时,必需注意色彩的整体平衡以及色调的和谐。通常浅色不会发生平衡问题,暗色也没有多大问题。如果是画面中暗色偏上,浅色偏下,那么画面最底层扮演了平衡的重要角色,它应该是暗示暗色比较恰当。
  (二)创作中中职学生美术色彩的搭配创新
  1.创作中美术艺术色彩的搭配(引申色彩心理学的生理影响)
  每款色彩都有他自己的特征,在创作中运用到适当的色彩不仅能展示出独特的优点,还能表达出自己的风格。红色:热情、健康、野蛮、活跃。橙色:富饶、积极、豪爽、未来。黄色:光明、智慧、希望、喜悦。绿色:自然、和平、理智。黑色:神秘、压力、严肃、气势。
  中职学生生长在一个美术色彩的世界里,这种色彩引导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第一眼看到作品时往往是明快的色彩。这种色彩大众、新颖、独特、标新立异。好比调味料,用料不同,产生的口感也会小有区别。而真正理解到这一含义的确实我们的视觉。美术色彩的色差会造成我们心理的差异,对中职学生的生理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型与色的搭配在一幅作品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创作时先考虑如何运用美术的配色,先确定自己到底要什么的配色效果,不同的配色效果得到的成品也不一样。在配色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这些原则;A决定主体色、B选择搭配色、C选择背景色、D明彩度调整、E完成配色。
  2.学生对美术的新认识
  随着时尚的追逐,美术给以更鲜艳的色彩、更醒目的标志和更有趣的符号挑战人们的视觉,越来越多的新品为我们的生活时刻增添光彩。创作中,以平面视觉效果的作品越来越醒目,为的是达到视觉挑战的效果。将这些美术色彩的创作理念运用到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发现时尚元素,具有创新意义的元素符号。例如,Marin的圆点裙,越大个越醒目的圆点。例如,蒙特里安的彩色几何高跟鞋,鞋跟更尖细。还有天然宝石、有机玻璃、手袋搭配……从创作走向商业,从商业走向社会,从社会走进生活,从生活感悟创作。如此循环,生生不息。美术色彩引领商业设计色彩的发展,使得美术色彩融入到大众生活中,并以手机、报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形式将一种大家喜爱的潮流形式推向生活的最前沿,这时的创作不仅仅是创作,更多的是生活,是理念,是延续。
  二、美术色彩对创作作品的影响
  (一)商业化
  美术的一个特征就是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为题材,采用的创作手法也往往反映出商业化的时代特征。
  美术色彩适合于现代大众传媒的需要,也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它的配色原则与现代媒体艺术有共同之处,美术色彩的精神力量也驱动现代媒体的创新与变革。随着媒介时代的来临,网络、电视等媒介将更具有大众艺术的性质。动画设计师总会从这一流行世界的现代艺术流派中寻找灵感,借鉴方法,创新思维,确立自己的风格,而增强作品的创作性、文化性和商业价值。
  (二)经济、政治、文化
  美术色彩不仅仅推动了商业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从中国经济角度来看,色彩在美术中点亮了信息的脉搏,传达出响亮的商业口号。促使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艺术市场化等多种形式,是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使地区共同富裕,避免偏远地区出现时代的差异及信息商业化不流通的情况。将美术色彩真正普及到大众的经济生活领当中。
  从中国政治角度来看,色彩在美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导学生遵循国情,了解事实政治,维护我们国家的尊严,在避免出现影响国家名誉等问题时处理好相互的关系。在当今迅速发展的中国,无论社会形态的丰富多彩,都应当以国家制度来约束。因为有了好的社会体系,才能够营造更和谐、更积极的艺术生活。
  从中国文化角度来看,美术色彩正以一种交流的形式存在。国内从事波普绘画的代表性油画家,他们也将美术色彩运用到他们的行业当中来。例如,中国美术艺术代表作品:王广义的《大批判——可口可乐》,被称为“文化波普”的魏光庆所创造的《红墙——家门和顺》以及余友涵的《毛主席和韶山农民谈话》。因此,不同的美术色彩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也不同。
  结论
  当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创作中运用色彩时,应当引导他们对这种色彩艺术形式有所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三要素中的侧重点、色彩运用、色彩搭配,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思维遵循配色原则。这样在选色过程中才能衡量创作作品的色彩定位。若将之进一步定位到创新思维及运用到现实生活时,要考虑到它的时代感及商业形式感,这样才能够为一个创作作品提升它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黎阳.波普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06.01.第1版
  [2]理查德·斯皮尔伯利,董启明,刘丽.墙上艺术:波普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06.01.第1版
  [3]王端廷.超前卫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06.01.第1版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是一门帮助学生感悟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背景下,增强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美术创作方法和審美技巧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收获知情意行的全面统一。素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描所使用的美术工具较为简单,且素描的创作形式多样,多以对物体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究为主要内容,有利于
期刊
摘 要:《护理综合实训》是专为即将进入实习的护生开设,其目的就在于将学校学习内容和临床工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潜能、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增加护生进入临床的自信[1],该门课程是集《基础护理学》以及《内、外、妇、儿科护理学》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具有多、杂、繁等特点,本节课程内容通过学生学习为患者解决“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问题选择符合患者
期刊
摘 要: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庭环境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问题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为此开始采用分层教学、任务驱动等教法,但由于未能充分认识与合理应用分层教学等教法,其教学效果依然无法显现。为了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好学生‘吃不饱’,中等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外来文化、网络新型文化等对既有文化造成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阶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时期,《道德与法治》是道德教育的主要舞台。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道德与法治》中德育教育水准。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本文探究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德育教育现状以及德育教学有效策略,以便增强学生道德素质,适应社会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高中音乐教学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业开始研究创新的音乐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音乐基础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乐感,为我国创造更多的优秀人才。实行高中音乐分层教学能更好的提升音乐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让每位学生都能投身到音乐世界,这样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能发挥每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实现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对高中音乐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高中音乐分层教学可采取的策略,为高中的音乐教师提供指导。
期刊
摘 要:对于一名教育一线工作者来说,他们的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有效教学,而是否达到有效的教学是一堂小学语文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学好拼音,拼音的教学是小学生识文断字、进行流畅阅读与学习好普通话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有效教学  引言: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如果语文的教学是一座巍峨的高楼,那么建筑这座高樓的基础材料便是基础拼音
期刊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宝库,在增加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扩大文化空间,优化阅读环境;引入课外阅读,彰显文化精神;模拟节日情景,提高表达能力三方面对如何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节日文化
期刊
摘 要:智慧校园是一种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的全新理念,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被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引入更多的现代化教育理念,转变阅读教学模式,以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鉴于此,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育实施现状,针对智慧校园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几点有效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智慧校园;阅读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迅猛
期刊
摘 要:当前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而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聚焦传统文化节日来展开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品质,还能够使学生在了解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因此,本文从引入传统节日,培养阅读兴趣;渗透诗歌文化,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体验节日韵味,强化阅读感悟三方面对如何聚焦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期刊
摘 要: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建立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效率的体育课教学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有效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