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建立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效率的体育课教学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有效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初中体育教育而言,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中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进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重视思想教育,抓好课堂常规,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学生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这方面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要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
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教育内容,如纪律、意志品质、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教育。力戒空洞说教,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通过某种教材,利用某个环节或采用某种措施进行教育。例如,课的开始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动员;讲评时,要注意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进行竞赛与游戏时,要教育学生遵守规则、讲秩序,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进行队列与队形调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作风,行动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养成服从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但是如果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只局限于一两项运动上,就会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单调。所以兴趣教学法也可以是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对于篮球运动中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学习,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没有兴趣,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播放一段NBA 比赛的精彩视频,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或者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老师可以是亲自示范讲解,怎样持球、如何起跳,何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展等动作;也可以是通过多媒体将运动步骤进行分步讲解,既清晰直观,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高效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
三、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还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将体育教学通过竞赛式、游戏式、示范式等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更好地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身体,提高素质。例如,在学习足球运动时,在掌握了一定的足球运动技能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老师在担任裁判的同时给予适时的指导。这样不仅践行了兴趣教学法,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深刻掌握足球运动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小组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会给予学生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在教学活动中也比较常用,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游戏活动的设置,可以有效调动平时一些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实现趣味性、竞争性、娱乐性等多功能为一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动作技能,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有关投篮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进球得。并且,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投篮动作、技术进行一定的讲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同时进行实际运用。通過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自信心与独立性。
总之,兴趣教学法是初中体育教学方式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得到更高的重视。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立足于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兴趣教学具体方式,充分发挥兴趣教学法的实际意义,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运动意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龙.体育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0(1):67.
[2]海彬.浅议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J].成功(教育),2011(5):191.
[3]翟向阳.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有效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初中体育教育而言,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中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进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重视思想教育,抓好课堂常规,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学生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这方面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要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
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教育内容,如纪律、意志品质、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教育。力戒空洞说教,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通过某种教材,利用某个环节或采用某种措施进行教育。例如,课的开始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动员;讲评时,要注意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进行竞赛与游戏时,要教育学生遵守规则、讲秩序,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进行队列与队形调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作风,行动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养成服从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但是如果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只局限于一两项运动上,就会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单调。所以兴趣教学法也可以是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对于篮球运动中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学习,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没有兴趣,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播放一段NBA 比赛的精彩视频,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或者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老师可以是亲自示范讲解,怎样持球、如何起跳,何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展等动作;也可以是通过多媒体将运动步骤进行分步讲解,既清晰直观,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高效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
三、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还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将体育教学通过竞赛式、游戏式、示范式等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更好地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身体,提高素质。例如,在学习足球运动时,在掌握了一定的足球运动技能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老师在担任裁判的同时给予适时的指导。这样不仅践行了兴趣教学法,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深刻掌握足球运动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小组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会给予学生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在教学活动中也比较常用,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游戏活动的设置,可以有效调动平时一些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实现趣味性、竞争性、娱乐性等多功能为一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动作技能,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有关投篮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进球得。并且,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投篮动作、技术进行一定的讲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同时进行实际运用。通過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自信心与独立性。
总之,兴趣教学法是初中体育教学方式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得到更高的重视。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立足于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兴趣教学具体方式,充分发挥兴趣教学法的实际意义,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运动意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龙.体育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0(1):67.
[2]海彬.浅议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J].成功(教育),2011(5):191.
[3]翟向阳.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