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圌除根”还是“喘除根”?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电视和报刊等媒体频频播放、刊登一则“圌除根”的广告,其产品是治疗咳嗽、哮喘等的非处方药。
  “西藏聂拉木藏药厂生产的‘圌除根’是目前治疗各类哮喘的首选用药,该药由十五味纯正藏药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是以天然无污染的喜马拉雅山山脉稀有国家保护植物白花龙胆为主,有止咳平喘以及抑菌、激活肺泡吞噬细胞等功效。”广告写得非常有吸引力。
  我是从事汉语言文字教学的教师,职业的敏感使我对“圌除根”中“圌”的意义和用法产生了疑问。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一般来说,对某个汉字,我们可以因形索义,观字形而知字义。从字形上看,“圌”显然是外形内声的形声字,形符囗(wéi)表示“四周封闭的区域、范围、界限,同围”,是围之初文,表示“方、圆形之物,能环绕一周者”。可见它与咳嗽、哮喘毫无联系。“圌”(chuán)与“喘”(chuǎn)是形近、音近而义迥异的两个词。
  根据“圌除根”的作用、功效,本人认为“圌除根”应该改成“喘除根”才更合适。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辞书对“圌”和“喘”的含义作进一步的分析。
  《汉语大词典》对“圌”的解释是:①同“篅”。存放谷物的圆囤。用竹篾或草制成。②通“团”。指圆形或草制圆形坐具。对“喘”的解释是:亦作“歂”。①急促地呼吸。②泛指呼吸。③指气喘。④气息。
  《汉语大字典》对“圌”的解释是:①同“篅”。竹或草编的圆形盛谷器。②圆形;圆形物。对“喘”的解释是:①急促呼吸。②气息。
  《中华大字典》对“圌”的解释是:①圆也。②篅或字。圌或作篅。对“喘”的解释是:①疾息也。②睡中息也。
  《古今汉语常用字典》对“圌”的解释是:同“篅”。竹或草编的圆形盛谷器。对“喘”的解释是:①急促呼吸。②气息。
  《古代汉语词典》对“圌”的解释是:“篅”,《说文》:篅,以判竹,圜以盛谷也。《广韵》:篅,盛谷囤。对“喘”的解释是:喘息,急速地呼吸。
  《现代汉语词典》将“圌”作为“篅”的异体字,意思是方言中一种盛粮食等的器物,类似囤。对“喘”的解释是:①急促呼吸。②气喘。
  《新华字典》不收“圌”,只收“篅”,意思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一样。对“喘”的解释是:急促地呼吸;气喘的简称。
  《现代汉语模范字典》不收“圌”,收“篅”,意思是一种盛放谷物的圆囤,标明“篅”属于三级字标,是7000个通用字之外的汉字。“喘”的意思是急促地呼吸;也指哮喘。标明“喘”属于一级字标,是2500个常用字之内的汉字。
  综合以上各类辞书对“圌”与“喘”的解释,显然“圌”与“喘”的意义迥然不同。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模范字典》都不收“圌”,《现代汉语词典》将“圌”作为“篅”的异体字附后,表明“圌”不再是常用字、规范字。
  从“圌”的发展轨迹:“圌”同“篅”(汉代始)——篅(圌)——篅(现代),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语汇的发展规律:新词不断出现,旧词不断消失。我们认为,消失了的旧词不宜在各类媒体出现,以免造成社会用字的混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我们认为,“圌除根”作为广告标示名称,理应规范,但“圌”并不是现代汉语中规范、合法的用字。所以“圌除根”应该改成“喘除根”。
  为了净化我们的语言文字环境,希望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人员都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用字准则,做守法公民,自觉做到用字规范。
  补记:从媒体获悉,“圌除根”被查为2006年第2期违法药品广告。
  ——西藏聂拉木藏药厂生产的“十五味龙胆花丸(广告中标示名称:圌除根)”,其功能主治为清热理肺,止咳化痰,用于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气喘,声嘶音哑。该药品在广告中宣称“主治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心衰”、“至今约有1000万人服用圌除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40多家三甲医院,通过药理、药性、安全性等多项指标严格审核,临床数据显示,圌除根对于顽固性咳喘病患者有着无可比拟的神奇效果”。广告中含有大量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利用医疗机构、专家、患者的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同时,该广告药品名称宣传不规范,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从用字规范的角度,我感到庆幸。否则“圌除根”一直“圌”下去,不知要误导多少观众和读者。
  
  参考文献:
  [1]周瑞宣.汉字形义手册[Z].南宁:接力出版社,1990.
  [2]申志均.说文部首字典[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4]李格非.汉语大字典(简编本)[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
  [5]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大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8.
  [6]宛志文.古今汉语常用字典[Z].合肥: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许嘉璐.现代汉语模范字典[Z].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0]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何玉兰,广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其他文献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米胚芽培养基。首先通过两水平设计的Plackett—Burman实验分析8种因素对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产量的影响,确定培养基中
语言学习理论所研究的,是人们学习语言的规律。我们发现,人们学习语言所遇到的问题和语言学所研究的问题是两码事。比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究竟是单句还是复句,语言学家们至今还争论不休,可是说这样的句子,没有人会感到困难。人们常说的“教学”这个词固然反映了“教”与“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它多少还反映着一些旧的观念,就是把“教”放在首位。针对这种现象,特级教师钱梦龙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这个口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学生交际能力、文明程度以及语言素养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这场革
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它为我们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能做育才学校的校友是很光荣的。我和育才学校是有过联系的,1946年9月至1947年夏,我曾在
我作为古圣寺时期育才社会组老校友,非常欣慰、兴奋地读到《历史见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文,这是一篇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有重大影响的中美文化交流的文章。此文较详
陶行知铜像入住哥大图书馆2016元月14日晚间9时28分(美国时间),由雕塑家博杰、美中友好协会肖云飞主席以及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程建馆长三人将我们随飞机运抵的陶行知铜像安
我所知道的刘友开老师已有好多年了。他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兼导师,也是一位从草根教师成长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专家级人物。他还
大约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之后,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直是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重点。20世纪70年代至今,认知语言学不仅仅把隐喻看作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把它上升为人类的思维现象去研究,把它看作一种认知模式,大大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范围。本文通过几个英汉习语(成语)和委婉语的对比,试图讨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是全人类共
2017年9月,我们迎来了重庆市龙水湖育才中学校的首届学生,两个班108个同学,我们骄傲地称为“一百零八条好汉”!带领着“一百零八将”在学习的征程上奋勇前进地途中,我们不得
以下,再来说到学“死”的一面。“自然使儿童变为成人以前,先使他做儿童,若乱此秩序,一定变为没有味道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势必至于腐落。……儿童时代,自有他自己的见解思想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