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夸张”手法,提高学习效果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rot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英语中有很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要想让学生印象深刻,就要采用比较另类的教学手段。课堂实践证明,“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夸张手法 学习效果
  “夸张”的效果,总能调动人们的神经。最早的“卓别林电影”就是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虽然无声,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后来的“憨豆先生”,其滑稽的表演,夸张的表情也让人们忍俊不禁。英语课堂中穿插运用夸张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夸张”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功底,合理适度,收放自如,并且要运筹帷幄,与所学内容联系紧密,否则便会落得“哗众取宠”的窘地。
  1. 出其不意,印象深刻
  学生最喜欢看魔术表演,多是为了魔术师出其不意的精彩呈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这样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大为提高。所以,教师首先要摒除平铺直叙式的语言说教,大胆运用夸张手法,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这就像相声、小品一样,作品中的台词和滑稽的表演,总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我们的课堂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课堂效率就不用再担心了。
  如在进行人教高中必修二《The Olympic Games》的学习时,不但要积累本课重点的词汇、句型,还要学习奥林匹克精神。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可以从历届奥林匹克的吉祥物导入,引出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所选用的mascots(吉祥物)。我像变魔术一样把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mascots”拿了出来,那是我用橡皮泥和彩笔做成的“袖珍福娃”。高中的学生依然有童心,惊呼和惊喜中显出“袖珍福娃”的震撼。下面的教学过程就很顺利地进行着,谁能正确拼读本课的单词,谁就可以得到一个“袖珍福娃”。 只一会儿我就拿出了几个“袖珍福娃”,学生非常兴奋,数量有限,欲要从速。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几乎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单词。“袖珍福娃”的夸张属于出其不意的惊喜,给学生带来的是很强烈的心理冲击。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就有最好的效果。
  2. 多种夸张,强化记忆
  夸张手法的运用,不能太单调。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通常会用语言配合表情进行夸张表演。在上课的时候,不妨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学生的表演,可能更会引起注意。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道具,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教材教具、多媒体录音、图像、录像等),夸张的道具会让学生产生心理差异,很好地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还可以借助道具,结合教师的组织,运用课本剧表演、游戏活动等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一节课,可以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强化记忆。
  如进行高中人教必修三《Healthy Eating》的学习时,学生对健康饮食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一些“fat girl”,特别关心健康饮食,既能美味可口,还不发胖。对这一课的学习,为了给学生加深印象,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多媒体展示健康饮食和不健康饮食的两个极端画面,鲜明的画面对比,给学生很大的冲击力,学生都明白了“Healthy Eating”的重要性,学习的认真程度又添了几成。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基本内容以后,在情感态度上有了更深的认识。
  3. 合理适度,保持新颖
  夸张手法的利用要合理适度,根据本课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或者是用语言,或者是用道具,抑或是教师的扮演,夸张的动作等。充分考虑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准契合点,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夸张本来就是要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如果老是用一种方法进行,势必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夸张手法的运用也要常用常新,不断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增加英语课堂的魅力指数,让学生爱上英语课。
  如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学习,学生本来就喜欢幽默故事,依据本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英语的幽默小故事,或者是有趣的图片。学生喜欢的并感到好笑的幽默表演有:sketch(小品)、mime(哑剧)、comedy(喜剧)、cross talk(相声)、tongue twister(绕口令)等。对于学生喜欢的小品或哑剧,可以鼓励学生表演,改变上课的形式,效果会更好。英语教师还可以播放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选段,或者是《憨豆先生》的表演,哪怕是讲一讲“funny stories”,也可以为课堂添活力。
  “夸张”手法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正符合学生好奇、想象的心理。出其不意的呈现让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对学习的内容非常深刻;多种夸张手段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强化学生的记忆。当然,夸张手法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如果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夸张搞怪”也会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疲劳,过分活跃的课堂气氛还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所以,对于“夸张手法”,我们英语教师不但要敢于运用,更要善于运用。
  [1] 武康. 运用夸张手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 读与写(下旬刊), 2012(02).
  [2] 邬玲. 高中英语的课堂效率提高之我见[J]. 华章, 2013(24).
其他文献
【摘 要】 听力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应当具备的四大能力之一,听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学习效果,而且学生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前提是能够听懂。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听力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力水平 提高途径  听是交流的前提,是接受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与他人的交流中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并以已有的图示与环境相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鉴于此,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恰好合适的。这种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又不过分超越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或体会到一种认知冲突时,他们会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也就有可能获得新知。  1多种途径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1。1创设问
期刊
期刊
【摘 要】 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思想情感表达的能力十分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打招呼等日常交流。就目前而言,许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达不到课标中的基本要求。针对初中生英语口语的现状,笔者通过对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摸索出一些改进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技巧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 英语口语 现状分析 改进措施  1. 教学现状  1.1教学方面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
初中学生总是觉得物理难学,笔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初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物理题目理解不清楚;二是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和物理公式理解不够深刻;三是现在初中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花在物理科的时间少,没有时间很好地完成物理科的作业。本文对初中学生在练习和达标检测中容易出错的方面进行归纳,并简述解决方法。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虽
期刊
【摘 要】 写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本文首先讨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几个难点,然后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英语 写作 教学  1. 中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不会恰当地运用英语词汇与常见短语  很多学生英语单词记得也很牢固,词汇量也很大,但当运用它们去表达思想时,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比如名词的单复数与所有格,动词的时态与语态,及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配合,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建立,深刻理解和巩固掌握;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重要途径。  1实验验证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验证。物理实验能够创造出真实的,排除干扰的物理环
期刊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与实际生活联系极其紧密的学科,它最能体现出学生的素质,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物理这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更好地体现教育原则,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本文谈谈对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1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创设物理情境  课改后所使用的新教材的特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编排形式新颖,课程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
期刊
1目前学习现状分析  初四物理,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成为教学的关键。而新课改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愈显得初四传统教学所不能满足。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尽管经过了8年的学习,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没有预习教材,上新课很难掌握所学的内容。老师在教学中对学习行为缺乏具体指导,对其学习过程也缺少全面监督。  针对以上现
期刊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物理教师的认同,许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地进行着“知法并行”等方式的科学方法教育。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我们需要评价来判断学生学得怎么样、学了多少。良好的评价能够呈现评价对象的优势和不足,具有刺激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功能。  近两年,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通过访谈、表现性评价、前测后测等方式对科学方法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