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理论的高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与行业较高的要求间却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视角提出了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语境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营造有职业氛围的课外学习环境、实施小班分级教学三个方面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同时加强ESP教材及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出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行业对业务能力、文化素养与英语水平“三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但令人遗憾的是,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与我国旅游业对专门人才较高的英语水平要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切实提高旅游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深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专门人才,是摆在所有旅游专业英语教学者面前的一个共同的任务。本文旨在从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角度来进一步探索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1 专门用途英语理论(ESP)与旅游专业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Purpose,EGP)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并强调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要来决定教学内容与方法。ESP的发展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技能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目标情景分析(即“需要分析”)被认为是ESP 的出发点和中心,是其灵魂和精髓,它强调要仔细地分析将来使用外语的情景,并认真分析在这些情境下进行交际的内容、方式、途径、媒介、手段等特点,并根据这些分析来设置ESP 课程和制定教学大纲。
  ESP课程不但涉及语言本身的学习,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旅游专业英语是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在英语基础课之后所开设的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的英语课,很显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ESP理论对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和选用、师资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一般用途英语的要求。
  2 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确立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需要分析”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目标需要,即分析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和将来使用英语的情况;另一层是学习需要,即分析学习者为了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效地交际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①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多在旅行社、星级酒店、航空公司、会展中心等从事涉外服务、策划、管理工作,对英语口语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②③但旅游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学习需求又存在差异。如,学习旅游管理方向的同学不仅希望掌握日常的旅游会话,同时希望能够具备旅游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知识,能够与海外旅游者用英语进行较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酒店管理方向的学生则希望能够熟练掌握星级饭店内各主要部门的日常服务用语与常用句型、服务情景对话及饭店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要从语言及专业两个方面来确立:语言方面,要培养学生在涉外旅游工作中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专业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加强旅游文化特别是旅游跨文化知识的教学。
  ESP理论要求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与旅游专业知识的结合,而旅游专业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同时又包括旅游地理、旅游文化、客源国概括等人文背景知识,另外还包括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服务技能的实践知识。由此可见,旅游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不是单独一门英语课程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系列专业英语课程来实现,如导游英语、酒店英语、会展英语等。每一门专业英语课程既要体现核心语言能力即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突出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导游英语为例,课程教学内容中要包括导游员在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服务时所涉及的专业词汇、术语及表达法,还要包括导游员在接送站、景点讲解、客人入住等工作场景时的服务规范,同时,还要涉及中国建筑、戏曲、宗教等传统文化方面和中国主要客源国和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3 创新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3.1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语境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习得。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决定了ESP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改变教师的角色。④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要以实用知识技能培训贯穿教学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学生活动得多,教师讲解得少,教师的作用从传统教学中的课堂主宰者和知识提供者转变成引导者和咨询者。⑤
  3.2 营造职业氛围,优化课外学习环境
  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学习。众所周知,课堂上的语言环境是有限的,学生的一大半时间还是在课外,专业英语教学者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引导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的机会。旅游专业英语教师应积极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为学生营造职业氛围浓厚的学习、使用专业英语的机会,如组织旅游热点问题讲座和辩论赛、定期开展旅游读书交流会、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酒店、旅行社、景区等)进行与英语有关的旅游服务实习活动等。笔者所在的学院已连续四年组织模拟英语导游大赛,受到学生普遍好评。学生首先参加关于英文导游词的创作方法、导游讲解技巧的培训,然后选择本地旅游景点之一写出一篇导游词并进行模拟讲解,在专业教师的点评之后不断修改、完善、提高,最后参加正式的比赛。学生在比赛的准备和参与过程中,专业英语听、说、写的能力得到提高,旅游知识及服务技能得到培训,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性增强。所有这些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能提升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3.3 实施小班分级教学
  ESP教学的出现本来就是从需求出发,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旅游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旅游英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旅游英语教学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特点、学习态度等因素实施小班分级教学,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且小班的教学更能够实现师生互动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4 加强旅游专业英语教材与师资建设
  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編写要以ESP 需求分析为基础、真实性为原则,精心编写、选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能力训练的教材。教材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在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要求。目前,旅游英语教材的编写普遍体现了语言和专业内容的结合,但是却存在内容老化、难度控制不当、可操作性与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一本好的旅游专业英语教材应能把英语水平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英语表达的训练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在教材的选用上要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确实做到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具体而言,旅游专业英语的教材选择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的水平,本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材;二是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不宜太难,应具有通用性、恰当性,在语体上应尽量接近实际交际语言,在呈现方式与练习形式上需体现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注意与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相衔接。
  根据ESP 教学的特点,教师不仅应该成为一名优秀的讲师,而且更应该是一名引路的向导、激励学生学习的鼓动者、课程评估的评估者和课堂活动的参与者。⑥对于ESP 教师来说,他们的角色体现着不同层面的素质和技能,其工作要求更高、更富挑战性。目前,旅游英语师资队伍主要由英语专业出身的老师和旅游专业出身的老师组成。前者虽然有深厚的英语知识,但缺乏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对专业英语教材中大量出现的特定语言结构、词汇、特殊技能和操作规范等不甚了解,而且在教学中只能限于教材本身的讲解,缺乏深层次的发挥及横向联系。后者的优势是熟悉本专业的知识、理论及操作规范,但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口语水平不尽人意,因而在教学中强调知识内容的掌握,但却不利于学生巩固并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上述两类ESP 教师各有不足,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应加强现有ESP教师的培训,英语教师应系统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建立旅游专业的知识结构。专业教师应加强英语教学法及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要吸收新生力量,加强专业教师队伍。旅游专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不仅是出色的外语“授课者”,更应该是旅游业的“准从业者”。
  
  注释
  ①严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 ESP)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②杨主泉,伍进.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6 (6).
  ③冯郑凭.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④朱梅萍,沈忆文.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2010(1).
  ⑤柳文娟.用ESP 理论分析旅游英语的特点及教学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⑥张建文.ESP 教学及ESP 教师培训[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其他文献
该文着重介绍了BTCA的合成、合成路线的选择以降低BTCA成本为目的,经过进口BTCA尖用比较,证明使用效果与进口品相当,价格已不再是其作为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推广的障碍。
文章评述了总电流法,阻性电流法,三次谐波法和功率法等几种氧化锌阀片稳定性参数的测量方法,指出其中功率法可望获得较高精度而成为测量标准。该文还介绍了一种西安电瓷研究所最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是师生之间在课堂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实施中要坚持主体性、动态性和平等性原则,互动教学设计,要做好互动教学的准备,搞好内容设计和学生互动的引导,做好教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课堂互动教学法是改变教师独占课堂、教学过程古板、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课堂氛围低沉的有效教学方法,它是促成课堂教学多向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交际文化教学逐渐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学者提出要建立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大纲,形成体系化的交际文化教学。但是,这一理
论述了研究和改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沿电阻片柱电压分布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用光纤漏电流探测仪测量电压分布的原理、方法及实测情况;提出均荷电率的设计思想。(本刊录)
摘要本文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我国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阐述了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讨论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1)透过词汇的内涵导入文化;(2)利用课堂适当介绍教材中的背景文化;(3)利用多媒体工具介绍流行大众文化,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语
井下无间柱回采为一一步骤回采,改变了二步骤回采的传统工艺,该文通过对“无间柱连续回采技术研究”工业试验的介绍,阐述了无间柱连续回采的工艺特点。
摘要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其考评体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确保这一环节实现目标、取得效果的重要保证。文章旨在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实习过程监控以及实习效果考评的研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以完善我省高职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体系,确保实习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毕业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股新生力量,适应我国目前一线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现状,培养的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一线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商务谈判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更应该注重实训教学工作。如何确立明确的实训目标,选择合适的实训模式,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将是我们每一个商务谈判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