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网络资源易犯的三个错误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容易出现三个问题:网络资源的使用浅尝辄止;难以对网络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网络资源难以成为教学重点服务。教师应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有效促进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网络资源;浅尝辄止;二次开发;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9-10
  作者简介:周振飞,男,湖南省华容县第三中学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1.网络资源的使用浅尝辄止
  教师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要千锤万凿,反复推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案例:某老师在讲授必修I第10课《鸦片战争》的时候,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如下表格:
  然后,教师问:“阅读表格,思考此表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有学生答:“落后就要挨打。”老师说:“答得很好,‘落后就要挨打’!”
  分析:首先,这个结论容易使学生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造成错误的认识:鸦片战争前,中国落后,所以,中国挨打(英国侵略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换言之,学生可能以为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落后,实际上,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产地!我们在得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是:由于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落后于英国,导致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因此,近代中国人民若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在得出这个结论时,一定要注意立论的角度和挖掘其思想内涵。
  2.不能对网络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所谓“二次开发”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教师对网络资源要经过仔细甄别,确定无误后才能使用。第二步: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对网络资源进行取舍、修正以及补充完善,否则,将会失去引用网络资源的价值。
  案例:某老师在讲授必修I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时候,使用的课件存在如下问题:
  引用的文字材料没有出处;有一个文字材料有错别字;探究題超越了农村一般普通高中学生的认知;对红军长征的知识体系交代不清晰。
  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执教者完全照抄网上的课件。网上的课件(或教学设计)不能拿来就用,因为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的学情,也可能不够完善甚至还有错误。
  笔者在制作必修I第7课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课件时,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和中学学科网下载了关于本课的四个课件,然后反复阅读,了解不同的教师对课标、教材和学情是如何分析的,如何确立和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设置是否有梯度等,这样做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然后,笔者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开始制作,这样才能写出较高质量并切合教学实际的课件。
  3.网络资源难以成为教学重点服务
  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尤其是教学重点取舍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案例:在讲授必修I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某老师利用电视剧《长征》中的片尾曲《十送红军》导入新课,时长3分28秒;在讲授第2目时,播放电视剧《铁血红安》中的插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长2分50秒;在讲授第3目时,使用了电视剧《长征》中《遵义会议》的相关视频资料,时长1分20秒;共三个片段,总时长7分38秒。
  分析:一节课材料的使用要围绕教学目标特别是教学重点来进行组织,《国共的十年对峙》的讲解重点应是工农武装割据和遵义会议。那么,在这节课中,第1、第2个视频资源耗时太长与教学重点没什么关系,可以完全舍弃。第3个视频资源与重点有关,但教师没有依据重点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究;教师在播放视频资源同时,没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网络资源的满堂灌”,网络资源的运用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葛茂升.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A].周瑞霞.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以‘历史家园’网络为载体[C].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8.
  [2]孙寅生.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A].周瑞霞.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以‘历史家园’网络为载体[C].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信息化教学软件泛滥、学生学习兴趣差、无法保障学习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的背景下,文章以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教学软件进行智能分组实施分层教学,以“换分”措施来保障教学重点,以工艺卡片来突破教学难点,形成数控编程与加工智慧教学课堂。  关键词:数控编程与加工;分层教学;“换分”卡;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摘 要:文章围绕无穷小量阐述了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提出应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有效弥补传统线下教学中不便解释的难点问题,发挥高职数学混合式教育的优势。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MATLAB软件;几何画板  中图分类号:G4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10-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5-0028-02  无穷小量
摘 要:动物实验教学是培养生物医学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将科学研究活动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综合性的实验实训项目,串并生物类、医学类专业的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动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不仅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系统归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实验教学;动物实验;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1
摘 要:现阶段,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逐渐应用到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架构。文章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意义,并就如何利用微课优化数学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点滴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优化  新课标指出,教育改革的核心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应用多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爱心是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并
中小学教科研工作面临着教科研理论薄弱、教育教学工作繁重等重重困难,如何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助力,一直是广大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者的探索问题与孜孜追求。山东省东营市十分重视学校教科研工作,自2000年开始,在各中小学陆续成立了教科研办公室。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走出了一条创新进取之路,成為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助
摘 要:项目活动是幼儿在教师的鼓励支持、引导帮助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师生间感兴趣的或关注的生活中的主题(适宜的问题或课题)作为项目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发现相关知识,建构相关经验。文章以南京市鹤琴幼儿园中三班幼儿开展的项目活动“田老师的草坪婚礼”为例,提出了项目活动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三大步骤:启动阶段——拟定项目主题;实施阶段——发展项目内容;总结阶段——展开项目评价。  关键词:项目活动;幼
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着实触动了我的心:  说“我爱你”,是说“我想和你在一起,当你不在我身边,我会不幸福,我想念你”。  说“我爱你”,是说“当我看着你,有些东西在我心里变得柔软,我想紧紧拥抱你”。  说“我爱你”,是说“当我们相爱时,我变成了另一个自己,而现在感觉妙不可言”。  说“我爱你”,是说“你的一部分已经融入我,活在我心里。因夜晚我在梦中见到你,因我时常感觉到你的存在,哪怕你不在面前。
摘 要:时代发展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呼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文章强调可以从构建实现创新创业功能目标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理念、构建渗透创新创业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内容及构建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模式等方面着力,以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
摘 要:目前,师范院校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基础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基础知识不牢固、成绩差异化比较大等现象,这给数学教学增加了难度。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转化后进生等,是数学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文章就小学教育专业基础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几点比较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基础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