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后卒中的预测因素和早期转归: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患者的预测因素和早期临床转归。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分析醒后卒中的预测因素。根据出院时的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2分)与转归良好组(0~1分),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分析早期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0例,其中醒后卒中组103例(24.5%),非醒后卒中组317例(75.5%)。单变量分析显示,醒后卒中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构成比(23.3%对34.7%;χ2=4.650, P =0.031)显著低于非醒后卒中组,而收缩压[(155.1±19.6)mmHg 对(150.4±20.9)mmHg,1 mmHg =0.133 kPa;t =2.013,P =0.04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10.0(5.0~14.0)分对7.0(4.5~10.0)分; Z =-2.648, P =0.008]以及小血管闭塞性卒中(21.4%对11.0%;χ2=7.056,P =0.008)和心房颤动(25.2%对11.8%;χ2=5.874,P =0.015)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醒后卒中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线 NIHSS 评分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1.07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3~1.130;P =0.004]是醒后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 0.562,95% CI 0.327~0.969;P =0.038)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OR 0.557,95% CI 0.321~0.966;P =0.037)与非醒后卒中独立相关。在4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28例(54.3%)转归良好,192例(45.7%)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醒后卒中(31.2%对18.9%;χ2=8.645,P =0.003)和心房颤动(24.0%对11.8%;χ2=10.655, P =0.001)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基线 NIHSS 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11.0(9.0~14.0)分对5.0(2.0~7.0)分;Z =-15.335,P <0.001]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线 NIHSS 评分较高与早期转归不良独立相关(OR 2.011,95% CI 1.753~2.309;P <0.001),而醒后卒中与早期转归不良无独立相关性( OR 1.694,95% CI 0.779~3.683;P =0.183)。结论基线NIHSS评分较高是醒后卒中和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而醒后卒中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转归不良无关。
其他文献
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全层皮肤均存在异常,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作为真皮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肤组织创伤修复方面发挥作用;还为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可通过表达某些黏附分子、受体或表面标记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影响其他细胞的功能,从而在银屑病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英]/Knobel M…//Thyroid.-1999,9.-493~498rn 抗半乳糖基抗体(anti-Gal)是一种多克隆抗体,可与哺乳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α-半乳糖基抗原决定簇发生特异性反应。Anti-GAL在
目的 探讨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235例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57%,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手术切口和胃肠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结论 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
19 颅内出血史  根据最初的 FDA 标签和2013年AHA/ASA指南[24],颅内出血史是静脉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项额外禁忌证或排除标准。最近修订后的标签仅将近期 ICH 列为
白化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以眼、皮肤、毛发黑素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病.临床上分为眼皮肤白化病和眼白化病两种类型.白化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而确诊则靠致病基因突变检测等遗传学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白化病由不同的致病基因所致,目前对白化病致病基因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已知的致病基因有酪氨酸酶基因、P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酶1基因、MATP基因及GPR143基因。
[英]/Thome SA…//Circulation.-1999,100.-149~154rn 成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应用胺碘酮时可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其发生率约为1%~24%,但目前尚无此方面系统研究。以下就胺碘酮在致
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体内检测和体外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特异性病因诊断.由于过敏原间交叉反应的影响,为其病因诊断带来困扰.阐述交叉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结构类似的蛋白家族和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并提出临床工作中的应对策略.在出现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并排除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干扰后,应进一步考虑进行过敏原组分检测,为患者提供个体特异性过敏原谱。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方式,使手术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 将舒适护理模式引入到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来,制定手术室舒适护理服务程序,
5月15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郎曌博研究组题为“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