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从理论层面上讲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去研究;从实践层面上讲要从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去研究。关键是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范畴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范畴体系
  
  十七大报告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现了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整体性,而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整体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尤其是着重于将马克思主义分成三个部分分门别类的理解,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内涵,也导致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前苏联、东欧国家剧变的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加强,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具有更加重大的战略意义。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们强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须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认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必须走出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误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分解的整体,是一个一脉相承的系统,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从学科分化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但是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标志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学说成为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这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完备而严密”,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门别类研究为基础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及理论品质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没有单纯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在标志其唯物史观发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异化劳动为主线分析资本主义的不合理,将共产主义作为克服异化的最终理想。在标志其新世界观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标志批判旧哲学的同时,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即改变现存的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随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的结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资本主义,自然得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结论。
  作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著作也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武器和方法论基础的。《资本论》虽长期被人们看作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但实际上马克思是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最终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恩格斯虽然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但恩格斯是在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提出这一问题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决不能随意肢解,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会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目前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应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从理论层面来看:首先应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要在确立统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有机系统,打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分割式理解。其次要从经典原著人手界定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基础上,必须从重新解读经典原著人手,将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历程中的经典原著进行重新解读,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建构经典原著的整体性。再次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脉络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解读经典原著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要从每一个人物的理论及其思想转变历程着手研究,而且要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突出马克思主义贯穿始终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从实践层面上看:首先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审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其次要从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在整体上审视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的相互关系,对于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至关重要。政治理论课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其它三门课的理论基础,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认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的角度阐明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四门课程的核心,主要从实践上阐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何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进行微观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最后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五个二级学科及其相互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就是整体性,五个二级学科之间也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学科,这个学科点的教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即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学科体系重新认识,认识要有新高度、新视野和新眼光。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认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同时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应放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进程的大视野中,要力求打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区分的局限性。
  
  建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范畴体系
  
  范畴体系是一门学科的重要构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通过确立构架形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体系。建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范畴体系主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解读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梳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范畴体系的切入点是矛盾,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矛盾萌生了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因此矛盾是马克思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突破口。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是在解决人与世界矛盾对立过程中提出实践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标志,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突破过去哲学二元对立的武器。他找到了连接人与世界的钥匙,即只有实践才将整个物质世界区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也只有实践才将其统一起来,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世界只有在实践中才不断发展,自在世界也只有在实践中才不断为人所拥有。
  马克思的实践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运动才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实践活动被异化了,人成为非人。同样马克思以矛盾为切入点,以作为实践表现形式的劳动为起点,从分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人手,找出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途径为商品货币,从而找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发现了资本剥削工人的秘密。作为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只有通过不断斗争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最终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扬弃资本主义的弊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价值取向通过矛盾和实践两大范畴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统一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
其他文献
歷史上见于载录的汉代关于景君的碑刻有三种:第一种是《谒者景君墓表》,这位谒者景君卒于汉安帝元初元年(114);第二种是《郯令景君阙铭》,这位郯令景君卒于元初四年(117);第三种是《北海相景君铭》,北海相景君卒于顺帝汉安二年(143)。其中前两种景君刻石原石已佚,宋代洪适《隶释》卷六保存了残缺的碑文。第三种《北海相景君铭》则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篆额题有“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2行12字。碑阳
【第十五夜】  我醒来,以为自己是一只海胆。  我无法确认自己躺在何处,海底、海面还是大陆。一切都晃得厉害。几分钟前,一波波海浪还清晰地袭向我的眼皮,将它们变成一种蜂房形状的调色盘:时而灰蓝,时而深绿——如果孔雀石能被融化,可能就会是那种密不透风的绿——更多的时候是点点鱼鳞般的银色,亮得人睁不开眼。那些沉重的色块在各自居住的六边形内膨胀,逐渐向毗邻的六边形渗涌,压迫着我的眼皮,使我无法醒来,只能在
艾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镇咳平喘、止漏安胎、燥湿止痒等功效。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艾叶粉,不仅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还能够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河南省三门峡市某猪场,由于保育猪舍通风设施配置不合理,舍内通风效果不理想,保育猪养殖中后期经常出现呼吸道疾病,并伴有渐进性消瘦,导致保育猪饲养效果不佳,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本次
【摘要】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隐喻不仅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分析《人民日报》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报道发现,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  【关键词】隐喻 高等教育改革 新闻报道 意识形态    隐喻一直是哲学家、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仅局限于修辞学、文学
马俊丰刚花了一个月时间整理书房,“我的书太多太杂,以前要花二十分钟找一本书,现在很快能找到。最外一層是艺术评论,后面是哲学,最上面一圈都是全集,傅雷、余英时、熊十力、钱钟书、陈寅恪……我有个哥们儿叫刘庆元,是个版画家,我收了他一幅作品《崔健在巴黎》。他为深圳旧天堂书店刻了很多藏书票。我也想找他为我刻一套,这会让我高兴起来。人和小动物不一样,需要这种仪式感。”  《档案:一部个人史》  “1992年
我喜欢班上一个叫薇薇的女孩。 向她表白,她瞪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我的心碎成粉末,像饥饿的蚂蚁一样开始寻找一本失传已久的书,据说那里有让女孩子对你倾心的咒语。高价买到这本书的那天,去学校的路上,一辆装满沙土的大卡车从转角处急速驶来,一个蓝衣女孩被吓呆了,愣在了马路中间。失去意识那一瞬间,我看见魔法书从背包里飞了出来,挡在我的身体前面。睁开眼睛时,我躺在病床上,一个穿蓝衣服的天使冲我甜甜地笑。  
祢衡(173—198),汉末狂士,少以才名,常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先由孔融举荐给曹操,曹操忍受不了他的“狂妄”,后转与刘表,刘表也不堪其“辱”,再转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性情急躁,更不堪其侮慢,情急之下将其诛杀。《三国志·荀彧传》裴注引《平原祢衡传》载:“后衡骄蹇,答祖言俳优饶言,祖以为骂己也,大怒,顾伍伯捉头出。左右遂扶以去,拉而杀之。”由描述可知,祢衡个性狂傲、言辞甚激,竟因此丟了性命。然而,我
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后旋即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而后获得东亚系博士学位,毕业以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瓦尔帕莱索大学(Valparaiso University)任教。本文结合自身在加拿大和美国教授中国古代诗歌课的经历来讨论诗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在介绍北美学生如何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加拿大和美国开设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課程的高校情况。加拿大高校基
[摘要]缅甸保卫战的失利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中国远征军自身在作战方面存在问题。具体指挥作战的史迪威,不顾敌我实力的对比,一味采取进攻态势,在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应负主要责任。  [关键词]缅甸保卫战 蒋介石 史迪威 中国远征军    缅甸保卫战的失利,有着多重因素的作用。过去学者多将原因归咎于蒋介石干预指挥。近年来的一些论著侧重于论述英缅军作战不力并擅自撤退,导致中国远征军孤军作战而
题咏,元代方回所编《瀛奎律髓》谓之为“着题类”,是侧重于体物肖形,赋而有比的诗作。体物肖形,即通过文字把物体的形貌特征精当地表现出来,这是赋的工夫;又往往需要用到形象的比喻,故曰赋而有比。题咏又可分题诗(词)与咏物。题诗者,是要题写在某一种器物之上的,如题画、题砚、题扇、题诗集文集,咏物就只是对某一物体的吟咏,并不需要题写。科举时代,常以“赋得……”为题,要求围绕某一物事甚至一句诗展开诗意,又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