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致大鼠瘀血性肝纤维化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常规清洁饲养)、布加综合征(BCS)模型组(80只,部分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和假手术组(80只,不结扎下腔静脉,其他处理同模型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又各随机分4个亚组(实验1、3、6、12周组),每亚组20只大鼠。实验开始后1、3、6、12周末行DSA证实造模成功后每组随机抽取12只大鼠处死,留取肝脏组织,行免疫组化、HE及Masson染色,以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β1、PDGF-A及PDGF-B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通过Levene法检验数据符合方差齐性后,以方差分析比较组内、组间的总体差异,采用LSD法行组内、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因子间相关性,以Spearman法分析各因子与肝纤维化间相关性。

结果

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及PDGF-B的mRNA表达在对照组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β1:F=0.805,PDGF-A:F=0.620,PDGF-B:F=0.553,P值均>0.698)。模型组分别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F值分别为644.812,294.224,P值均<0.001;PDGF-A:F值分别为180.578,256.130,P值均<0.001;PDGF-B:F值分别为210.056,568.468,P值均<0.001);且模型组各亚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的假手术亚组及对照组(P值均<0.05)。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的TGF-β1、PDGF-A及PDGF-B的mRNA表达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5.205,120.014,154.406,P值均<0.001),且同一因子模型组各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F-β1、PDGF-A及PDGF-B在各组间及组内的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与mRNA表达一致。模型组3个因子的mRNA水平与相应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841,0.941,0.931;P均<0.001)。3个因子与肝纤维化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BCS病理损伤与组织修复是一个多因子、多进程、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每个因子在不同的病程阶段产生的作用不同。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影像表现一例。患者女,35岁,CT表现为左侧颞叶皮层下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确强化。MRI表现为左侧颞叶皮层下及海马尾部多发小结节状及不规则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内见少许小片状稍高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DWI病变未见扩散受限,相应ADC图为高信号。病理诊断:多结节空泡状神经元性肿瘤(MVNT),WHOⅠ
本文报道联合应用超声和MR产前诊断戊二酸血症Ⅰ型一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显示头围偏大。头颅MR表现为脑外间隙增宽,双侧外侧裂池明显增宽,双侧颞叶体积稍小,透明隔囊肿及室管膜下囊肿。胎儿出生后取尿液行代谢病筛查,结果示戊二酸及三羟基戊二酸明显增高,双羧酸增高,提示患儿患有戊二酸血症Ⅰ型。
期刊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性聚合物/纳米复合阻隔涂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几种不同水性聚合物/纳米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微结构及阻隔性能,并对水性聚合物/纳米复合涂层的发展趋势进
银屑病(牛皮癣)是一种以皮肤代谢发生障碍产生慢性鳞屑性皮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清,但经过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发现银屑病与遗传细菌或病毒感染,精神紧张
对于地震多发地段的建筑,隔震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用迭层橡胶支撑建筑物,遂起到隔震效果,而迭层橡胶的硫化机理及热分析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数字模型,理论结合实际,
期刊
向列相型混合液晶的骨架配方之一的烷基氟苯类液晶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性能。采用重氮化法合成了4-(反-4-正戊基环己基)氟苯类液晶化合物,并考察了盐酸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盐
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医院档案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医院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的现状、有利条
结构胶是胶黏剂中具有高强度、耐高温、高耐久特性的一类胶黏剂的总称,主要用于部件中承受载荷的胶接连接。胶接接头的耐久性能是结构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从影响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