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苏绣的当代际遇r——苏绣大师姚惠芬访谈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沿(以下简称吴):姚老师您好,听说您去年在东莞的可园博物馆办了一个展览,反响特别好.您最近都办过哪些展览?不同地方的观众对苏绣的接受程度应该是不一样的,您能谈谈在各地办展的感受吗?rn姚惠芬(以下简称姚):我基本上每年去一个地方举办展览.2016年在苏博,2017年在意大利威尼斯,2018年是上海和北京的两次巡回展, 2019年在鞍山博物馆,去年去了可园博物馆.今年4月底,我去广州参加“四大名绣”展,每个绣种推选一位绣娘参加.我是刺绣大师中第一个在苏州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我记得当时是2016年的夏天,展览是8月份开幕的,一直到11月份结束,持续了3个多月.后来我问了一下苏博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观众估计有40万人左右.我自己也经常去,每次去感觉看展的人都挺多的.东莞可园那次展览的观众也特别多,后来可园博物馆馆长跟我说,没有想到这个展览这么成功,这是他们这两年里最好的一次展览.在各种展览中,我觉得个展更好一些,作品更完整,规模也更大,展陈布置也好一些.我原来很少去广东参加展览或者是博览会,去年经朋友介绍过去东莞可园博物馆办展后,我觉得那边的人其实对苏绣还是挺喜欢的,展览期间,有3万多人次去看了展览,是该博物馆近些年来观展人数最多的一次展览.撤展好多天以后,还有人打电话到博物馆去咨询展览信息,因为那边关于苏绣的展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其他文献
期刊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文学创作颠覆了英国的文学传统,拓展了英国的现代主义文学视域.康拉德超越和突破了历史文化的束缚,在文学作品中投射出的文化、身份、时空交错等多元混杂性与霍米·巴巴“第三空间”想要表述的混杂性理念不谋而合,两者的结合深层次解锁了康拉德小说的多维度解读领域,深化了其作品的文学意蕴.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祖国的未来.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本文概述了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诸如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为此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净化校园环境,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的信念;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阅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阅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当代文学作品贴近时代,易于阅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以人文概念和人文素养内涵为纲,以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为内容,从家国情感、人的存在、人的意义、人的自由、人类的共同意识等各个维度,剖析了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文要素,以此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其人文精神.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分析金融科技中信息不对称给网络借贷带来的信用风险,本文选取中国P2P平台上852家借款企业的真实交易数据,引入LDA主题模型从借款项目描述中提取软信息特征;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分析软信息在信用风险预测方面的表现;通过Logit回归进一步检验软信息特征与借款企业违约概率之间关系,研究其对信用风险预测能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软信息能够显著提高借款企业信用风险预测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筛选出违约企业的关键特征.
  
期刊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示例等方面对“幼儿教育学”课程进行设计,制定三维一体、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组织问题牵引、承前启后的教学内容,运用情感体验、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以“幼儿园教师”为课程思政教学示例,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最终实现“幼儿教育学”课程思政教育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