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培养模式 构建课程体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是基于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开展的适应性教育工程,其培养目标的实现既要关注各地的实际需求,又要解决培养模式和课程方案的改革方向。围绕课程模块构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实践探索,是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初衷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鼓励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究和课程教学,既是对我国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传承,也是新形势下培养途径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
其他文献
1975年夏,我结束“下乡知青”生涯来到一所幼儿园担任教师,90年代初又调往区教研室工作。2001年退休至今,我仍时有机会参加一些与幼教有关的活动。从教40余年,我目睹了改革开放前后这一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与时俱进的教师观察活动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观察”对于教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初到幼儿园我就知道自己的工作离不开观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样是教师的“观察”,却被赋予了
你在一个人头攒动的房间里,认真地和某个人说话,其他声音似乎都不存在。突然,房间的另一头有人说到你的名字,于是,你的注意马上转到那边。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这种效应因常见于鸡尾酒会而得名,是指在各种声音(音乐声、说话声、脚步声、碰杯声等)混杂的鸡尾酒会上,人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倾听音乐或对方的谈话上,而对其他声音充耳不闻。但是如果当时有人提到我们感兴趣的事情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让深度学习在科学探究中发生成了当今小学科学教学的追求。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在科学课堂教师只要把握科学探究环节,努力建构探究场景,激发学生深层动机,搭建科学探究的支架,让学生深层体验,迁移探究结论,帮助学生深层理解,那么深度学习就会发生。本文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空气占据空间吗》为例,展现让深度学习在科学探究中发生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 深层动机 切身体验
【摘要】小学科学新课标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这一重大变革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出较多用于研究和讨论的时间,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激发学生主动探知欲,才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更好地组织和引导,让学生保持情感和认知的高度投入,才能成为深度学习发生的内原动力保障,科学以探究为核心才能落到实处。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要满
【摘要】基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设受学生欢迎的校园图书馆。我们要让图书馆成为学生 心中一个温暖、优雅、舒适的去处,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自己的图书馆;我们要让图书馆课程引导学 生更热爱阅读,从而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大数据“我的”图书馆 图书馆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指出: “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 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复杂和不可预知的事件逐渐高发起来。青少年正处在重要的成长阶段,各方面经验不足和阅历不够导致其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较成人更易受到伤害。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生存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掌握应急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生存自救教育的契机,只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便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存自救技能。本文以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诠释如何将运动
2015年,我园成功申报为省课程游戏化建设园,在专家的伙伴式追踪指导下,我们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不断得到推进。我们的儿童观得到了重塑,我们的环境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我们的集体活动更加灵活……课程改革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收获,孩子们的游戏水平明显提高,创造性活动明显增多,游戏材料的选择更加大胆,游戏内容和经验更加丰富。但是,在追随幼儿成长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地处农村幼儿园,我们的起点低,部分老师理论
【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模式,能更加有效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和效果落实。  【关键词】游戏化 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
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劳动情况调查,全校2345个学生中,平时能主动在家里承担家务劳动的只有458人,大多数是在家长的强制下不情愿地参加家务劳动;每周参与劳动的平均时间仅为30分钟;喜欢劳动的学生仅占全校学生的10%左右;在问到最喜欢什么劳动时,有25%的学生说没有喜欢的劳动。我们随机选了一年级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全班47个学生中,有59%的学生每天是家长给穿衣服,67%的学生每天由家长洗澡,
摘 要:自卢梭“发现儿童”以来,“儿童中心”或“儿童本位”不仅在理论上获得了高扬,还在实践中得到了支持,回归到原点——人,早已成为全体教育人的共识。而人更要回归到教学的根本,那就是让“身体”回到教育教学,让认知和心智在环境具体的身体结构和身体活动中生长,对当下乃至未来教育教学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具身认知 赏析作文 现状 策略  具身即“涉身”,是指概念的形成是以身体体验为基础,也就是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