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种交通方式”可行吗?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的最后一天,一条科技新闻引发了舆论场“海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宣布,正在推进结合了超声速飞行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的“高速飞行列车”项目,时速有望高达4000公里。一旦实现,国内超级城市群便能形成1小时经济圈。
  被称为“第五种交通方式”的“高速飞行列车”是个什么“鬼”?4000公里的时速,是否考虑过乘车群众“小心脏”的承受力?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有理论与技术基础 尚缺实验数据支撑
  “在真空管道中运行4000公里时速,是基于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推断,有一定理论和技术基础,但缺乏实验依据。”西南交通大学超导中心教授趙勇说。
  国防科技大学磁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授李杰也认为,依据磁浮原理,磁浮列车速度确实可以“无极限”。4000公里时速,理论上可行。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仍“骨感”。
  赵勇介绍,要实现目标速度,至少有三大问题待解:如何低成本获得真空管道以及管道维护;如何确保高速运动下磁浮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如何保证高速运动下的直线驱动效率。“这些都需要实验数据支撑”。
  磁浮列车主要涉及悬浮、导向、牵引等核心关键技术。时速1000公里以上的超高速列车,如何稳定悬浮且“不跑偏”,如何获得与超高速相匹配的牵引技术,都需要一步步向前推进。
  如何让它“不跑偏”?
  高速飞行列车项目技术负责人毛凯介绍,目前开展的多项关键技术攻关中,有一项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搭建了全球首个真空管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原型测试平台,实验环线半径为6米。有两个课题组开展了在真空管道中的高温超导磁浮问题研究。其中,一组偏重载人磁浮系统研究,目前在平台中载人运行可达时速30公里。另一组则偏重高速运动下的动力学行为,在平台中运行可达时速160公里。
  “我们的高温超导磁浮技术,是基于高温超导体与永磁体间的抗磁和磁通钉扎作用,是一种由材料内在特性决定的被动悬浮。它具有结构简单、安全、自导向、节能环保等优势。”赵勇说。正因为其“自导向性”,确保了在合理轨道设计下列车沿轨道稳定运行的可能。
  1000公里时速以上的磁浮成熟技术还没出现
  按悬浮形式,磁浮技术可分为常导与超导两类。
  日本采用了基于电磁动态悬浮的低温超导磁浮技术,这一技术业已成熟,载人速度可达时速600多公里。2014年,日本开工建设世界首条最高时速达505公里的超导磁悬浮高速铁路,预期2027年建成通车。而上海430公里时速的磁浮列车,则采用了德国的常导磁浮技术,利用的是电磁吸引悬浮原理。目前全球尚未形成1000公里时速以上的磁浮成熟技术。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牵引电机研发部副经理何云风介绍,根据速度,磁浮列车有高速和中低速之分。中低速磁浮列车,一般采用短定子直线感应电机牵引,如长沙磁浮列车。高速磁浮列车中,上海磁浮列车采用了长定子同步直线电机牵引,日本高速磁浮列车则采用了低温超导直线电机牵引。
  赵勇补充解释,所谓航天技术与磁浮技术的结合,是指将其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势,运用于高速运动的稳定性、气动设计等方面,并非简单的“航天技术 磁浮技术”。
  全球磁浮技术的“星际争霸”
  “高速飞行列车”为真空管道列车,实质也是“Hyperloop超级高铁”概念。千公里时速的超级高铁架构由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出,被称为“第五种交通方式”。这一概念提出后,吸引了国际广泛关注,包括Space X、HTT、Hyperloop One等在内的大企业,均参与了研究。
  对超级高铁这一前沿技术的研究,多家公司正处于一种类似“太空竞赛”般的激烈竞争中,显示出对这一可能改变世界的交通技术的极大热情。
  他们看好“超级高铁”的形势,也丝毫不回避诸多技术难题。退休物理学家、超导磁悬浮概念的联合提出者詹姆士·鲍威尔曾警示,轨道误差必须非常小,如果轨道墙壁位置差之毫厘,都可能导致灾难。此外,长真空管道如何维持低压,甚至接近真空状态极为困难。
  “整套系统非常脆弱,哪怕一个点失败,都可能引发灾难。”鲍威尔说。譬如,假设有人在管壁穿孔,或地震导致管道稍微移位,都可能导致乘客舱崩溃。
  超级高铁成本一点也不“平民”,但没有挡住这些大企业探索的脚步。HTT正在搭建长达8公里的全球首个全尺寸Hyperloop模型,可对该交通方式的系统和技术进行全局测试和考量。这段仅8公里长的测试轨道预估需耗资1亿美元——还只是最初期测试轨道的铺设花费。
  来自研发团队rLoop的莱纳德的说法看起来既务实又乐观。他说,超级高铁能在未来5年到10年成为现实已非常了不起,但在任何形式的公共使用之前,将会有大量的测试和监管问题有待解决。
  (摘自2017年9月5日《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
其他文献
一、 活动目标  1. 经历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全等三角形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实践与创新、质疑与反思的能力.  2. 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和团队协作的意识,逐步养成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与习惯.  二、 活动准备  20米皮尺、三角板或量角器、标杆、足够长的细绳.  三、 活动时间  90分钟  四、 活动过程  1.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答母
初次见到李昕宸,是在今年《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南京大学研学夏令营,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孩正在用温柔又急切的语调整理队形,他跑前跑后地吆喝着,额头上满是汗珠,忙得不亦乐乎。他就是李昕宸,扬州市梅岭中学初二(3)班的学生,以文学擅长的他,更以“热心、高情商”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交口称赞。  唯一的“非民选”班长  “我决定了,你就是九班的班长了!”  “真的吗老师?我怕做不好。”  “没事,老师相信你。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这一章整个初中数学统计知识的基础,所以各地中考关于这章内容的命题基本都依托日常生活背景,利用统计图表呈现数据,来考查同学们的读图作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下面根据本章的知识点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中考题.  一、简单的读图和计算  例1(2014年江苏扬州)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根据此估计步行的人有_
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许会发现,教材中有些习题经常隐藏着某个重要结论,运用这个结论能解决一类问题.下面我们以《反比例函数》这一章中的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运用习题中的结论,不断变换背景,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式训练,从而达到解题思路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
朋友们:  你们好!上个月家里接待了两名哈佛、耶鲁来华参观学习的大学生,席间谈到来中国这次交流的费用问题。这个费用大好几万,对于普通的美国家庭,甚至中产,也并不算低,我家接待的这两个女生,都是来自美国的中产家庭,一个是靠自己打工换来的,一个靠自己努力学习获得的奖学金,在北京能坐公交肯定不打车,能吃食堂肯定不去下饭馆。  你瞧,外国的孩子真“惨”啊,还是中国孩子最好命,别说打工了,二三十岁伸手向父母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提炼与升华,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帮手.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统计的相关概念,还要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下面举例剖析.  一、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例1 (2015·海南中考)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我国中部某市抽取了该市2014年中120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请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 空气质量指数统计表中的a =__
【人物速描】  初见褚楚,整洁的衣着,粉扑的小脸,绽放着“真”与“善”光芒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着。就读于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的褚楚,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正能量小天使”呢。和同龄人的童年相比较,褚楚可能不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生活给了这个小姑娘太多曲折,也正是这些曲折的经历,成就了不一样的褚楚。本期TA模样,初初和你一起认识这位“多面小天使”~  在坎坷挫折中坚强  虽然人生的第一段旅途崎岖而坎坷,但褚楚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即使沧海桑田,人类成为了强者,它们仍陪同人类一路走来,保持生态的平衡,提供生命的滋养,予以智慧的启迪……  文学这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自然不会也不能撇下这亲密的伙伴。作家们往往为动物倾注了积极、热烈、深邃的创作情怀——  水中的鱼儿,它“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即使遇到了不幸,依然栩栩如生,只是“不能动弹”。由此,诗人艾青品出了人“活着就要
名师简介  丁锋,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曾获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现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刘桥中学。  南山湖水上世界即将开放  通州区南山湖水上世界将于7月26日对外开放。炎炎夏日里,本次活动可为我们带来一份清凉与乐趣。  这次以“亲子大闯关,欢乐嘉年华”为主题的水上世界活动分为四大板块:DJ乐队嗨翻天、卡通人偶大合集、网红抖音挑战赛、水上大闯关。其中,最令孩子们期待的就是水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