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之间呐喊和彷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革命革到老子的头上”,将孝道确立的“长幼有序”的原则颠倒过来,改“长者本位”为“幼者本位”,这是鲁迅“非孝”的核心主张。实现人生“正当的幸福”,这是鲁迅“非孝”的根本目的。呐喊和彷徨,这是鲁迅“上下求索”,寻找生活出路,寻找人生“正当的幸福”时,对待家庭,对待孝道的内心冲突的两种表现。在呐喊和彷徨的背后,是鲁迅“非孝”主张与孝子情结的内心斗争,其本质是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的价值冲突。
  关键词:鲁迅;呐喊;彷徨;“非孝”主张;孝子情结;家族主义;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2
  一、从“极愿意孝顺”到“革命革到老子的头上”
  鲁迅(1881年-1936年)出生于所谓“世家望族”,家族前辈累世耕读,祖父和父亲走的都是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路子,本人接受的又是“大门闾,昌后嗣”(鲁迅祖父周介孚《恒训》)之类的家训。生活在这样的家族文化环境中,鲁迅似乎天然就是一位孝子。
  鲁迅说,“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但是,自从读了一本《二十四孝图》的小书,才知道做孝子比自己想象的要难到几十几百倍,“从此也不敢再想做孝子了。”(《二十四孝图》)其中,读到郭巨“埋儿奉母”的“孝行”,竟然产生了莫名的恐惧,认识到:一个愚蠢的孝子,不仅不可爱,反而很可怕。
  1906年鲁迅遵从母亲的安排与朱安女士结了婚。接受这桩毫无感情基础的婚姻,也许只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而它带来的恶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对家庭生活的彻底失望,促使他反思中国的家族制度和家庭伦理问题。1918年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家庭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家族制度是最基本的社会制度;而礼教主要就是家教,以维护家族制度为目的,孝道则是礼教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狂人日记》就是鲁迅“非孝”的第一声呐喊。
  1919年鲁迅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阐述了自己的家庭伦理观点,提出了“革命革到老子的头上”的主张,标志着其“非孝”思想的确立。
  在鲁迅著作中,作者从“极愿意孝顺”到“不敢再想做孝子”,到终于“革命革到老子的头上”,有一条清晰的思想情感变化线索。循着这条线索,我们发现,导致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诱发因素,主要地是来自作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尤其是个人的家庭生活经验。
  二、“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鲁迅的“非孝”主张,可以概括如下。
  1、中国的家庭关系是“长者本位”,应当改为“幼者本位”。鲁迅认为,孝道的立场是长者本位,这不符合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要进化,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就必须改变。如果凡事都按老人立下的规矩办,“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欧美的家庭,大抵以幼者为本位,最符合生物学的真理,所以他们的个人能力得以发展,社会也得以进步。中国人重亲权,尤重父权。“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同上)所以,中国的家庭应该以欧美的家庭为样板,改家庭关系中的“长者本位”为“幼者本位”。
  2、父母的爱是出于天性,无须子女报恩。鲁迅认为,孝道的理由是报恩,但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父子间没有什么恩”。(同上)父母“生”出子女是一种自然行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本是出于生物的天性,无须子女报恩。抹煞了“爱”,一味说“恩”,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同上)所以,觉醒的父母,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利他主义者,不是养儿防老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让他们“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同上)
  3、劝孝不能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真的人情。鲁迅认为,孝道的目的是“齐家”,即是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构建家庭生活的秩序,实现家庭和睦家族兴旺。但是,中国人极力维护父权(长者本位),维护大家族制度的理想,并不合乎人类的天性,不合乎真的人情。
  总之,“非孝”的本质要求是改善家庭关系,理由就是,家庭关系中的“长者本位”不合乎生物进化的规律,不合乎人类的天性,不合乎真的人情。鲁迅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亲权(族权)和父权,要求“革命革到老子的头上”,将孝道的“长幼有序”的原则颠倒过来,改“长者本位”为“幼者本位”。这是鲁迅“非孝”的核心主张。
  当然,鲁迅的“非孝”是要打上引号的,实际上,他所反对的只是愚孝和伪孝。鲁迅认为,人类建立道德的目的,就是“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我之节烈观》)“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自他两利固好,至少也得有益本身。”(同上)反观中国人的道德,忠孝节烈,不仅极难,极苦,不愿身受,而且不利自他,无益个人幸福,无益社会国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中国人因为遵从孝道,搞得走投无路,乃至于“卖身葬父”,“埋儿奉母”,这就是愚孝,这就不应该提倡。鲁迅说,中国人没有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崇尚礼教的,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提倡“以孝治天下”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孝”而是为了“治”。“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对中国人提倡孝道的目的和动机抱有深深的怀疑,他的愤世嫉俗,是对愚昧麻木的国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對满口仁义道德的道德骗子的强烈憎恶,对“幼者弱者”的深切同情。鲁迅“非孝”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生“正当的幸福”。   三、在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之间“呐喊”和“彷徨”
  孝道代表了一种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孝道的背后是家族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鲁迅是个孝子,当他大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主张改“长者本位”为“幼者本位”的时候,就未免有些尴尬了。一则,如果按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孝道的第一要义是为家族传宗接代,所谓改“长者本位”为“幼者本位”的主张似乎就是多此一举。二则,既然主张“幼者本位”,主张“立人”,那就需要后继有人;既然大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那自己得有做父亲的经验。而这个时候鲁迅还没有后嗣,似乎还不便于发表意见。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是鲁迅参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果。新文化运动在其早期的行动目标,是要“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普遍地认为,中国社會革命的根本在改革家族制度和改革国民性,伦理的觉悟是“吾人最后之觉悟”,忠孝主义必须打倒。鲁迅的“革命革到老子的头上”,就是以人生“正当的幸福”的名义,为新文化运动的“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呐喊,就是挣脱家庭束缚实现自我解放的奋力抗争。
  但是,个人放弃对家庭的责任,一走了之,真的是通往幸福之路吗?
  1923年底,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讨论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问题。鲁迅认为,个人离开了家庭是没有出路的,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鲁迅由衷地感慨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彷徨》的题记,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求索”是要找到生活的出路找到人生“正当的幸福”。既然个人主义没有出路,幸福并不存在于家庭之外,这个时候,鲁迅的思想,就在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之间彷徨。《彷徨》中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祝福》。《祝福》讲述了祥林嫂经历家破终于人亡的故事。在小说中,祥林嫂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人死后还有没有魂灵?死掉的一家人还能不能见面?”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支支吾吾,茫然不知所措。这不奇怪,祥林嫂不过是要找到一个生活下去的理由,而“我”深知,个人主义的“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漂亮的名词,对于这个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女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最后,当鲁镇上家家户户都在阖家团圆之时,举目无亲的祥林嫂,却在新年“祝福”的鞭炮声中孤独地死去。祥林嫂的故事说明:家庭和亲人是何等重要,对于有的人来说,它就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上下求索”,寻找生活出路,寻找人生“正当的幸福”时,对待家庭,对待孝道的内心冲突的两种表现。
  四、“俯首甘为孺子牛”
  1925年,许广平跟鲁迅开始了通信,他们的爱情逐渐地发展了起来。之后,鲁迅,这位反对多妻主义主张一夫一妻制的新文化人物,不得不以“家外有家”的局面实现其人生“正当的幸福”。
  1929年,鲁迅和许广平的孩子出生了。1931年在与李秉中的通信中,鲁迅说,“我不信人死而魂存,亦无求于后嗣,虽无子女,素不介怀。”“既已生之,必须育之”。——刻意的解释难掩其根深蒂固的孝子情结。1931年冬鲁迅又写《答客诮》诗一首,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舐犊之情辩护了。对于鲁迅来说,幸福来得有些迟,但总算是来了。只是,既然做了父亲,“革命革到老子的头上”也该轮到自己的头上了。因此,1932年鲁迅作《自嘲》诗一首。他用“躲进小楼成一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来“自嘲”此时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的生活态度。表面看,这是自我革命,是在践行其“幼者本位”的一贯主张;实际上,在这种生活态度的背后,恰恰是那种以家庭为中心以家人的幸福为幸福的孝子情结。当鲁迅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实现了人生“正当的幸福”,他的“幼者本位”的“非孝”主张与其孝子情结居然奇妙地殊途同归,成功“合龙”了。原来,孝道也好,“非孝”也好,其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一样的,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五、鲁迅是个人主义者,还是家族主义者?
  有人说,鲁迅是个大孝子,算是个不折不扣的家族主义者了。而胡适宣称,“鲁迅是个人主义者,鲁迅是我们的人”。考察鲁迅的生平事迹和著述,鲁迅确曾明确地主张个人主义,抨击家族制度和礼教,但他的内心,又从未丢掉家族(孝子)情结。在呐喊和彷徨的背后,是鲁迅“非孝”主张与孝子情结的内心斗争,其本质就是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的价值冲突。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个人主义思潮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中盛行一时,但不久之后,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因为失望于个人主义,转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内部也迅速地发生分化,形成了“左”“右”两翼。“左”“右”两翼的主要区别在于,“左”翼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右”翼仍然坚持个人主义。鲁迅在晚年,思想上既没有停留在个人主义,也没有完全回归家族主义,在经历了挣扎、呐喊和彷徨之后,他也逐渐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转变,终于成为了一名“党外的布尔什维克”(毛泽东《论鲁迅》)。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实际上也佐证了这样一条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间正道。
其他文献
奔腾不息的是长江,永不枯竭的是青春。  我从小在长江边上长大,也许是父母太忙的原因,我的童年记忆只有那长江,那村庄,那门前的桂花树和坐在树下摘菜的外婆。  我的外婆有着寻常老人不曾有的活力,她爱唱歌,有时候也爱翘起兰花指扭一支舞。每天乐呵呵的,总爱把大家逗笑,大家都戏称她为“老顽童”。我就是在外婆的影响下度过了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却也是十足的欢乐。  十月,桂花飘香。门前的桂花树,身着白色的盛装将
城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始于周代,兴盛于宋代。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明令各府州县均设城隍神并每年祭祀,由此形成了民间祭祀城隍爷的习俗。清朝沿袭了明朝礼俗,城隍庙遍及县级以上的城市。那么,清代的齐齐哈尔有过城隍庙吗?如果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城隍又是谁?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城隍庙踪  清代的齐齐哈尔城作为黑龙江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镇守之地,曾经建有城隍庙。有关这些历史痕迹
摘 要: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有着独特的批评风格,在《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中,围绕“不负责任”这一关键词,詹姆斯·伍德展示了自己关于喜剧、小说艺术的美学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美学创见。本文拟就通过其批评对“不负责任”概念的论述,分析詹姆斯·伍德批评中“不负责任”的概念,认识其关于“不负责任”的批评思想,指出当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不负责任
摘 要:在文学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与伦理身份有关。埃利芙·沙法克在《伊斯坦布尔孤儿》中描写了家庭、性别、种族等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来源也正是伦理身份的混乱。阿尔曼努什·恰卡马克基安回到伊斯坦布尔寻找自己的伦理身份是其中一条伦理线,在这条伦理线上又纠缠出了一个个伦理结。文章试图在伦理线的抽丝剥茧中,在伦理结的开解重构中,探索《伊斯坦布尔孤儿》中的伦理身份问题。  关键词:文学伦理
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站人日常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有异于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形成了特别的风俗习惯并得以长期传承,有的至今仍在延续着。  站人服饰  管理驿站的站官是汉军旗人(早期曾有满族),要按照清廷的规定身着官服,配戴六品(后为八品)“顶戴”。其余站丁,少有升途,能当上个领催也就是人上人了。即便如此,也要按规定统一着装,穿缝制的“号坎”,日常穿着则保持了云南一带特有的习惯。  清代,男性站人剃头、蓄发
摘 要: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和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写下了诸多令人困惑难解的作品。本文探析了《变形记》异化形态下的复杂内蕴,及主人公在逼仄境遇中绝望挣扎的复杂心理,以期深刻领悟作家对荒诞悖谬的西方社会的智慧表达。  关键词:异化;荒诞;变形;人生;心理;探析  作者简介:李慧玲,女,汉族,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各类文化的不断发展,表演艺术愈来愈有了它的可视性,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在声台形表等方面通过自身的展现力使得观众获得对于表演的感官享受。在此之中,肢体语言是指外化的动作,在表演中对于演员的表现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体现。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以十分具有表现力的肢体动作获得了极佳的演出效果,在这出悲喜剧中,情绪的展现与肢体语言的表现恰到好处,因此以此剧为例论述肢体语言的情绪表现。  关键词:情绪表
摘 要:“风骨”作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后世对它的理解更是莫衷一是。以黄侃为首的“意辞说”、以刘永济为首的“情志事义说”亦或者“风骨”合并式解释等观点均各执其义,本文将以《体性》—《风骨》—《附会》三篇为纵的发展脉络,讲述对“风骨”的理解。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风;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
摘 要:在进入高龄化社会的日本,被称为“银发族”的老人们在以各种形式谋求自身的生存意义,渴望再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年龄并不是问题,柴田老人在她九十岁高龄的时候,开始了诗歌创作并出版了诗集。她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回忆、对亲人的关爱、对社会黑暗面的抨击,均诉之于笔。虽笔墨清淡,但宛如春风抚慰着人的心灵。  关键词:银发族;老人;诗歌;温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探究赛珍珠的“和合观”,笔者在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下分析了赛珍珠的两部儿童文学作品,《邻家的中国孩子》和《龙鱼》,分析了两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中心思想,发现了这两部小说都蕴含着赛珍珠的“和合观”,她的“和合观”思想在跨文化交际学视角下,体现为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偏見、多元文化和谐共存。  关键词:赛珍珠;儿童文学;和合观;文化中心主义;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