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不但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性。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元的情感教育活动,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应有之义,又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理应为之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接受心灵的体验
  教师要点燃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之火,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首先要体味文中的情和意,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才能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在教授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笔者这样来创设情境氛围:多媒体教室中,背景音乐是马思聪的《思乡曲》。在学习课文前,教师首先让学生沉浸在一腔幽怨之中,感受那“归去来兮不可归”的无边惆怅和无尽落寞。教师在缠绵悲恻的音乐声中深情地朗读完了课文,尽管课文要表达的并不是乡愁主题,但那乐曲声中层层叠叠的哀怨,繁繁复复的忧伤,正应和了作者郁达夫苦闷孤独无处倾诉的柔肠百转,萧瑟寂寥北上赏秋的悲凉心境。然后教师继续展示“悲秋”的图片配上古人“枫叶荻花秋瑟瑟”、“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一些诗句,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忧思、眷恋、向往之情浑然一体。学生的情感已经为音乐、为画面、为作者所牵动,接下去的课文分析,学生在已经体验到的课文所要传递的情感信息之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清、静、悲凉”的北国秋景自然就水到渠成,牢牢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情感培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启蒙者和播种者释放,情感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又是指挥者和收获者。集播种和收获于一身的教师要带领学生一道触摸文章跳动的感情脉络,教师播种时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那么学生也就会进入“不能自已”的收获境界,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散发出丰富的人文信息与生活气息,造就语文教学的五彩缤纷,波澜迭起。
  二、激发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艺术的感悟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精心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情、表达感情、评价感情的条件,放手让他们认识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寻求自身的艺术感悟。在教授杜甫的《登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不难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的朗读分析背诵的程序,引导学生结合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来比较阅读,体会作者蕴藏其中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感时伤今,满怀抱负”的情感共鸣中心。先以杜甫的《登高》一诗为例,学生初读诗作理解简单,长江滚滚,落木萧萧,诗人穷愁潦倒,悲怜哀叹,处处透露出个“悲”字。但我们指导学生翻开历史,再来看看诗人的一生:生于唐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饱经忧患,生活窘迫,他满怀豪情壮志,视国家、民族的灾难为己任。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后,再让学生来作情感评价,他们就能深切地感悟到“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厚重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因此诗作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横行权贵的抨击。诗中的“悲”就不仅仅是自身的悲了,这“苦恨”也贯穿了对时代的怨愤。无须用多余的语言,无须用一本正经的教导,学生自然就为诗人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所感染了。再读后者,苏軾缅怀古人,想自己年将半百,被贬黄州,一事无成,与年华方盛卓有建树的周瑜适成对照,意欲步周瑜后尘的梦想实在是“自做多情”,无奈中吐露的是年华虚掷、报国无门的感慨,但悲凉失意之中却能旷达自解,以明月清风相寄,更显出气势磅礴的英雄气概。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就会进一步感悟作者滯重难解的情怀,前者重在感时伤世,而后者更多是感时伤己,但他们的诗作无不是对黑暗腐败现实的无情揭露。学生有了这样的区别感悟鉴赏能力,更能提高丰富的情感评价水准,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三、引导情感释放,让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
  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文学经典作品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高尚人格的养成作用显而易见,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都通过艺术形象的情感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效仿楷模。但语文教育中德育并不能因此而自行实现,因此当教师带领学生和作品作生强烈共鸣,达到情景交融后,就更应该关注学生灵魂的净化,美好心灵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锤炼,继续鼓励学生释放情感,丰富和创造作品,对意境、人物意蕴等确立自己独到的看法,形成精神独立与思想自由的完善人格。
  四、结语
  高中语文情感探究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来实施教学,全方面的发挥了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整体的提高,并且我认为高中语文情感探究应以学生自助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并要求学生和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这样语文发展才会进步,高中语文情感探究才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王晓光.试论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51).
  [2] 徐桂彩.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5,09:53.
  [3] 李博学.借用名著经典阅读,提升农村高中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2.06.
  [4] 毛俊平,苏燕飞.浅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途径[J].陕西教育,2010(14).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教学理论的进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日趋深入,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发生了变革,也为以后的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探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影响,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影响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是我国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要点。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共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是教育部提出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一项必然举措,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本文以《建筑施工组织管理》课程为例,探讨更适合职业教育的考核模式,通过模式的实践,推进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考核模式;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社会对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就会进入企业进
夏季爱美的女孩们酷爱凉爽,林丹就是其中一个。最近她总是肚子不舒服,月经也不是很准,一次中医把脉。医师说她宫寒,林丹很奇怪这么热的天。又不是寒冷的冬季。为什么会宫寒呢?    宫寒是怎么回事    女性朋友在看中医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宫寒”这个词。顾名思义,所谓“宫寒”,说白了就是子宫寒冷。但是中医所说的“宫寒”并不是说子宫内的温度低,而是指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的功能处于一种相对低下的状态。宫寒对女
期刊
随着各种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不断加强.员工记录管理如何满足时代要求,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如何收集档案,方法和目标,人事档案服务等是员工记录管理者必须认
[摘 要]当前,国有企业在改革改制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难题,如果不强调和谐,不仅不利于新形势下各种矛盾和冲突的解决,而且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人,和谐企业主要是人即职工的和谐。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和谐企业密切相关,对构建和谐企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和谐企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
“在近-远-定位变化中……我归于事物本身的……(是)一个……多种多样地展示自身的东西--我现在谈的是视角的变化。”(《胡塞尔全集》第6卷,页161)  “……无限不完美属于‘事物
史密斯夫妇这一阵子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原因是他们的儿子约翰最近结交了一群新朋友。对于这群新朋友,史密斯夫妇颇不放心,因为他们不仅穿着奇装异服、身上刺着可怕的纹身,而
1927年秋访问胡塞尔终于,几乎是在十年之后,我能够去拜访胡塞尔了。我获得了一笔六个月的奖学金。我可以确定将两个月用于弗莱堡,并且必须在1927年9月1日开始我的休假。我也是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