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旅行过很好/ 糟透了!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l9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个与父母同游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背景之下。有的故事成为与父母最珍贵的回忆,有的故事则充满遗憾甚至恼怒。
  与父母同行如烹小鲜——当我们有意与父母一同上路,原料均是爱。但烹煮的方式和加入的辅料不同,得到的味道也千奇百怪。其中甘苦酸甜,值得我们借鉴考量。
  01
  那次旅行
  像是看到了他的一生
  一个朋友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因工作原因外派云南三个礼拜,这三个礼拜里,他的父亲通过发短信的方式,断断续续跟他聊天,让他知道了原来父亲对云南有那么深的情结。父亲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当年在云南拉练,再从云南开赴前线作战。他说到在建水短暂驻兵时所见风土人情,说到个旧的物产,最后说到战场上子弹如何擦着耳朵飞过。
  在父母辈的人生中,有些地点是与他们一生的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曾经抛洒过青春的地方,年轻时梦想过的地方,甚至,难以回去的老家。陪父母往这样的地方做一次旅行,意义重大,在旅途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你过去或许难以理解的人生。李悦心陪着父亲回大陆老家的故事便是一个蛮极致的例子。在台湾,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64年于右任老人在台北谢世后,他的这首遗作揭开所有在台老兵的灵魂的隐痛。这里面的大多数人,在离开故乡时,并没有想到过回家的路会那么长而艰难。悦心的父亲朱文海也在其中——他18岁随堂哥离开扬州去往台湾,本以为去去就回,不想再返故里时,许多亲人已阴阳永隔。幸而这一路,尚有女儿相陪,大喜大悲中总有一个人默默扶持,以两手暖暖。
  儿时父亲如山,如今他们或者垂垂老矣,已承受不了哪怕一次返乡的悲喜。此时应尽孝左右,如父亲小时扶持我们蹒跚而行时。
  悦心和父亲对于故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印象。每年清明,朱文海会带着家里人一起折元宝,装进一个红色信封里,信封整齐写着扬州故乡的地址和他父母的名字。
  悦心问:爷爷奶奶收得到元宝吗?
  朱文海说:当然收得到。
  悦心不知道故乡的方向和模样,而那个地方的一草一木,却是父亲心上的烙印,当然收得到,因为记忆那么深,闭上眼睛,就能叩开家门。
  朱文海18岁前一直在上海当理发学徒。除了学艺,另要担负起众多师傅家里的家务。生活尽管艰辛,却有一个奶奶对他钟爱。朱文海母亲早亡,家中兄妹多有夭折,父亲再婚后继母对他刻薄,他便由奶奶带大。去往台湾后,奶奶也是朱文海最挂念的亲人。
  1949年,当兵的堂哥带着朱文海逃往台湾。一开始是搭火车,朱文海告诉悦心,当时所有人都发疯似地往车厢挤,很多实在爬不进来的就趴在车顶,过隧道的时候,都听得见车上面的惨叫。换船的时候又是一次残酷的生死考验,很多人踩着尸体往前跑。朱文海最终挤上了去往台湾基隆港的航船,从此流落异乡。
  到了台湾的朱文海继续操持旧业,在一家美军俱乐部给外国军官理发。一句英文不懂,却把这个行当做得不错。这份薪水让他一力养活了一家人,已经是当时能找到的最好工作之一。
  此后生活多平顺,悦心却深知父亲的思乡之苦未解。每年年夜饭,父亲还拉着他们按照旧俗放炮,元宵的灯笼他也从来不在街上买。父亲说,那哪是灯笼?他自己给悦心做,圆的、方的、兔子形状的,他说,他打小就会,在老家学的这种灯笼才能叫做灯笼。
  1987年底,台湾开放返乡探亲。翻开那一年的台湾报纸,几乎所有版面上都被老兵探亲的新闻席卷。人们几乎要被油墨里那种煎熬了几十年的压抑乡愁瞬间的沸腾炙伤。
  两年后,朱文海准备返乡探亲。
  悦心此时已是台湾当红广播节目“悦心时间”的主播。但是一听说父亲要回乡,就硬是请了一个月的假。悦心说,她必须陪父亲一起去。
  一个主播请哪怕一天的假都极难,但她获批了三十天。这里面有她的努力,也有当时社会对乡情和亲情的宽容与理解。
  1989年4月,他们回家。
  从台湾飞往香港,在深圳转机再飞往南京,乘坐小巴抵达扬州后,还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家。光是路途就要花费3天时间。期间悦心还陪同父亲在香港买了那时台胞返乡探亲“标配”的三件套与一些金银首饰。
  “怎么拿得动呢?”
  “那时候提着走着,也就到家了。”悦心说。
  悦心的祖宅已经不在,借住的亲戚家挤满了人。1989年时正值电荒,12点后停止供电,后半夜才到家的悦心看见满屋子陌生的堂哥堂姐点着煤油灯殷殷等待,心里有许多惊奇。
  住在老家的那些日子要点灯睡觉,要煮水洗澡,一周骑车去一次扬州城里的大澡堂,悦心坐在爸爸的脚踏车后座上,得颠簸一个半小时才能到。
  父亲带着悦心看老宅,看以前姐姐溺水而亡的小湖,看当年国民党留下的梧桐树,祭拜过世前还对父亲念念不忘的太奶奶和爷爷,探访每一个还在世的亲人,其中有她的叔伯侄子,甚至还有100多岁的老舅妈。他们谈家乡的变化,老爷子走时的情景,这些年关于故土的空白记忆……悦心一路并不多话,她听了很多父亲那个时代的故事,老一辈们并没有埋怨生不逢时,言谈里只有无限唏嘘,没有办法尽孝的朱文海甚至找来灵媒试着和阴阳远隔的亲人说说话。这一代的老人多是如此——因为历史的捉弄背井离乡,一生颠簸,吃尽苦头回到故土,却要承担起子欲养而亲不待、无法尽孝的追悔自责。悦心看在眼里,觉得心疼。
  一路的劳顿,神伤,和水土上的变化,父亲身体不适只能卧床暂时修养。父亲卧床期间,当时远在安徽、他同父异母的妹妹风尘仆仆赶回老家,那是父亲还在世的最亲的亲人。两人分别时还是少年,再见已鬓发如霜。
  老人进门后,叫了一声:哥。对着床头跪下了。
  朱文海从床上坐起来,转头对悦心说:“丫头,把我的烟都送了吧”。   他抽了四十几年的烟,一再尝试都没能戒掉,那一天起却再也没有碰过。悦心说,那大概是对自己了却心愿后的一个承诺。
  30天的返乡之旅,让悦心童年听见的父亲的回忆变得真实可触。那个地方贫穷,却有好吃的扬州早茶、包子、烧卖,正是一个故乡该有的样子。而她的父亲,被几十年的思念在顷刻间的爆发所冲击,孱弱而忧愁,她第一次觉得父亲需要她的保护。
  回到台湾后,悦心的家里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家乡的来信,内容总是雷同重复:多年两岸相隔,十分想念。家里现缺多少东西,又或儿子娶亲女儿出嫁急需用钱,望能寄回。朱文海每每收到信就小心放起来,背着悦心的母亲,偷偷拿出私房钱到邮局汇款。尽管如此,许多当时没有拿到礼物或者汇款的远亲仍有诸多抱怨。
  多次反复后,悦心悄悄给家乡的亲人写去一封信,信里细细说了父亲当年到台湾一路的坎坷,四十多年里,父亲并没有别的营生,一直靠着理发的手艺养活一家人。家中积蓄不丰,弟弟也在读书,如今父亲60多岁,仍然每日站着给人理发……悦心背着家人寄出了这封信,她知道父亲多希望补偿那些错过的岁月,哪怕倾其所有。她想保护自己的父亲,保护父亲心里最珍贵的纯净乡情。
  等到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时,每次父亲回乡探亲,悦心都一定相陪。再后来,堂哥写来信,催他们一家多返乡看看,什么也不要带——人回来,就好。
  02
  带妈妈巡游欧洲
  李梵的故事是子女带父母旅行的一个经典案例,适用于一切与父母有或大或小代沟、发心良好,试图通过一次旅行改善与父母关系的青年。
  我们通常设想的非常美好,然而,理想在现实面前却常常被证实为是苍白而虚弱的,父母一句对你精心挑选的酒店轻轻的嘟囔,就足以毁掉你对这次安排的信心,打击你继续沟通的耐心。然而,试图通过一次旅行就一本万利达成两代人间的和解,只能说这么想显得有点“诚意”不够。如果你真的希望通过旅行改变点什么,切记,所谓“积重难返”,坚冰的融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过分着急在一次旅行中塞给父母各种你的审美、你的生活态度、你的消费喜好,并期盼父母为之“惊喜连连”,最可能的就是搞砸一次旅行。
  无数人的案例说明:父母到了这把年纪,“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是格外强调“个人独立性”的一代人,却往往在打量父母的时候,希望自己的价值战胜父母的价值,忽略掉他们的“个体独立性”。尊重他们在过去五六十年的时光中形成的“人格”与人生态度,真正为他们“量身定造”一场旅行,并且准备好不是通过一次、而是可能通过十数次旅行,达成一点两点与你的共识,这个才是靠谱的态度。
  2004年,我24岁,在瑞典留学。利用一个复活节的假期我开始和妈妈的第一次旅行。
  那时的我有一些微小的发现,我了解到父母一辈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古板而实际,他们有那一代人所特有的浪漫。我为这种发现感到兴奋,并且自认为我能够理解我的母亲。
  出发之前,我很兴奋,想象中的这样一场旅行温馨而浪漫,我为我的安排“ 沾沾自喜”,成功和圆满简直是必然的事。然而,真实的旅行既给了我打击,也了给我关于这件事最实事求是的思考。
  我,妈妈,理想
  计划中我将去哥本哈根接她,一起由陆路去丹麦北方的小港Hanstholm坐船,经北海到卑尔根,住上三天后再花近一周的时间去巴塞罗那和柏林,再一起回哥本哈根,我回卑尔根,她飞上海。
  不让她直接到卑尔根是因为那需要转机(即便是上海到奥斯陆也要转),这让我感到不安。一方面是因为担心语言不通的她无法在中转机场应付自如;另一方面,也是决定性的,是因为我不想让她只身处在一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格格不入的环境里。那个环境会让她感到好奇而不安,她或许会用很长的时间找一个地方安坐,看完表拿出背包里洗净的苹果吃起来。她会四下张望,最后并不凝神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外国人,这些人也看到她,但是他们丝毫不明白这位五十多岁、身材矮小的亚洲妇人的人生经历,她为什么在这里,这趟旅程对她又意味着什么。
  而有我在,对她来说,这个世界仍然是连续而可以沟通的。
  我所期待于这次旅行的,是陌生的环境和旅途可以给我和她都提供一次直面对方的机会——那么多年来在家庭生活中积攒下的沟通的失败,会在这里被搁置。我也希望环境的转换能让她从生活的洪流里走出来,她可以不必去扮演她自己,无论是别人给她规定的,还是她给自己规定的。我希望这种出走的经历能给她的生活带来积极的东西。
  我还记得妈妈拿到我给她订的机票时,在电话里兴高采烈的口吻,而之前她还总是担心所有的夜长梦多,和我的安排不周。
  她在电话里问我,“西班牙热吗?能穿裙子吗?”我说,“当然,穿啊!”,心里特别想带着穿裙子的她在巴塞罗那的沙滩上光脚散步。或许我此时说出来她会抵制,但我想等真的实现的时候,她会发现这正是自己很多年前所梦想过的。
  这些对于妈妈梦想的发现和勾勒,起源于两年前,那时她刚刚蒙受婚姻的破裂。一天早晨我六点起来,看到她在自己的房间里把我给她的那瓶CK香水向四下里丝丝地喷洒,看到我的时候冲我笑,说她喜欢这个味道……那一个月里,她自己学会了打字,收发电子邮件,她会花半个小时给我写一封三四行的邮件,工工整整,一个错别字都没有。她还要发照片,当我从阿姆斯特丹带来的郁金香花茎再度开放的时候,她把爸爸找来,让他用手上的数码相机拍照,然后给我发来。
  可能在别的孩子眼里,这些细节之于他们的母亲并没什么特别,但我会格外注意和记得,是因为它们对我的妈妈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内容,“享受生活”对她来说一直是很陌生的范畴。我没有教过她(当时的我也没有能力教她),是她自己去学和源自她心底的。
  也只是在这那两年的时间里,我开始把自己的人生和身边或别的时代里熟识或陌生的个体的人生等量齐观。试着去加以比较和解读,去发现一些共同点。这其中也包括我父亲。   小年夜,大伯家的聚会之后他开车送我回家。他不经意地向我透露这辆Spark是他自己买的,而不是先前所说“借的”。他知道我会理解他的踌躇,我沉默地听着。他说他很早就有开车的梦想,曾经做梦都会梦见自己在开车。这辆小车对他意味着一份安全感,这让他有时候半夜里都不回住处,一个人坐在小车里也不开,就为感受那份安全和满足。他说自己已经不能再奋斗什么,只是想给自己圆一些曾经的梦想。我没有认真想过他在这场命运多舛的婚姻里是否自私,我恐怕永远都不会去追究这个答案,我只是觉得在其中谁都是受害者,而现在他所说的一切都要更加人性,甚至美丽。他小心翼翼地开着车,我想着小时候在夏天晚上,坐在他自行车后的书包架上,任他漫无目的地在小镇里瞎晃。我总希望他讲西双版纳的离奇故事,他讲得很少,虽然他从16岁开始在那里待了十年。
  年前在另一座城市看朋友。他从北京回家看父母,我和他一起睡在他父母家的客厅里。一天清晨听到他母亲在坐在床边对他说,她想去石河子、九寨沟、深 圳……一个接着一个,显然是酝酿已久的。朋友一个劲儿地答应,我在一边听着也感动。朋友的父亲瘫痪九年,他母亲一人照顾。后来才知道大娘说的是如果丈夫先走一步后她的打算。朋友分析母亲说出这些地名儿都有时代烙印,这是一个老工人年轻时就有的向往。而我妈妈为什么突然提到了巴塞罗那呢?那不是因为九二年电视里的奥运会又是因为什么?
  当梦想照进现实
  当我在哥本哈根接到妈妈的时候,或许我就应该意识到我的想象并不是这次旅行的全部。
  妈妈的第一次出境意外地顺利,她在飞机上认识了邻座一个南通女孩的父母,一路的攀谈让她下机时已经自然地得到了帮助和照顾,我在出发前为她写好的,包含目的地和我联系方式的英文大字报都没有派上用场。
  我们在旅行中容易犯下高估父母或者低估父母的两极化错误。父母在旅行里不可能和在家一样万事亨通,但其实只要事先为他们做好功课,他们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也远超我们设想。
  第一天我们住在哥本哈根的机场附近,这个远离市区的住地让我感觉良好。北欧的太阳走得极低,余晖打在教堂尖上,留下一道道哑光,圣洁静谧。我想和妈妈一起分享这瞬间的美感,却发现她对这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兴趣缺缺,我突然意识到我盼望在旅行中发现对立于上海城市生活的风景,但妈妈却似乎正在寻找一个比上海更加盛大喧哗的城市奇景。
  第二天我们去往哥本哈根火车站,准备按照原定计划乘车赴丹麦。我指着延伸往两个方向的铁路和妈妈介绍:“我们将走左边这条铁路去往丹麦。右方是马尔默,沿着铁路开半个小时就是瑞典。”妈妈显然对欧洲的细小感到惊奇,突然转头问我:“不如我们去瑞典吧?”
  当时我很难理解她怎么能这么走马观花地面对旅行。但这似乎是那个年代生人的一个旅行特质,比起深入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占有一个国家的名字才是更酷的事情。这源于父母旅行的一种快感延续:占有尽可能多的地名能确保他们在旅行结束后更加骄傲地和同侪们分享。
  遗憾的是,在那次旅行里,我并没有很好地照顾到妈妈在这方面的需求。我可以做得更好,但当时的我并没有足够的牺牲精神去让渡我个人旅游的趣味和步调。
  这样的情况在巴塞罗那与柏林一再重演,当我满怀热情来到巴塞罗那的圣加大教堂,打了一肚子腹稿想和妈妈介绍这个宗教建筑的盛大历史时,她只留下一句“阴气太重”,让我瞠目结舌地转身走了。为了这个心仪已久的圣地,我坚持花了一个多小时在圣加里参观膜拜。哭笑不得的是,妈妈同时在教堂外的公园和一个东北大妈聊得火热。原来在她眼里,圣加几百年的历史未必有一个东北妇女异乡的一点叨念来的珍贵有趣。
  柏林则更是一次理念灌输的失败。第一日,当我们住在市中心一个高墙大院的巴洛克式酒店里时,妈妈还算得上愉快。但是我很快搬离了那里,并且充满信心和期待地把母亲带去下一个住处。它位于柏林市区内仅存的一片森林之中,和妈妈一起在都市最繁华处隐居山林,光想想就让我醉心不已。我满是自豪地和妈妈介绍,这里连德国总统也曾慕名前来居住体验,却发现随着车行渐深,人踪寂寂树木参天,妈妈的脸色也越来越差。当我们最终抵达都市森林最深处的一排木屋前时,妈妈终于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怎么找了这么个地方?”
  “妈,这是森林!而且还有野猪!”我难以掩饰自己的失落,费劲周折安排的浪漫住地没有得到妈妈的认同让我倍感挫败。我不太明白,我明明已经发现了父母的梦想与秘密,为什么却让整个旅行充满出乎意料的乏味与错层。
  在挫败之中,我开始尝试修正一些我对妈妈的理想假设。我发现原来妈妈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用历史和文化去串联一次旅行。比起我们追寻的抽象体验和感受,她需要可供完整叙述的具体事件。完成一次哥本哈根的运河环游,遭遇一场欧洲球迷大巡游,在巴塞罗那广场喂鸽子,甚至是逛一下欧洲的菜市场。他们急迫地搜集可以被完整记忆和表述的旅行片段,并为即将到来的分享雀跃不已。他们甚至在去往一个地方前已经有了关于那里的一个彩绘,旅游的魅力对他们而言并非探索未知并开展一段没有边际的文艺想象。父母的理想与浪漫往往是标签式地收集到印证自己关于一个地方所了解的资讯,而这种资讯又大多带有我们并不理解的时代烙印。
  在十天的旅行结束后,妈妈尽管充满自豪感地完成了对“儿子带着她巡游欧洲”这个命题的宣传和分享,却对我表示其实整个旅行她都不太自在。而我不得不承认因为我把自己的文艺理想套用在妈妈头顶,这个糟糕的前提引发了诸多遗憾。
  希望妈妈能用另外一种眼光看世界——梦想很美好,现实却是艰涩的渐进主义。幸好,我对妈妈的在意与关切,通过这磕磕绊绊的十天,依然传达得很好。妈妈虽然最终没有穿着长裙走在巴塞罗那的海滩,但我们都用了一个更加柔软的姿态,走近并最终拥抱了我们相隔千里的信念,和梦想。
  03
  从印度到西葡,
  陪爸妈旅行进化史
  不同的父母千差万别,如同我们自己,有的爱玩有的宅。摊上爱玩的爸妈,你所需要做的很简单:带他们做一次旅行(通常是出境游),把他们带进门。一回生,二回熟,第三次,恐怕老爸老妈就完全可以抛开你,自己去乐哉乐哉周游世界了。   通过适当的引导,鼓励、诱惑他们走出去,培养他们旅行的习惯或对旅行的“瘾”,在语言、通关技巧、基本的城市旅行技能方面给他们一些入门帮助,你会发现,老爸老妈会迅速成长为没准儿比你还合格的旅行者。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至少你与父母间有了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超越了两代人相处琐碎尴尬的极好的话题。并且,其实我们这代人的父母,年轻时对于世界的梦想,不一定比我们不疯狂。
  差强人意的印度初体验
  09年夏,我决定把整个暑假消耗在印度。
  这是我第一次长达两个月的旅行,临走前怕爸妈担心,让他们加了我的校内(现在的人人网),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skype,保证每周一个电话,有空就往校内的相册传图让爸妈也能围观我看到的世界。
  虽然印度确实乱得很,我仍非常享受每天状况百出的新鲜感,往相册里传的图片也是越发的色彩艳丽。因为上网的不便,给家里电话的频率却越来越少,一个多月的时候,老妈给我打来电话,抱怨我的汇报不及时,夸赞了我照片好看,然后跟我说:“我看你玩得这么开心,我也想来看看,不如我跟你爸也买个机票来印度,然后我们仨一起回国吧。”
  全家第一次由我主导的旅行正式成型。
  有失误,也有谅解
  当时还在印度的我给爸妈列好了申请签证的各步骤,填完了所有需要英语的资料,两周后,他们便降落新德里机场。
  说实话,这第一次行程规划并不算很成功。那时我已经在印度待了近一个多月,大多数的日子都在背着登山包,只有大概目的地却无明确计划地乱晃,吃印餐,步行居多,对住宿基本没有要求。可如果你是和爸妈在一起,除非他们也如同你一样喜欢这样的混乱感,否则请计划一个详细的行程(时间、行程、食宿)好让他们放心。
  爸妈初到德里,就因为我没有事先预订,原先计划中LonelyPlanet推荐的酒店客满,不得不在旁边的小宾馆将就。这对我而言无关大碍,可是老妈是个甚爱干净的主,印度又是一个可以脏乱差到打破你极限的地儿。后来她告诉我,当她看到房间墙角大片的霉点,偶尔爬过的几只蚂蚁时,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而在当时,不怎么会英语又不想扫了我的兴的他们,就只能忍了。
  好在印度仍旧是个非常值得围观的地方。当年我们从印度首都新德里出发,北上至瑜伽之都瑞诗凯诗,然后经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拉吉斯坦首府斋普尔前往恒河边的瓦拉纳西。那些颜色艳丽的城池,风格迥异的城堡,路上热情好客的印度人终究是让这段旅行打上了欢乐的标签。
  北部的瑞诗凯诗是瑜伽的发源地,传说中披头士乐队当年也来此修炼。于是入乡随俗地给老妈报了个临时瑜伽课,顺带给完全不能拉伸的老爸整了个精油按摩。在恒河边,我跟老爸行至河边目睹了焚尸的仪式,而老妈则弱弱地躲在街角咖啡店里喝芒果Lassi。
  投其所好是我搞定爸妈的秘诀。老妈是个十足的吃货,所以我们每到一地就要各种打听当地美食一尝方休。等吃饱喝足的时候再去提醒她减肥的事情好了。而老爸甚爱喝茶,由于印度当地没有喝热水的习惯,每到旅馆我都会去跟老板软磨硬泡,自己去厨房,或者付钱让他们帮忙烧热水泡茶。
  帮助爸妈攻克语言关
  有时候大家会担心语言不通带来的障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身为子女的耐性地当个好翻译。去过印度的同学都知道,没去过的也可以想象下当地交通状况的混乱。那里的基本交通工具就是一种叫Pikshaw的三轮突突车,基本每次叫车都要谈好价格才能走。那时我一边在努力辨认印度英语一边老妈还不停在唠叨“怎么样了?谈了多少了?要不就算了多给点走吧……”天知道我当时的头有多大,为此一开始还发过小脾气,后来内疚不已。在此要提醒各位子女,耐性和理解是首要的。若是不会英语的父母在外能依靠的也最该依靠的就是你一个人,所以要给他们十足的放心,遇到这样的混乱状况,耐下性子慢慢解释总是行得通的。
  为了以防你偶尔不在时的突发状况,可以给爸妈的手机里装翻译软件,或是买一本基本中英对照小手册,最好是有图的那种。比如Lonely Planet就出过一本无字手册,里面用图片标注了各种旅行中可能遇见的状况、需求。记得在粉城斋普尔,我要去会一个旧友于是给了3个小时让爸妈在旅店附近的宝石市场随便晃荡。等我回来的时候发现他们早就在一家店里把货都屯好,等着我去付款。原来他们用足了肢体语言,所有的讨价还价都是用的计算机,宝石一个个拿出来,点个头,划个叉,店主就了然于心了。
  所以这混乱的印度行就这样的闹闹笑笑地收尾了。说实在的,印度是并不那么适合作为陪爸妈旅行的开始。如果可以,我会推荐东南亚或是欧洲这些相对更人见人爱、更易被接受的地方作为陪爸妈旅行的初始站。
  进化版西葡之行
  有了在印度的经验教训,我和爸妈的西葡之行就游刃有余得多。
  当时签证等手续都交给旅行社代办。我重点做了线路规划:从地中海畔的巴塞罗那沿着海岸线南下:路经海鲜饭发源地瓦伦西亚,西班牙最大宫殿阿尔罕布拉宫所在地格兰纳达,白色小镇米哈斯,悬崖上的小城隆达,蕴含真正西班牙风情的塞维利亚,一直到欧洲大陆的最西端罗卡角,艾若拉,以及风景如画小偷如潮的里斯本。
  伊比利亚半岛——愿望实现之地
  行程里我挑选了伊比利亚半岛最有特色的城市,希望能让爸妈全方位感受这个我已然日久生情了的地方。行程里面不仅包含了城市交通酒店住宿,还加上了许多我在西期间累积的美食美景小贴士。
  旅程的第一站设在了我生活了一整年的巴塞罗那,带着他们去吃我最爱的海鲜饭餐厅,漫步在我熟悉的旧城小巷中,给他们介绍罗马时代留下的遗迹点滴,查好天气预报选个晴空万里的时刻登上山顶城堡俯瞰巴塞全景,当然决不能忘记晚上带老妈去商场血拼一番。一场完美的旅行需要天时地利人合,而你的责任就是做好完全的准备让爸妈好好享受。
  之后便一路南下,地中海岸的阳光实在讨人喜欢,一路上拍了不少照片。其实对我来说,旅途中没有什么能比爸妈牵着手,幸福地走在你前面更暖心的了。   现在想来,老爸老妈旅行的经历其实比我多得多。我还年幼时,他们就带着或者扔下少不更事的我,背着登山包去了不少地方。当时青海的虫草也就几块钱一根,各大景区也没有被各种开发。只是当他们的年龄日渐增长,不再那么能折腾,一家人再在一起旅行的时候,不同的旅行观会造成双方对于游玩时要求的大相径庭。不过要记得,家人的陪伴会让他们安心与满足许多。而你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打造一个完美的行程,告诉他们,有你这样的儿子/女儿是多么的幸福快乐。
  04
  冤家一对游西安
  好吧,在讨论这个选题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至少3起在旅行中与父母“打起来”的案例,其实这很欢乐好不好……
  首先,跟父母旅行时,吵架几乎是必然的,不同的大约只是大吵还是小吵而已。有人生箴言早就说了:要跟一个人结婚,先跟他/她来一场旅行。旅行被视为最佳的试婚手段,因为旅行就是个神奇的“异次元空间”,在其中,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价值观……有没有公德心,是不是周全妥帖……全部都被集中放大呈现出来。跟另一半尚还是同代人,跟父母,被“消费时代”撕裂出巨大鸿沟的两代人,更不用说了。
  “我要下次再和你出来就不是你妈!”
  伴随着我妈的怒吼,我们的西安之旅打上句号。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失败的旅行。每次看到别的母女相处融洽,其乐融融,有的甚至可以成为推心置腹、无可不谈的朋友,我总满腹懊恼和好奇——同样是与母亲出游,为什么结果截然相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地位
  回忆儿时与妈妈出行,印象多平顺。这次旅行却矛盾重重,实在让我难以理解。深想之下,只能归咎于经济独立性的差别。
  儿童在旅行中不具备发言权,衣食住行全部父母定夺安排,坐快车还是慢车,腿儿着上山还是坐缆车,吃高级饭店还是大排档……都是爸妈一句话的事儿。只要老妈秀出一句杀手锏——不乐意你自己走吧!我立马就乖乖地跟在我妈身后,蹲在路边吃早点摊儿多买的茶鸡蛋油条当作午餐;或者在身体不适呕吐完毕后一抹嘴儿跟着我妈后面去追赶即将出站的公车。
  这个和平的前提在西安之旅中被断然推翻。我挣钱了。
  跳出跟班格局的我地位骤升——从选择旅行地到安排旅行方式统统包办。在西安时我坚持要去吃点当地特色,于是看上了西安的老字号“老孙家”,但是老妈表示,她早就机灵地打听了本地人,说“老孙家”和北京那些老字号一样,都是起到蒙骗外地人作用的,我们应该避开这类价格高、糊弄人的黑店,继续去打听本地人最爱去的饭馆。
  结果是:她指挥我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未果,我俩就该不该去本地有名饭馆在街上僵持了长达半个小时——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她,去西安“老孙家”就跟去北京“全聚德”一样,吃的不是味道是概念。妈妈坚持不去,又放下狠话:要去你自己去!可惜世易时移,这招“杀手锏”早就失效,我二话不说掏出钱包就往老字号走去。老妈当即在大街上又开始教训起我,尽管我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妥协了,但我俩的西安之旅也以街头丢人现眼拉开了序幕。
  永远无法和一个有洁癖的人相处
  如果你的父母、朋友是一个对干净要求一般甚至不高的人,那么你永远也体会不到和一个拥有极端洁癖的人相处有多难。
  我家的干净程度长期赶超医院,回家后必须要经过门口脱鞋,厕所洗手,卧室换衣三步骤才能顺利坐到沙发上。而家里的沙发和床的干净程度又分好几等级——穿家里衣服可以坐可以躺的是二级,晚上睡觉是顶级,必须要掀开层层床单才可以躺下。如果有客人来我家做客,最好带上刚洗干净的衣服来我家换上。要是忘了带,那也可以坐我家沙发,但是请先等我妈铺上报纸。要是实在有客人“不懂事”地就跟在自己家似的随便一屁股就坐上了,我妈一定会在送客后的第一时间带上套袖和塑胶手套开始“酒精+消毒液”的清洗工作,因为她绝对不允许外面的细菌在家里滋生。
  面对老妈的洁癖,在家时还能隔绝出个人空间规避一二,可旅行在外时却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为了让旅行继续下去,我开始尝试妥协。饭馆不去“老孙家”,按照她的建议改本地人最爱的饭馆。这方面我经验丰富——撇开各种攻略书、旅游图,专挑人最多的地方挤,看看本地人都点什么菜,也照样来一份儿,绝对不会错。和妈妈参观完回民街后,我们随意在附近的小巷子闲逛,一转弯就发现了一家完全符合我标准的小馆子,虽然看着灯光昏暗,环境杂乱,但真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啊!我赶紧示意我妈在这解决午饭。然后就听我妈“嗷”!我回头一看,我妈差点在油腻腻的地板上滑一个跟头,幸好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一个快散架的椅子背。她当即迈腿出了饭馆:“这什么环境阿,这也太脏了,他们的服务员有健康证吗?要是吃坏肚子还怎么玩?”随即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她的“宝物”——自制酒精棉球。拧开小盖,拿出一个开始擦手,擦干净了还不忘分享一个棉球给自己的亲闺女。
  最终我只好灰溜溜地带我妈走进了窗明几净的麦当劳,在她发表“来西安怎么能吃哪都有的汉堡”这样的点评前,迅速买好了套餐摆在她的面前。
  接下来的行程里,不管我是偶尔摸脸或者挠头,都会遭到她无情的呵斥,我想我俩的争吵声一定飘荡在西安古城里久久无法散去。
  妈妈的求贤若渴之心
  在短暂的和平时间后,我们来到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绕过无数推销兵马俑、秦俑小贩的追击,我买了门票刚要进去,我妈突然提出:“不行,我要找一名导游。”不等我提出异议,她当即掰开手指数落——“你了解兵马俑的历史吗?你知道兵马俑是怎么做的吗?你知道兵马俑是怎么被发现的吗?几号坑又是先发现的吗?”看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她立即露出欣慰的笑容,说:“所以嘛,我们要在门口找个小姑娘当导游,给咱娘俩儿详细讲讲这里的故事,你回去了别人一问你也好答得上来。”
  老妈喜滋滋地走向一个昏昏欲睡的脖子上挂着导游证的小姑娘,我则像打蔫儿的茄子一样跟在后面。我本来就对历史的兴趣一般,只想四处闲逛一下。谁想小姑娘敬业极了,用一浓重陕北口音的普通话口语开始滔滔不绝,语速之快极大考验着我和我妈的中文听力。在我终于放弃对历史的求知时我妈却来了精神,拉着小姑娘刨根问底,小姑娘几次想闪烁其词,都被我妈抓住把柄。直到快闭馆,我妈那颗求贤若渴的心终于得到了满足,小姑娘也暗中长出了一口气。
  随后的三天,我和我妈的彼此折磨持续地重复上演。我每天都在解答我妈的疑问和忍受她的唠叨,而她也没有止境地沉溺在对洁净食物和景点解说的强迫症中诸多挑剔。直到我妈实在忍不住爆发了文章最初的那句话,我们的同行历史就此终结。后来她又和同事、我爸国内国外玩了几次,相处甚欢。
  对于这次失败之旅,我归咎于我俩也许生肖相冲,也许星座不和,也许气场不搭,也许两代人习惯不同,也许沟通方式不对,也许……下次再出行必然路漫漫而修远,在找到与父母出行的真正诀窍前,我们都默契地选择了各自成行。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其他文献
跟着老板、老板娘穿过忙扰的街头,正港基隆人都不打伞,忽然停下脚步才发觉已经来到金豆二店品味回廊,相较于一店的豪爽热情,二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柔含蓄,以黑色为主轴收敛其它颜色的存在,连店猫都是夜色般的小黑娘。长方桌和小圆桌各自占据店内一方,看你是人缘好还是爱独立思考。走上楼梯前一幅鲜艳的“财神到”,忍不住大声喝采,这才是基隆老派作风,也许你会摸着下巴琢磨一番说这是一种互相冲撞的美,但其实不必想太多,
期刊
找到金豆本店时雨正滂沱,冲过店前小路的车水马龙,跑进屋檐下时,竟然觉得好像是闯入自成一方的咖啡小国,里面已坐着客人外带着便当,开放空间里又来了一位常客,熟门熟路地先说我来拿五磅咖啡,再把雨衣挂在店员摩托车上,然后就找了个位子打开炒面吃了起来。  第一个感觉是无所用心,但这绝不是马虎的意思,是对客人毫不要求,敞开心胸,角落里的阿伯泰然自若地抽着自己的烟,即使我的相机也不能打扰他的片刻悠闲,店员大声喊
期刊
当我们谈论马尼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位闽南同事说“我先去香港再去那里,感觉就那样吧”。马尼拉不足以引起闽南人的话题,虽然在侨乡晋江的报纸上辟有专门的菲律宾版。居住在马尼拉的华人数量在菲律宾最多,他们一般来自福建泉州。  而更多的时候,我同人们谈论马尼拉时,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哎呦,那里好像不太安全哪!”接连不断的领土争端新闻和当年的港人惨案,在人们脑中记忆犹新,令这个国家的旅游雪上加霜,马尼拉
期刊
小时候,我幻想有座秘密基地,能在里头翘脚看书,享受悠闲气氛。基隆巷弄间,有处“老窝咖啡”,店面虽小五脏俱全,是大伙的秘密基地,更是咖啡迷时常聚首的老窝。磨豆机出粉,刮两三匙进冲煮把手,连上机器冲热水,一杯意式浓缩出炉;低身开冰箱,拿出冰牛奶倒入钢杯,对准蒸汽嘴打奶泡;抹布拭净喷嘴,打开汽钮清洁喷头,一阵烟雾弥漫,饮料备好、餐已上桌。身为基隆在地人,陈老板原本于金融业服务,辞掉工作和家人一同经营老窝
期刊
永定位于闽西南部与粤东交界的丘陵地带,名字的寓意不言自明,同时也折射出这里历经变乱的历史。帝国时代,这里旱涝更迭,也曾爆发过数次农民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被称作“白眉起义”,最终翕然无事,安居边陲。如今的情形与以往有天壤之别,它的繁华程度比肩漳州城,或许在名气上过之而无不及。一切都因为这里有“勾魂夺魄”的土楼。客家漂泊的传统因日益蓬勃的旅游业而褪去,土楼成为了守望者的新家园。  根据一则民间流传
期刊
公园西门一带——慢生活在这里同时提供传统市井与年轻时尚两个范本,呈现出独特的生活氛围。  不少有趣的店铺散落其中:既有传统的市井小吃、大排档,也有咖啡馆、家庭旅馆、创意工作室和私房菜馆;既有外墙斑驳的公寓楼,也有欧式风格的华侨别墅。这里容纳不同类型的人群:公园里跳广场舞的中老年妇女,担茯苓糕和豆花的小贩,拍婚纱照的小夫妻,拍电视剧的摄制组,穿复古衬衫的小清新,衣着讲究的咖啡客、食客,甚至是投资人、
期刊
青葱、白菜、小黄瓜  鲑鱼、海鲡、黄旗鲔  市场内什么都卖  香味此起彼落、争奇斗艳  下雨天逛正是对味
期刊
时间在此,仿佛遗失步伐  不再继续前进  耽于雨中风景  所有破落、荒败、苍老  反而更值得珍藏
期刊
在基隆,夏朵是满坑满谷新旧、个性、连锁混杂的咖啡馆中,得以靠纯卖咖啡维生的“异数”,且屹立不摇十二年。店内泛黄的墙,是未禁烟时期熏的妆。打从进门打招呼起,老板路哥从容地应对就教人放松。路哥说基隆人口味重,内行流行喝叫“曼巴”的混煮咖啡。一股想入境“基隆咖啡客味蕾”的欲望燃起,二话不说,我随俗地点了曼巴,同时来一口“您真内行”的时尚。已知来者不善,像仪式般慎重地闻了一口尝下,仍比想象中苦,但随即发现
期刊
北京—香港转机—奥克兰  奥克兰飞基督城,LLT小城闲逛。  基督城观光火车去往Graymouth,企图去往Fox Glacier进行徒步,但是由于大雨冲断了桥,只好住在Graymouth。  由于修好桥遥遥无期,咬牙返回基督城。  基督城大巴去往Lake Wanaka。  上午去Puzzling World玩,下午坐大巴去Queens town。  参加Queens town的一日游喷气艇+独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