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教儿童

来源 :语文建设·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颁布,标志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语文学科的全面落实。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与目标指向,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与育人功能,让学生充分经历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实现从“教语文”到“用语文教儿童”的实践转型,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一、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本语文教材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实践载体,用好教材的关键在于从核心素养出发,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目标。提领而顿才能百毛皆顺。以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双基目标”,突出了学科本位,却未体现全面育人;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三維目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割裂成并列的三类目标或三项目标,不自觉地偏向“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并非四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以“语言与言语”为内核的整体结构,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与升华,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与语文的多重功能。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实践结晶,聚焦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旨在通过丰富的言语实践,实现“语言与思维、审美与文化”的同构共生,体现了语文课程鲜明的“言语性”。它超越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元思维,指向语文课程的价值目标,即培养“运用与创造语言”的现代公民,而非“谈论与分析语言”的语言学家。王宁教授在《语文学科素养与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按照汉字和汉语的特点,通过学生在真实的母语运用情境中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内在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同时,使他们得到思维方法和培养思维品质,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核心素养在言语实践中可以表征为语文能力和语文品格。小学阶段,语文的关键能力应定位于“正确运用”,是指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自觉遵循语言的运用规律,正确地认读、理解以及使用语言表情达意,即使是个性化的表达,可“随心所欲”但“不逾矩”;语文品格的底色应该是“负责任”,对人负责、对己负责的人,才会正确地说话,说正确的话,语出真心,言而有信。学语文实际上就是学做人。整体来看,语文能力和语文品格,折射出的是一个人在言语实践中的品质,可称之为“言语品质”。在语言文字上的讲究和修饰,实质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和内省。言语品质常常表现为遣词造句的正误与雅俗,谋篇布局的巧拙与优劣。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可以设定为三个层次的言语目标:一是清通,语句规范、通顺、连贯,可以清晰无误地表达意思,避免误读与误解,实现顺畅地交流。叶圣陶先生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完后“多读几遍”,耳顺则文通。二是得体,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以及目的,选择最富表现力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式,实现最佳交际效果。这是在语境中面对复杂问题的语言锤炼,需要下咬文嚼字的功夫。三是新颖,突破语言规范,在特定语境中创造出个性化的话语。这就需要我们呵护儿童的想象力,珍视儿童的言语独特性,为他们创造自由的言语时空,鼓励他们说自己的话,拒绝鹦鹉学舌。
  二、把握双线并进思路
  文选型语文教材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呈现确定的教学内容?统编本教材将选文按单元编排,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结构思路。人文主题体现语文学科全面育人的价值取向;语文要素指向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读写技能、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是语文课程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教材化。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语文要素,并通过单元导语、文中的“泡泡”、课后的练习以及语文园地中的项目等多种方式呈现,让教师可以把握,让学生可以学习,这是语文教材编写的技术进步。以二年级下册为例,七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分别为:春天、关爱、童心、办法、自然、改变和世界之初;七个单元相应的语文要素分别为: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读句子,想象画面;运用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能根据课文内容说简单的看法;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借助提示讲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呈散点分布,教学中要善于前后勾连、连点成线,梳理出不同要素的教学链,以便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分步推进。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四篇课文提供了四种讲故事的方法:《大象的耳朵》中的“抓住关键句子”,《蜘蛛开店》中的“抓住多个关键词及结构图”,《青蛙卖泥塘》中的“抓住人物转换提示图”,《小毛虫》中的“利用词句结合关联图”。不仅要把握单元内多篇课文之间横向的要素关联,而且要发现单元之间、年级之间纵向的要素关联,梳理出语文要素的整体序列。就第七单元“借助提示讲故事”而言,在后续单元的《后羿射日》中,又出现了“利用表格列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故事”的新方法,为中年级简要地复述故事、变换要素创造性地复述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围绕语文要素就可以准确地把握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得准、学得透、用得活,一课一得,得得相连,逐渐形成语文关键能力。
  双线并进的单元结构,呈现了确定的语文课程内容,走出了“跟着课文的思想内容跑”的误区,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身。需要警惕的是,以语文要素为主线的教学,极易滑人“教知识”的陷阱。例如,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出现的第一篇课文是《秋天》,某教师将“一”的变调规律一股脑儿地搬进了课堂,一年级的小朋友听得一头雾水,分不清什么情况下念阴平,什么情况下念阳平,什么情况下又念去声。语文要素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揭示和归纳,要以儿童已有的语文经验作为教学的前提条件;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语文要素难以落地生根。要知道,语文能力不是靠教知识得来的,而是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读了无数个带“一”的词语或短句,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再来归纳“一”的变调规律,就水到渠成了。语文要素教学往往先“举三反一”,而后才能“举一反三”。   三、实践“三位一体”教学
  以往的语文教材,将选文分成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课文用时较多,教得较细;略读课文侧重某个重点,其余略过不教。课外阅读的书目,往往以某篇课文作“引子”,在文尾以“阅读卡片”“推荐阅读”等形式呈现。统编本教材将精读课与略读课改为教读课和自读课,并增加了课外阅读指导课,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教读课重在“教”,凭借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教学生读写的方法与策略,如朗读、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等,以期让儿童形成读写能力,养成读写习惯。小学教材中,课文后面编印了生字表、田字格,设置了朗读、复述、背诵以及字词句的理解与迁移活动,在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书写提示”等内容,旨在将“教”聚焦于“识字与写字、认读与积累、正确理解与运用词句”,凸显小学语文的教学重心。对于教读的经典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每次“教”側重一个角度,以便教得透彻一些、学得充分一些,实现“一文多次教”。比如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可以选取三个角度来“教”:一是概括雏儿所干的“事”,找到串起这些“事”的那根线,有序复述;二是揣摩雏儿干的哪件“事”最像“小家伙”,选择最像的一件熟读成诵,体会作者藏在“事”中的“情”;三是领会作者的写作用意——说“理”,讨论:假如你是笼中的大鸟,看到小鸟睡在人的肩上,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假如作者打开笼子,大鸟会生活得更美好吗?在讨论的基础上,写一段阅读感言。“事、线、情、理”,犹如掀开了苹果的皮,从不同的角度打开了文本,让学生吮吸到了“甜美的果汁”。
  自读课重在“读”,放手让儿童运用所学的方法与技能,强化读写训练、加快读写速度,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与习惯。自读课要体现“学为主体”,教师要善于“隐退”,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批注、质疑问难、交流分享。即使讲,也只要点到为止,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自觉地学。
  统编本教材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从单篇、群文到整本书,不仅仅是阅读容量的扩大,还关乎阅读思维模式的建构和成熟,以及阅读品质的提升。就整本书的导读而言,教师必须深入阅读原著,把握作品的精髓与阅读路径,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阅读活动,将阅读变成一场深刻的精神之旅。郭初阳老师的《动物庄园》整本书导读课,设计了八个阶梯活动:(1)猜测作者,教会学生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2)看图辨认角色;(3)回顾角色命运;(4)梳理小说的时间结构,整体把握小说的故事脉络;(5)漫谈:说说让你吃惊的地方,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6)深入分析“七戒”,帮助学生把握动物农场里的阶级关系和背后的原因;(7)拓展:观看电影《动物庄园》片段,用一个词语来评价“拿破仑”;(8)写作训练:如果你生活在动物农场,你将有怎样的行动方案?这样的导读课,破除了课时的局限,有助于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模式,培养批判思维,从小说的人物与情节走向主题与结构,将学生带入自读所无法企及的阅读审美境界。前提是,教师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
  四、运用深度学习策略
  温儒敏教授曾经说过,统编本语文教材要专治“烦琐病、空泛活动、满堂灌、多媒体泛滥、碎片化教学”等诸多顽症,开出了“多读书”的良方。书不仅要多读,更要善读,要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拒做书虫、书呆子或者书袋子。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深度学习的策略,改变惰性学习。
  1.结构化
  语文学科尚未建立“语文学”,所教的知识来自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写作学以及语用学等多个学科,处于无序状态;这些零散的知识,又隐藏在选文中,随文而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必然造成语文知识的碎片化。事实证明,碎片化的知识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反而会成为记忆的负担。语文教学要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凭借已有的语文经验,从文本的语言现象中,发现那些新鲜的语言形式,通过类化学习,提炼出内在的语言运用规律,形成结构化的言语知识,自主建构起自己的言语认知结构。比如“分角色朗读”,可以通过多篇范文的角色朗读练习,逐渐累积为结构化的策略性知识系统:理清角色关系,辨识环境场合,把握情感基调,凭借话语信息(提示语、语气词、标点符号、句式类型),模拟人物特征。可以说,结构化的知识是从学生的语文经验中生长出来的,不是听来的或者看来的。
  2.迁移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症结之一,就在于听说读写之间、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鲜活的生活之间的相互割裂。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语文知识技能的顺畅迁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能力转化。以《鞋匠的儿子》为例,文中的林肯只用三段话就化解了参议员的羞辱,赢得了赞叹的掌声,话语中隐藏着“言语秘密”——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如果不加运用,无异于纸上谈兵,难以体会到话语的力量。对此,我设计了三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1)小明家境贫穷,在募捐活动中,将身上仅有的三元硬币投入了爱心箱,一个同学故作惊讶:“哎呀呀,叮叮当当的,你捐得可真不少啊!”(2)小明腿有残疾,在植树活动前,一个同学不耐烦地说:“你就别去了,省得给人添麻烦!”(3)小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在班干部竞选中,一个同学笑着说:“就你那成绩,也想当班干部?”鼓励学生站在小明的立场上,借用林肯的话语方式,用话语来解决“尴尬”。一个同学这样写道:“谢谢你对我的夸奖,我知道我捐得并不多,只是我的一点心意。有人说,穷人捐出的一块钱,比富人捐出的一百元还要珍贵,因为这是他的全部。如果我连一块钱都没有,我也会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一个灿烂的微笑。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学生运用语文化解矛盾,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时候,才会领略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
  3.洞察
  面对自圆其说的各种言论,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头脑,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从而抵达文本的思想深处;面对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要有一双透视的眼睛,可以看到语言形式背后的智能意义,从而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运用规律与艺术。这种深刻的洞察力和言语的敏感力,是语文深度学习的水平标志。即使是《狼和小羊》这样简单的故事,善于学习的人也从不止步于“警惕狼一样凶恶的坏人”,而能发现“辩解”的方法:欲辩解,先有礼;先否定,后说理。如果思考更进一步,还能发现:面对“羊”才能据理辩解,面对“狼”则无须口舌,快走为上。这是一种透视故事之后获得的言语智慧,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越学越聪慧。
  4.移情
  语文教材的育人价值,是通过选文将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精神发育。这种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停留在认知层面,更不能用贴标签的方式,赤裸裸地进行训示。学科育人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情”,将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悄悄地、不着痕迹地移植到学生的生活世界里,让学生感同身受,实现情感的共鸣和深度的认同,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例如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让学生以“第一次”为题,写一写母亲给你最温暖的“第一次”。在深情的回忆与动情的书写中,学生对母爱的体验流淌在笔尖,对母亲的情感也随之浓烈。大爱无声,教育无痕。语文,要从教学走向教育,才能真正立德树人。
  这,或许才是统编本教材所要实现的理想境界。我们要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教儿童学好语文,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其他文献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多年语文教材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即从“教读”到“白读”再到“课外阅读”,以达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要求在教读课型中,要“授人以渔”,“扶”着学生,帮他们学得阅读方法,获得阅读体验;在自读课上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能力;在以单元课文为支撑的拓展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板块、“名著阅读”板块等“课外阅读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上与老教材相比,有不少变化,写作模块是其中变化较大的一部分。老教材对写作模块也分单元、辟专题,但只给写作任务,只出作文话题,不作写作理论介绍;新教材则一改老法,不再将写作理论知识视为教师教学的后台储备,而是直接前置于课本页面,作为课堂教学的显性知识,并以之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理论既已成为教材的组成内容,成为向学生传播的知识,理论体系本身的科学性、表述的严谨性就不能不讲究。本
教授须以学习为本位……然余谓教授自以学生为本位,而教授中间之经历,必不能拘泥于一定之成法,所谓“因材而教”“因势利导”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亦非漫然无途辙之可寻,必曰以学生自动学习为本位;不能自动,然后辅导;辅导不足,然后启发;启发不足,即参用注入,亦无不可。易词言之,时乎辅导,则辅导之;时乎启发,则启发之;时乎注入,则注入之。要其归必导学生以自动研究之途,养成其自进学习之兴趣而已。  ——孙
“学者散文”是语文新课标教材的新宠。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吴冠中等文学界、哲学界、戏剧界、美术界著名学者的散文进入各级各类新课标教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从文学向文化的扩展。  吴冠中是我国当代享有盛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并且多产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自然清新,质朴深刻,卓然自成一家。英国文学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就曾高度评价吴冠中的散文:“单凭发表的文字就足使吴冠中在艺坛上占有一席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入了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表面上是议论文,难度并不太大,但是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立人的意义,当为语文教學的最高宗旨,至今尚未得到一线教师真正的理解。学术刊物上的解读文章寥寥无几,网上的说课、教案实际上是将其当作一般议论文。不少解读和教学设计不约而同地从形式逻辑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论点的“论证”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该文所在单元乃是真理论的世界观
书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  教学实践  作者:方维保杨四平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ISBN:9787567624894  定价:58.00元  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状态密不可分,我国现当代文学诞生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历史时期,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宏博的思考、隐秘伟大的情感、复杂的人生等,它联结现实,超然想象,描绘出了迷人的图景。现
观点1    教师批评权的伦理审视  胡娇在《教师批评权的伦理审视》一文中认为:严格批评是规训文化传统下的现代复现,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伦理要求。我国传统教育历来倡导严师对学生的规训,批评是严师的表达手段之一,是帮助受教者向善的必要手段之一,在传统师道中具有其合理性。在现代社会里,批评权本应是天赋师权,是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特殊权利之一,然而,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些观点要求教育尊重个性和差异,师生关系要
近几年参与在职语文教师培训,交谈中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何区别、进学校学语文与不进学校学语文有何区别,都不太清楚。前一个问题,反映了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后一个问题,涉及对语文课程内容认识的模糊。教育部2011年12月28日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语文课程性质与课程内容的表述,也都有待完善。认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建构语文课程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语文教材
2014年9月25日至26日,我们荣幸地参加了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绵阳站的活动。其间,听了黄厚江老师《孔乙己》的示范课,颇多感慨,最深刻的感受可以借一句古诗来传达:“看似寻常最奇崛”。想来这样精彩的课,非我辈之人能轻易学来,正所谓“成如容易却艰辛”。以下详叙一二,略述所感。  一、平易的导入中蕴含良苦用心  课一开始,跟学生几句寒暄之后,黄老师即切入正题,可见他调控课堂节奏的能力,但切入正题的语言又
在中国,说有小学生处必读杨红樱,一点也不夸张。  佩服她的人,因为她的书卖得好,非议她的人,也因为她的书卖得好。她的书不是一本两本畅销,而是全部畅销。这是为什么?孩子们谈起她塑造的人物形象滔滔不绝,能够大段背诵《笑猫日记》里的景物描写。这是为什么?想知道答案的人不止一个。  杨红樱的小书迷称自己为“小樱桃”,能够受到孩子们热爱,杨红樱感到欣慰和骄傲,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价值。她说,她的书不会给孩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