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对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传承着民族的文化精髓,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没有良好大学精神支撑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是不明朗的,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研究是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借鉴儒家思想,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完善大学精神的内容。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大学精神;儒家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没有良好大学精神支撑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是不明朗的,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儒家思想角度出发,探讨其在丰富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以及对高职院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塑造借鉴儒家思想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儒家思想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观,为大学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奉献社会的精神提供借鉴。弘扬儒家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印记,是维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沉力量。今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学校是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品牌价值,引领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需要
  大学精神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学风、校风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上,也体现在校园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上,更体现在学院师生的精神状态上。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有助于打造高職院校的教育品牌,增强高职院校的吸引力,更有助于推动学院的长远发展。
  4. 加强师德建设、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对道德水平的要求更高。教师队伍的建设首要的就是师德建设。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推进师德建设,使教师以德立身,以德化人,成为一名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以儒家思想推进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有利于教师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塑造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借鉴儒家思想应坚持的原则
  1. 个体性原则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在借鉴儒家思想时要坚持系统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比如清华大学建校之初,以梁启超先生的名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本校大学精神,体现的是清华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北京大学建校之初,蔡元培先生将“敬师爱友、砥砺德行”作为北京大学的大学精神,体现的是北大人追求自由民主的情怀。这些大学的精神既包含儒家思想的一般内容,同时又结合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
  2. 与时俱进原则
  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大学精神的要求是不同的,借鉴儒家思想塑造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同时,我们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儒家思想,将儒家思想的精华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融入大学精神的塑造中来,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
  3. 持续性原则
  将儒家思想融入大学精神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它贯穿于大学精神建设的全过程中,因此我们要坚持持久性的原则。一方面,要使儒家思想与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具体情况相协调,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吸收新的内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创造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大学精神,弘扬儒家思想,使广大师生都能够参与到塑造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之中来。
  4. 前瞻性原则
  基于儒家思想培育大学精神,要坚持前瞻性的原则。在建设大学精神的过程中,要紧握时代脉搏,分析本校的大学精神传统,善于发现和挖掘儒家思想中优秀的成分,把建设大学精神以及对学生进行大学精神的培育纳入学院建设的整体规范中,并制订一系列措施,推进大学精神的完善和发展。
  5. 综合性原则
  将儒家思想融入大学精神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包含很多方面,因此要坚持综合性的原则。学院领导要发挥先锋带头的作用,加深对大学精神和儒家思想的理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精神,弘扬儒家思想。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校长以及其他领导对学校、学生、教育、学术的态度以及自身的行为举止都是学院大学精神的体现,因此,学院领导要发挥榜样作用。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师德也是学院大学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要从这些方面融入儒家思想,发展本校的大学精神。学生的学风、举止规范、人际关系等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标志,学生要自觉践行大学精神,弘扬儒家思想。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应体现大学精神和儒家思想。
  三、塑造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借鉴儒家思想包括的主要内容
  1. 坚持仁爱思想,形成关爱学生、尊重教师的大学精神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论语》和其他儒家经典中多次出现,它的内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孔子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这说明仁的重要意义就是爱人,就是善待人、友爱人、尊重人。运用到大学精神中来就是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但是,与儒家思想中的有阶级等级之分的仁爱思想不同,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在对待其他同事,以及学生对待其他同学要怀忠恕之心,将仁爱思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减少矛盾,同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因此,坚持仁爱思想,对形成关爱学生、尊重教师的大学精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坚持以德为先,形成立德树人的大学精神
  儒家强调以德为先,这种思想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一个人只有以德为先,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3. 坚持和而不同,形成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
  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所谓的和不是完全统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原则基础上的求同存异。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同时,高职院校要有包容多元的文化思想,强调用多元的方式对待人才和学生,构建高职院校的开放格局,塑造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
  4. 坚持穷则思变,形成善于创新的大学精神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说明儒家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同时强调学生对课本、对权威性的知识要保持存疑的态度,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易传》里面“穷则思变”的思想更能体现出儒家对创新性思维的重视。继承儒家思想这种求变思想,融入大学精神的建设中,有利于形成善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实现课堂创新和科研创新,学生也要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5. 坚持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形成关怀社会的大学精神
  君子是儒家提倡和追求的理想人格,既要加强道德修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又要以天下为己任,实现外王。儒家关于君子的思想在今天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升师德水平,加强学习《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德施教,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学生也要以君子为目标,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借鉴儒家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完善大学精神的内容,以大学精神引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打造有特色的高职教育品牌,实现高职教育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袁伟时.大学精神档案(当代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4]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孙石群.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J].科教文汇旬刊,2008(8).
  [6]许瑞芳,吴修娟,沈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大学精神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1).
  [7]刘菊,侯长林,樊黔江.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
  [8]劉华,杨启亮.现代视域中的儒家德育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2007(9X).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试点转型专业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以课程论理论为基础,对职业导向式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普通高校;转型背景;职业导向;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一、前言  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课程的转型,一些院校的课程改革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期刊
摘 要: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是不同于传统教育行政评估和学校自我评价的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方法。它的评价和监督功能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释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第三方评价体系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对第三方评价进行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第三方评价机制;高等教育;特征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概念与内涵  第三方评价是一
期刊
摘 要: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源于在学校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实践  一、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既需要渊博的知识,又需要高尚的思想品德;既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又要付出体力的消耗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社会主流。为此,高校要不断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学生的自主创业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主创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于是许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首先,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激发大学生创新创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創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是高校
期刊
摘 要:在医学教育资源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自学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医学研究生急需提高的重要技能。以演讲为核心的PBL教学模式能够使医学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有效沟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出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PBL;演讲;自学能力;沟通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通过自己独立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与其他人
期刊
摘 要:面对发展迅猛的社会,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正确的心理引导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了解其心理诉求,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塑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期刊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培养人才的方式,它能够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创新创业教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创业就是创业者发现商机,然后识别商机,之后可以自己或者是与合伙人一起创立公司,完备公司的资源,最后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创新创业:第一层面就是表面上理解的单纯的公司创立与发展;第二层面
期刊
摘 要:随着就业市场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随之而来,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我国推崇创新创业的精神,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
期刊
摘 要: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鉴于医学专业高、精、尖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全面了解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对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现状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思想的认知误区  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其指导思想的认知存在两大误区:第一,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狭隘思想;第二,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各种奖项的功利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