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1+xBa2—xCu3OY(0≤x≤0.4)的热力学稳定性

来源 :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测量固体电解质电池电动势的方法,测试了Sm-Ba-Cu-O体系主要化合物的标准Gibbs生成自由能;结果发现稀土复合氧化物Sm1+xBa2-xCu3Oy随着固溶度x增加。化合物稳定性下降。DTA实验支持这一结论。
其他文献
采用CO2激光器在A3钢上进行镍基碳化钨金属陶瓷的激光熔覆试验,研究了不同复合粉末成分及激光熔覆工艺条件下熔覆层中碳化钨的熔化烧损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熔覆层中碳化钨的烧损主要
TiAl镀Ni-P后可避免阴极腐蚀,氢化物饱和的试样平面应力断裂韧性Kc(H)比空与中的Kc值低约20%,含饱和氢化物试样动态充氢时能发生滞后断裂,这是原子氢引起的,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值KIH
采用模型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薄板坯连结晶器的电磁制动过程,在模型实验中,测量了磁感应强度和工质锡液速度场,在数学模型中,使用低Reynolds数湍流模型封闭动量方程,结果表明,电磁
研究了四种铁基合金常温常压及高温高压条件下淬火后的M ssbauer谱,得到了超精细场H(hf),磁化强度及相关M ssbauer参数随合金试样平均电子浓度的变化关系,采用Stoner刚带模型讨论了合金渗碳后的H(hf),磁化强度变
综述了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钛合金基体和增强相的选择、PTMCs的制造工艺、微观组织及界面反应、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介绍了PTMCs材料
研究了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轧棒加工工艺,采用自由锻造和轧制方式成功制备出规格为φ18×2000 mm的棒材,棒材表面质量良好.同时研究添加颗粒在加工过程稳定性及对复合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体育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纵观目前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我认为加
运用观察法、记录法、统计分析法对“玉商杯”2013年ITF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中国-玉溪站比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此项赛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相应的
本文研究了0.2%碳钢经奥氏体氮碳共渗后在淬火和时效态下的化合物层。通过电子衍射花样与其模拟花样中超点阵斑点强度的比较,确定了淬火态化合物层为三种结构类型ε相中的ε-Fe(2-3)(N,C);时效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