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中的剪辑艺术探析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mar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剪辑是对于电影素材的再创作,是将原本散乱的脚本镜头进行串联,完成其叙事功能和画面美感的一个过程。在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剪辑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导演表情达意的最终途径。在纪录片创作中,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手法,强调剪辑工作。
  关键词 剪辑意识;画面性;故事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0-0151-02
  俗话说,每一位剪辑师背后都站着一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导演。这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剪辑并非是一项仅仅强调技能熟练度的技术性工作,而是一个十分强调创造性的艺术创作过程。只有通过剪辑,导演的意图才得以以影片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才能够通过观影,完成对事件的再次认知。剪辑的作用,在影片,尤其是纪录片的创作当中,是不言而喻的。
  1 剪辑意识要贯穿影视创作的始终
  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曾指出:“无论蒙太奇计划是在开始拍摄之前还是之后制定的,摄影工作都必须要与蒙太奇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我们在纪录片创作之初,就应该建立一个清晰的剪辑意识。
  一部纪录片的剪辑工作,实际上是由不同的人完成的。导演和摄像为剪辑工作提供素材,剪辑师为剪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分散在不同人手中的同一工作,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开始之前对整个拍摄做一个详细的计划,并达成初步的共识。我们常常强调的拍摄计划、采编计划,正是在拍摄前统一剪辑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纪录片强调真实性,纪录片的绝大多数镜头和场景都是来自于现场采集。进行前期拍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摄像师和导演用镜头剪辑原始素材的过程。如何才能在芜杂的日常和杂乱的现场当中用摄像机“剪”到最触动人心的画面,并将之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应当反复思考的“剪辑意识”。
  一个画面无论拍得多么构图完美,若不能与其他的画面流畅衔接,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纪录片的素材往往不可能是完美的,摄像师必须在拍摄过程中客串“剪辑师”的工作,为剪辑师挑选场景,决定镜头的叙事角度,为最后的剪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剪辑师在对素材进行剪辑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导演和摄像隐藏在每个镜头之后的叙事语言。所谓剪辑,并非是镜头的简单堆积,而是对杂乱素材的解构和重组,最终的目的是将素材进行有机结合,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情感和创作要求。
  2 剪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两性”关系
  所谓剪辑过程中的“两性”关系,指的是在剪辑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强调其画面性和故事性。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画面性成就影片的故事性,故事性赋予画面性更深刻的含义,只有画面性或只有故事性的纪录片都是不完整的。
  2.1 剪辑工作必须强调画面性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影视作品能够清晰地进行画面再现,给观众以最直接的审美感受。相比其他类型的影片,纪录片在画面性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为强调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记录性,我们不能过多地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干预,导致素材画面的构图、色彩调试等工作难度加大。惟其如此,我们更应该强调纪录片的画面性。纪录片《龙脊》就通过记录在不同天气、不同时刻、不同景别下那棵树的统一形态,创造了纪录片画面美的新高度,广受好评。
  剪辑美的画面,必须重视画面的冲击力。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往往并没有故事片的情节那么曲折离奇,一部好的纪录片,除了以情动人,还要以画面抓人。一个好的影片分镜头,应该能够透过观众的眼睛直指内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剪辑的过程中要学会抓住重点,强调重点。
  剪辑美的画面,必须重视画面的叙事功能。纪录片并不需要许多花哨的画面切分和巧妙的转场之类。一部纪录片的叙事功能,应该全部由镜头和画面来完成,解说只是为了更加直接地向观众表达创作者的意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剪辑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构图,将浅层、直观的表意放在画面最突出的位置。
  2.2 剪辑工作必须强调故事性
  值得说明的是,“故事性”和“叙事功能”并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达方式,而是同一个范畴下的两个并不相同的概念。“叙事功能”,强调的是影片的叙事内容,而“故事性”,强调的则是影片讲故事的手段。在纪录片《幼儿园》当中,有一段叙事的内容是描述小孩子在幼儿园吃午饭的过程,在故事性的强调手法上,剪辑师打破了时间轴,进行了多次画面的重现,将吃午饭的故事描绘得趣味
  横生。
  要强调故事性,剪辑师必须不落窠臼,别具一格。很多时候,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是与讲故事的水平直接挂钩的。一个再精彩的故事,按照时间线索平铺直述地讲下去,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打破时间轴、打破标准的构图法则、打破一切现有的规则,对画面进行解构、重组,通过种种变化让故事焕发新的活力。
  要强调故事性,剪辑师不能为了故事性而故事性。强调讲故事的手段,本身是为了帮助影片更好地表达主旨,更有效地进行传播。若一味追求故事性,忽视了纪录片记录事件的本质功能,那就会变成舍本逐末的行为。故事性的强调,必须服从影片的主旨表达,必须是为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服务的。我们在不落窠臼地解构故事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整个事件的完整性,要确保事件本身能够在观众的脑海当中得到完整的还原。
  3 结束语
  剪辑工作,是对于纪录片素材的再创作,也是纪录片素材拍摄者最终完成自己表情达意目标的最重要手段。每个剪辑师都必须要能够从纷繁芜杂的镜头素材当中提炼出拍摄者最深层的情感表达诉求,并且以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将其呈现在观众面前。相比摄影棚中出产的故事片,纪录片对于剪辑的要求有更高的标准,要求剪辑师综合考虑影片的画面、叙事、故事性等多个方面,将最完美的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
  参考文献
  [1]尚进.“真实再现”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2]许红.纪录片创作中的剪辑艺术[J].山东视听,2003(2):45-46.
  [3]王雪晴.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也在高速地传播与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网络来了解世界,认知世界。这样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目前,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新闻的质量和吸引力,我们必须要进行改革才能改善新闻的现状。笔者根据一些工作经验,对新闻采编工作思路的角度和创新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新闻采编;工作思路角度;创新  
摘 要:记叙文的读写对于学生写作素养、生活感悟有重要的作用。基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记叙文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提倡读写结合,协同并举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成才  义务教育发展到现今的阶段,各界对于基础学科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但要塑造单一学科专才,更要培养出多学科通才。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具体到初中语文中记叙文的教学,
摘 要 广播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为人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新闻资源。当前,网络信息已经成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对于传统的广播新闻媒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必须要认真地面对受众,面对市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广播新闻也需要做出新的轉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文章介绍了广播新闻的价值取向以及在网络信息时代广播新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广播新闻;价值取
现在社会的艺术类院校,更多的是注重三大唱法的教学,跨界演唱的教学是少之又少。社会大众对跨界演唱的喜爱和欢迎却是大大超过传统唱法,所以跨界演唱在艺术类院校中的教学是迫切
生态殖民扩张是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我国作为连续15年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殖民主义也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以各种形式彰显出来,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安
初中物理是基础教育的自然科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教学手段与知识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新发现马克思MEGA^2的最大价值是,它发现了一大部分不为人知的、以前从未发表过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述,其中有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未曾发表。在这方面,MEGA^1作出过贡献
摘 要 随着经济与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媒体方面,人们获取消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起来,从以前的报纸、广播到现在的网络和电视新闻。因此,科技的发展对广播业带来的冲击影响较大,文章就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对广播行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变革,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广播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4-009
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合理利用,有利于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本文利用2006~2015年京津冀地区工业产业集聚及科技创新两个指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着重关注的是社会存在问题,即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以及社会怎样存在和以什么形态存在更符合人的价值目标的问题。邓小平社会历史观的主题是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