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中国特色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l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文化强国”战略写进党代会报告至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发展高度,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中国特色,给出了何谓文化强国、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以及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回答。
  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要有“不忘本来”的文化主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最典型的“中国元素”。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共同创建了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意识,这是提振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支撑。
   其次,要有“吸收外来”的文化容纳气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要主动了解外来文化。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在这种大局观指引下,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敞开心扉、放宽视野,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甚至交锋。要大方包容外来文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明互鉴,努力避免非理性的排外主义,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要善于内化外来文化。事易时移,而俗随之变。要使外来文化真正“为我所用”,还需秉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外来文化与中国实践融会贯通、无缝链接。
   再次,要有“面向未来”的文化担当精神。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具备解决中国问题的针对性,又要体现解决全世界全人类问题的大情怀。具体而言,我们要着眼于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大势所趋,积极构建一套国际社会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彰显大国自信,体现大国担当,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更好地面对未来、创造未来、赢得未来。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其一,以精神为魂。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包含。习近平同志说,文化主要解决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和可续发展的道路问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加强理论武装,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前提。在这个核心指引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以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民族和全体人民的精神境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在以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重在以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为标杆进行社会主义文化精神价值的时代阐发。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则重在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承担国际交流传播任务方面所蕴含的生产力和影响力。
   其二,以制度为本。作为文化的载体,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同志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更成熟、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保障。我們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我们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原则,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让制度建设贯穿文化强国战略始终。
   其三,以生活为根。生活方式是文化精神价值的实现路径。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我们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生活实践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们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让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繁荣发展“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我们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持惠民为民,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让“立足人民、扎根生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常态。
  (作者系武汉市委党校副教授、法学博士)
其他文献
艀于秋风画扇,移步月上长廊  听百里号角,吹破连营  隔千里之外,是你的影子做成了塔墙  爱是那一注清泉,无法映照逝去的那点春色  不往春秋,梦里哭泣的,一定是三国  唐链接的是宋,最好的词,与书页一起翻飞  我坐在屋顶上,和夜色一起对饮  开启的头发,被宋词死命地纠缠  活得如此做作,心里的江湖没有涟漪  小令让苏轼下了酒,而陆游一手忧伤泼在城墙  幽怨的眉睫,没有来路地哭  我听见秋风说要做风
梦里竟化身老树,在吟风中  我听见,时间的裂隙不停开合  有什么漫过周身  一种忘我而感动的混沌  或许是和云的默契  从不追问流浪的尽头  正如风过穹崖,两相致意  一切清淡的告別只因残忍的重复  一些过往洒落窗前  和老去的墨一起压在案头  风吹不开凝结的字句  却将我落了一地  襟中生出一轮圆月  送给无数幽暗中摇荡的昨日  那时人们彼此为镜,为火苗  多像江影动星河,赤道望冰川  心就是不
陈培浩,1980年出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现为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已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文艺理论与批评》《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文艺争鸣》《中国文学研究》《中国作家》《文艺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論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迷舟摆渡——陈
每个人在不同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身份,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第一身份就是“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不仅仅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意味着党旗下的誓言,意味着为民服务的职责,意味着初心不改的使命和担当。  “为什么入党?”这既是每位党员入党前必须深刻思考、交待清楚的问题,也是入党后党员时刻提醒、激励一生的
蒲素平,笔名阿平,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评协理事、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31期学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文艺报》《诗刊》等刊,著有《大风吹动的钢铁》《唐诗的另一种写法》《一个人的工地》等个人专著多部。获首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  一  父亲在玉米地里劳动的时候,他自己就成了一颗玉米。我在工地上劳动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一节钢铁。坚硬的、粗糙的、无语的,一切用在钢铁身上的词都可以
党校学习不是清谈馆,而是行动队,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升华理论、创新理论。  红色导游员。为党员干部指明党性锻炼的路径、理论学习的途径。党员姓党,党校教师更须姓党。党校教师作为我们党不可多得的一支理论工作者队伍,作为党校一支重要的师资力量,其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前来党校学习深造的各级党员干部适时予以点拨、有效给予指导,帮助其认识到加强党性锻炼、提升政策理论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
夏至在梅岭。  在太平镇。  我的目光,游弋于狮子峰  山脚下的最美乡村。  一串串关于石壁村的句子,  陆续钻进我的诗篇。  我重新把它们排列组合后,  猶如村头健美的农妇,  丰腴强劲的腰身  弹性十足,  惊艳了来访者。
7月15日,十堰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用100天时间集中攻坚物业管理覆盖工作。据悉,该项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明确专班专人迅速推进,全面掀起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百日攻坚行动热潮。 (羅丹)
津渡,本名周启航,湖北天门人,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山隅集》《穿过沼泽地》《湖山里》,童诗集《大象花园》,散文集《鸟的光阴》《植物缘》等,现居上海。  鹿藿  你要像凤仙花果荚一样  突然扭曲、华丽丽地爆炸  还是扮演成小丑逗比一个,噗噗噗地  射溅的喷瓜?  年轻时,我们把疯狂当作全部的爱。  现在,我老了,光头秃顶  也许是一颗炮弹果  习惯长久的缄默,也许还潜藏火,像颗  一碰,立刻迸裂的
摘要:梁平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时间意识。“时间”不仅是诗歌的内容、主题,而且是诗艺、构成诗歌本身的深层因素。借助对历史、现实、瞬间体验的审视、思考,梁平诗意地表现了时间,打开了一个相对自足的艺术空间,从而建立起了自己时间的诗学,也反向丰富了人文时间。  关键词:梁平诗歌;时间;历史;现实;瞬间  在当代诗坛,梁平是资深诗人。如果有心就会发现,“时间”是梁平诗歌写作的一个兴趣点、着力点。较早面世的《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