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历史新“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m17207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上世纪80年代后期蔚然兴起的文化热驱使,曾读过一些鲁迅先生的书信。一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警言,及其由此作出的推论——“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着实让当时偏好文化史的我兴趣横生。不过此论是褒是贬,未免有些困惑,也不求甚解。此后,循着葛兆光先生《道教与中国文化》从学理层面的探幽发微,就个中的一些内涵,渐有所思亦渐有所获。时隔多年后的今天,拜读师友蒋伟国先生赐赠的大著《中国道姑别样人生》后,让我又有了耳目一新的收获。
  众所周知,一部绵延千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史,几经岁月磨合,儒、道、佛三教在前后碰撞、交融、调和之间,终归于三足鼎立又三教合一。其中,以儒为主体,佛道互补兼济,多元并存,各得其所,所谓“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之说,亦儒亦释亦道构成了传统文化多重组合的基本格局。如何充分认识多维一体的传统文化,应有多元化的路径或视角加以观照并审视。但是诚如作者所言,即以一部完整的中国道教史为例,迄今没有专门记述中国道姑的历史著作。学界一直以来少所重视,偶有涉及,也是语焉不详。有鉴于此,作者以“道姑”这一颇具神秘传奇色彩的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爬梳钩沉、甄别取舍,据史立论,分析道姑在历史上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的影响、留下的遗产,由此指出:中国道教发展历史,绝非男性道徒的一统天下,而是男女道徒阴阳互补的组合。道姑与道士一样,无论是在道观建设、斋戒修行,还是在参与政事、涉足文艺等方面,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这一别开生面的选题挖掘,堪称学界对中国道姑历史、人物、才情进行系统叙述的第一部专著,从而填补了道教史研究的空白,有助于丰富人们对于道教的历史认识。无疑,这是这本书最具学术原创价值的地方。
  作为传统记忆的历史形象,如何在重新诠释中激活为新的知识资源,离不开宽阔的学术视野、翔实的历史资料、严谨的解读态度。可以这么说,此书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兼以情节化、趣味化的叙事表达,生动讲述了道姑的人生百态,再现了道姑的生存概貌,展示了道姑的艺术情怀。作者笔下,既有开篇章节对道姑群体来龙去脉的推本溯源,叙说了道姑的不同称谓、女性出家的种种原因、女子入道的手续及其戒律;也有对道姑历史演进的轮廓勾勒,介绍了早期的女性修炼者和道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毁誉。继而,结合对于道姑凤冠霞帔的服饰、洞天福地的居所、女丹炼养的修行以及修斋设醮的法事等考察,于无画处勾画,全面生动地摄录、再现了一幅幅少为人知的道姑生活图景。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揭示了卷入历朝政治漩涡中的道姑之遭遇,并就道姑干政的历史现象作了透视。可圈可点,令人兴叹。
  作者还广泛征引,将散见于《红楼梦》、《牡丹亭》、《长生殿》等文学名著、传奇元曲,以及诗词歌赋、民间传说中的道姑影像加以串联,精彩呈现了道姑可鄙可恨、可爱可怜的双重形象;又刻画了如薛涛、吴彩鸾、宫素然、卞赛、韵香等历代道姑中能诗会画、擅棋善琴等才情俱佳的人物,梳理了她们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贡献。此外,就历代文人士子对道姑的不同态度,以及诸如李白、王维、吴梅村等文坛名流与道姑演绎的恩爱情仇,作了饶有兴味的铺叙。最后将历代有关道姑的轶闻韵事分类整理,力图澄清存储在人们记忆中多有不实甚至荒诞不经的道姑形象。
  作者认为,道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应当青灯黄卷、潜心修炼,可事实上却不避喧嚣的尘世,甚至把寄居的道观演化成了变相的淫乐之所;她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应当安贫乐道、素朴自然,在现实中却不时展示出绚丽多姿、长袖善舞的个人魅力;她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应当低调内敛、深居简出,但实际上却有着张扬的个性、率真的本性,并留下了不少被冬烘先生指责、令真情人士感动的佳话”。这一从正面、负面的立体描摹,恰为道姑之所以“别样”的人生投影作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注解。
  结合作者此前出版的《民国三教九流》、《民国黑白道:趣说民国社会生活百态》等专著,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著者立足于广阔的社会日常生活层面,将学术的目光自觉下移,聚焦社会众生相,这既体现出了别具匠心的历史眼光,也为其著述增添了历史的纵深度与厚实感。
  耐人寻味的还有此书作者“独家春秋”的署名。揣其用意,大概也是有感于卷帙浩繁的史海,以期发人所未发、不求人云亦云的陈迹旧履,就此确立起穿透历史的自我眼光与独到姿态。所以,作者选择了“道姑”这一长期以来一直被历史遮蔽了的对象、被学界忽视了的领域,力求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这样的“处女地”开垦,假如没有博观厚积的学养,没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也许只能望而却步了。由作者后记中“旷日持久”的自我坦言,读者当不难想象其中付出的艰辛。与其说是作者因一法国巴黎女博士出家入道之举而激发了研究兴趣,无如说更浸透了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切关怀,有着一份文化责任的自觉担当。此乃这本书最能凸显作者弥足珍贵的精神之所在。
  身处当下信息时代,大众阅读习惯已演变成日趋短平快的时尚口味。为把“经院派”深奥艰涩的学术著作转化为大众化、通俗化的普及读本,作者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为此,从章节结构的编排到醒目标题的拟定,一改过去的传统写法,将一个个历史故事、一段段逸闻轶事、一处处古迹遗存,以理趣兼具的叙述、有血有肉的文字,配以简练而富意蕴的图片,娓娓道来,于虚中见实、影中求真。如此追寻文化史的真正脉络和精神,就有了具体入微、引人入胜的情景感。这同样是此书可以吸引受众的光泽,相信在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足可留下难忘的印象。
  传统与现代的缠绕纠结,素为中国文化的个性特色。怎样借助全方位的“镜子”来反映中国历史的原貌和本来面目,诚为学界共同面临的研究课题。我想,来自这本书的作者开拓创新的努力,恐已为读者提供了这样一面有益的镜子——既可回望过去,更可烛照未来。
其他文献
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学校课程的改革,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家庭教育也要做出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成长需要,最终达到使孩子既成人、更成才的培养目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有两个重要的思想需要反复强调:一是孩子的主体作用是成长的基础条件,二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学业的保证。在这两个重要的思想指导下,可以引出若干条十分需要家庭遵守的教育原则。    成长主体的爱护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今天大多数人只知道“四大名著”,说起“十大才子书”,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但在二三百年前,“十大才子书”不但读书人几乎都知道,就是粗通文墨者也要寻来一睹为快。清代咸丰年间,有人曾说:“读书人案头无《西厢》《花笺》二书,便非会读书人。”可见名列“十大才子书”中的《西厢》《花笺》在当时的影响不亚于今日的“四大名著”。  “十大才子书”的排序是:第一《三国演义》,元末罗贯中著,清初毛宗
应邀到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执教高中语文思维教学示范课,教学内容《游褒禅山记》由丰顺中学语文组科老师指定。代表广州市到400余公里外的县城一中上一堂课文被指定、学情全不知、老师很期待的文言文阅读思维教学展示课是有着一定挑战性的。慎思之后,我确立了四个教学目标:1.读懂内容,积累语言;2.理清结构,赏析写法;3.参透哲理,不易远志;4.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科学明确的目标可以保证教学“有谱”,除了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地位跟社会崇尚的风气息息相关,但良师总是人们崇敬的对象,除非是在那不把人当作人看的年代。最近,有两位老师语出惊人,引发众议。  6月份,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说,今天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7月份,上海海事大学英语教师梁震宇对学生提出雷人的要求:没有iPad,就别上我的课!  我想,因为两位老师的话关涉教育的本质和底线,故才引起广泛关注。 
中华书局出版的“迦陵说诗”系列丛书包括《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叶嘉莹说唐诗》《叶嘉莹说诗讲稿》等六种。叶嘉莹以深厚的学养和流畅的语言向人们生动地传达古典诗歌的魅力。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记忆和审美传统的描述者、追寻者,更是诗词之美的创造者、发挥者。  在当下这个阅读泛滥的时代,赏析是一个几近奢侈的词汇。阅读被网络扭曲为一种扫描式的快速浏览。目光永远
河北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大型图书《图文中国共产党纪事》,以其新颖别致的立意、宽广独特的视角、翔实厚重的史料、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编年纪事的笔法,逐日、逐月、逐年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90余年的光辉历程,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重要社会意义的大型图书。我认为这部图书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第一,该书以新颖别致的立意、宽广独特的视角,全面记述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以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视野总结
忙了好久,我主编的“品尚书系”终于在2013年8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书系共包括六本,即:张颐武著《中国梦的世纪》、解玺璋著《五味书》、谢有顺著《消夏集》、李少君著《文化的附加值》、谭旭东著《我的书生活》以及我自己所著《未名湖畔的青春》。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虽挂名书系“主编”,但正如我在该书的后记中所说,其实我只是丛书的版权总代理,仅仅是起到书稿的组织和出版过程中的一些沟通作用,其余的工作则都
现代生产方式和市场体系带来和推动的个人权利、民主宪政、理性化或驱魅、文化认同等问题从西向东强烈凸显,人们感受到社会存在与文化系统处于紧张之中。由于对中国来说现代性和全球化带有“外生”和“被动”的性质以及比较特殊的意识形态的背景,情况因此显得更加复杂。以蒋庆、康晓光、陈明等为代表的大陆儒家就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中开始萌芽生长起来的(参见方克立:《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
母亲一生喜欢爱养花,什么花都种。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小四合院里,说是个四合院,实际上是一个大杂院。原本,那是个大户人家的庭院,弟兄三人,就前后贯通地建了三座小四合院。解放后,大户人家迁走了,四合院就膨胀起来。由于当时北京人口骤增,民用建筑又跟不上,于是,便都在四合院里搭建起一排排砖瓦小平房来,特别是唐山地震之后,这种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就更多了,把来往的通道都挤得仅可容身了。好在,院子当心还留出一个小小
今天所谓的“中国模式”,准确地说,应该是指向了中国经济的模式,因为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尚不明确。而经济模式,如果放在历史的流变中加以分析,并不新鲜。唯一可以强调的是,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置身于一个深度的全球化背景中,也许未来所有的变量,都在其中。如此一来,所谓“中国模式”的辩论,更多的可能仅仅是一个蔓延在街头巷尾的话题,一个人人都想参与,但人人都莫衷一是的谈资。好在历史陈列在此,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