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限薪尴尬局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127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
  刘昕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
   研究所所长
  侯宁 独立财经评论家
  
  前有平安保险董事长的“天价年薪”,后有国泰君安员工的百万薪酬,从金融企业不断传出来的高薪酬事件,撩拨着社会各阶层的敏感神经。别忘了,这是在基尼系数不断扩大、人均收入刚刚突破2000美元大关的中国。
  实际上,中国已经加入了对金融高管限薪的国际潮流。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华尔街高管发布限薪令,英国政府宣布审查银行薪酬机制前后,中国财政部也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另外一部《工资法》也在人保部紧锣密鼓地规划之中。
  管理层呵护公平的拳拳之心可鉴,但中西方一样的限薪举措会收到同样的目的吗?事实上,当下对于金融高管薪酬的管制国内并不是第一次,但以往的管制几乎都以低效或无效而告终,这一回又会怎样呢?
  
  所得和风险不匹配
  
  高管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干部,他们跟完全市场化的金融企业家是不一样的。
  《英才》:尽管有这么多争议,但我们想先问一个问题,金融企业高管薪酬应该如何来度量高与不高?
  刘昕:对于高管薪酬的决定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计算公式,实际上这是市场博弈到最后的结果,是靠市场的供求因素来决定的。国外的金融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说几乎是完全竞争的,给高管订薪的时候完全是根据市场的需要,以能不能吸引和留住这个人来确定工资的基础。
  侯宁:问题的实质不是这些人的报酬高不高,而是他们的报酬是否和他们创造的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相对称。在行业内部,在不同的行业发展周期内,薪酬是变动的,而具体到某一家金融企业,其薪酬机制制定的标准也必须遵守“多劳多得”、“能者多得”这两个原则,这样,一个人做了多少、贡献有多大,就和他的报酬挂钩了,相反,激励机制失却了,企业也就没有了发展的活力。
  《英才》:金融行业的薪酬制度和薪酬结构与其他行业相比有何不同?
  侯宁:在国际上,金融企业高管及其从业人员都拿着高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薪酬,这可以说是对高学历、高智商、高风险行业的“社会性奖赏”,当然,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干的都是理财、投资这样重要的事情,所以这些人的薪酬就自然“高人一等”了。但也正因如此,金融企业就更容易滋生贪污腐败,出现麦道夫、斯坦福这样的“金融大盗”,所以对金融企业的监管也历来是各国政府最为关注和头疼的一件事。如果撇开金融业的一些“特色”谈薪酬制度和薪酬结构,我认为他们和别的企业在制定标准上应该没有原则性的差别。
  《英才》:国外金融企业的薪酬水平如何?与其他行业的薪酬水平相比有没有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昕:国外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薪酬水平也是有差距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其员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小,自然行业薪酬比其他行业薪酬水平要高。在美国,金融行业的薪酬比其他行业要高,但不会高得那么离谱。
  《英才》:目前国内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普遍较高,似乎与其他行业相差悬殊,这种高薪酬的取得是否合理?
  刘昕:我们的金融企业有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金融企业是国有;二是享受的是国家特殊的政策。实际上,我们金融企业不是完全市场化的,高管的任用是国家任免制。高管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干部,他们跟完全市场化的金融企业家是不一样的,所以,金融企业高管所得和他所承受的风险是不匹配的,真正的风险是国家在承担。中国金融高管薪酬过高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监管是大问题
  
  在行政体系内都未必行得通,更何况是到了企业层面。
  《英才》:针对目前国内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状况,你们认为该不该加以限制?
  刘昕:限制是必然的,现在银行属于国有资产,不限制管理层肯定会多发钱。西方也一样,金融企业CEO不管是盈利的时候还是非盈利的时候,都会想办法给董事会说做得好,提出更高的报酬。中国金融企业也有董事会,董事会代表国家,这就存在一个对国有资产监督缺位的问题。
  侯宁:最近国家对商业银行行长的工资做了一个规定,即上限是280万人民币,接近于国际金融高管的平均水准。考虑到我国国情,考虑到许多行长都是行政选拔、行政任命产生的,我认为这样的硬性规定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是真正的企业行为,我想硬性规定金融高管的薪酬就是不合理的了,因为金融高管的薪酬至少应该有岗位工资和奖金两大块,岗位工资可以是某个固定的数目,而奖金的多寡却必须和他的贡献度挂钩才是合理的。如果2008年马明哲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平安赚了6000亿,他为何不能拿6000万的奖励呢?相反,如果因为他的决策让平安赔大了,那么马先生最多就只能拿点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甚至一分不拿或引咎辞职。
  《英才》:事实上,针对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的金融企业高管薪酬,前几年有关部门也出台过一些规章制度,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昕:实际上是没有人真正负责这个事,因为真正管事的人是有限的,而真正关心这事的人又没有权利,我们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是非常虚弱的。
  侯宁:中国有句流行语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硬性规定或者“一刀切”的做法本来就有其弊端,在行政体系内都未必行得通,更何况是到了企业层面了。在“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行体制下,金融企业高管完全可以通过许多管道给自己分红包,所谓“灰色收入”就是这么来的。规章制度是需要,但如何施行这些制度,如何监管才是更大的问题。
  
  到底拿多少钱应公开
  
  因为拿国家的钱,你没有理由隐瞒。
  《英才》:最近,财政部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人保部也正在酝酿制定一部《工资法》,这是否会起到约束不合理高薪的问题?
  刘昕:第一要看到制度规定会细到什么程度;第二要看操作细则怎么样;第三还要看谁来做法律的执行者。约束肯定会比不约束好,但能约束到什么程度还不得而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靠一部法律解决问题。
  侯宁:想通过一部《工资法》,一个规章来完全约束金融高管拿高薪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就像《劳动法》也未必就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然,有法总比没有好,我们希望这部新法能尽快出台。
  《英才》:要真正对不合理的高薪进行约束,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刘昕:一定要强化薪酬管理机制,还有就是要信息公开化,金融高管到底拿多少钱必须公开出来。因为拿国家的钱,你没有理由隐瞒。
  侯宁:没有灵丹妙药,如果说有,那也只能是改革。要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分配原则坚决贯彻到金融高管的薪酬分配上。此外,就是依法按律严厉监管,没有这一条,让高管减少自肥冲动便是一句彻底的空话。
其他文献
文章从影片同期声录制到声音后期制作,从声音风格的确立到朴素、真实的呈现,对首部中国式科幻大片的声音创作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声音创作中的“取与舍”、“细节与整体”、“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很不像样了,人都快疯了。”1992年南下海南,亲历1994年海南楼市泡沫的破灭,北京世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仝回忆起那一次的海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人力资源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全面发展和应用,各国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逐步发展完善成熟的状态。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体
艺术学,顾名思义就是艺术科学。从“艺术学”这个独立的学科概念提出来,到1998年我国学科目录正式列入二级学科,几乎经历了一个半世纪时间,真可谓“好事多磨”。其实,即使今
通过动物实验阐述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术的健脾益气作用的观察对比,确定传统的重要炮制理论是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的
随着“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
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数字艺术的产生正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而且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为设计
郭台铭连夜坐飞机来到北京,说要见证这一历史的时刻;“亚裔创投元老”刘字环则激动地说:“这个模式甚至能影响整个技术类公司在中国的创新成长模式。”
苏联《真理报》1964年7月10日刊登了列·列昂节夫的一篇文章,题为《社会主义经营和反共主义的虚伪腔调》,摘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