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老区脱贫攻坚成就斐然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交通部门长期工作,在惠州市人大的领导岗位分管科教文卫工作;退休后,一直在惠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任会长。我见证了惠州市委、市政府加强推进“发展老区”这一历史使命的不懈努力,见证了惠州老区的蓬勃发展及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记忆:往昔的老区
  惠州市老区总面积约838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4%左右,其中惠东县属于重点老区苏区。截至2019年末,惠州老区人口约380.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8%左右。可见,老区有着惠州最多的土地和人口,但“行路难、读书难、看病难、饮水难”长期困扰着老区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崎岖山路,泥泞小道,是我曾经去老区调研的感受。通向各村的山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老区经济很难发展。有的小山村将近一半人家陆续离开家园另谋出路。有的村民种植的荔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树上,养殖鸡鸭与蛋品亦难以运出。
  小学教室,砖瓦危房,是我过去前往老区调研时的司空见惯的情景,多年后想起仍心有余悸。有的学校仅有一座砖瓦结构的教学楼,教学、教师办公、起居都在危楼里。大多数学生在破旧的危房里上课。有的小学教室破烂到实在无法教学,就只好借用村委办公室上课。
  墙面脱落,钢筋裸露,这是我当年看到永汉镇卫生院的破败情景。上世纪70年代建的卫生院,面积狭小,病房少病人多,需要输液的患者挤在狭长的走廊上,医务人员的宿舍更是破旧不堪的砖瓦平舍,路面高低不平,而这样子的卫生院在全市还有不少!因卫生院破旧,医疗设备落后,使得村民只能外出到县城、惠州或广州住院就医。当时的医疗机构,因条件艰苦,医疗设备落后,乡镇卫生院面临着人才流失、结构不合理等情况。
  在饮水方面,农村也存在着极大困难。饮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有的村,饮水靠挑水,且担水排长龙。水的问题,极大地局限了村民向往的优质生活,限制了老区人民生活生产的全面发展。
  回望:老区的发展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惠州如期完成了老区人口达到100%脱贫的任务,老区的发展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惠州市行政村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早已完成。
  现在的老区不仅实现了村道硬底化,现有的53个乡镇全部开通了客运班车,全市100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车。惠州市各县区,一张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各镇、各村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全面铺展开来。同时惠州平潭至潼湖段、河惠莞高速原紫金至惠州段等项目的顺利推进,高潭公梅至中洞段已完工并通车等。惠州交通正在积极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惠州1号公路动工建设,助力全市构建“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空间布局,推动老区协调发展。惠阳区、惠东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平坦、通畅的公路为老区人民走向市场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教学楼的改造和建设为老区孩子带来新的希望。2002年开始的革命老区破危小学改造工程,改造了革命老区乡镇的200多所小学。新建成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美丽的校园,为老区乡镇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惠州连续十多年为老区烈士后裔发放助学金,为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资金,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老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老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全市73间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救护车、大功率X光机、B超、心电图和生化分析仪等五大医疗设备,卫生院的服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实行竞聘上岗、提高基层医疗人员待遇、人才帮扶政策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了基层卫生队伍的建设,医疗水平显著的提高,满足了老区人民群众在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开展的“织网”行动和实行的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00%纳入率先实现医疗救助全省“一站式”救助服务,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
  大力兴修水利工程,通过水厂扩网供水或引山溪水供水,新建陂头、清水池、净化消毒设施和铺设供水主管道等,保障了行政村自来水覆盖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4%,同时进行了各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包括对病险水库、山塘进行安全除险加固,对堤围、防洪渠进行加固改造等,保障了农业用水,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增强老区“造血”功能,全市老区形成梅菜、甜玉米、马铃薯、荔枝、年橘、韭黄、花卉和特色蔬菜等十二大特色农产品;重点扶持老区发展平安大橘、柏塘茶、罗浮山云雾茶等“一乡一品”生产基地;集中扶贫资金兴建标准厂房或门店,分配给老区贫困村管理、招商、收取租金;对老区实行倾斜政策,扶持老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引导龙头企业到老区发展订单农业;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大大提高了老区劳动力的种养技术和转移就业技术。
  成果:沧桑巨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惠州老区的变化日新月异。以目前惠州重点打造的红色文旅小镇高潭为例,惠州市和惠东县推动的“三个基地十件好事”,使得高潭旧貌换新颜。马克思街、列宁街改造成商业气息浓厚的步行街,供电和宽带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用水安全的保障,使得民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18年高潭镇接待游客达46万人次,当地群众收入也从原来人均1.2万元增加到1.9万元;高潭文旅项目的建设,为全市525处各类革命遗址,开辟了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成为“开发红色文化,发展文旅产业”的样板。
  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市村级服务站达180多个,销售额突破亿元。龙门、博罗入选为省级电子商务进村农合示范縣;惠东人选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推荐名单。目前,惠州已有12个企业通过认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46个省定贫困村示范创建工程。“百村示范”工程,在全市有序推进,老区的经济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远程医疗中心实现与省级23家医院系统互联互通,全市71个乡镇卫生院和46个贫困村卫生站纳入省实施省镇村远程医疗项目建设点,实现远程医疗,使老区人民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019年老区苏区完成新建公办学校7所、改建公办学校14所、新增学位16855个,同时组建跨区域教育联合体,老区苏区共有95所城市学校与108所农村学校结成对口帮扶对子。同时,惠阳区图书馆、龙门县图书馆、惠东县文化馆、龙门县文化馆的建成,提升了老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攻坚脱贫提供了有力的文化知识及智力支持。
  2020年,惠州46个省定贫困村及15477户3604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4447.22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率从2.4%降至0.06%。惠州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083公里,县道510公里,乡道6016公里,村道4557公里,所有乡镇全部通双车道三级以上公路。自2015年至今,惠州农村危房改造开工25947户。剩余农村危房改造470户,已于今年5月底全部竣工。2019年,惠州共有7.53万名包括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在内的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共救助困难群众10.34万人次,救助金额4975万元,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41.07万元。在困难村中,道路、住房、教育、医疗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达到了良好的水平。为脱贫攻坚促进老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言:群策群力谋发展
  尽管惠州的老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要深人发展和保持发展成果,就要在新形势下,不断研究和思考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我提出以下建言,仅供参考。
  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文件精神。2019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共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粤发【2019】11号文,文件中载明: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为中國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大力弘扬老区苏区精神,振兴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让老区苏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时代意义。文件明确了革命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支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对老区苏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对老区苏区的攻坚脱贫将是强大的推动力,对解决老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等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让革命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目前,革命老区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农业产业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经济条件较差,信息相对闭塞,农民创新意识不强,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够高。
  要持续推进革命老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同时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城郊农业生产基地、现代林业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基地、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和提高省级专业镇,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典型。
  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一批农产品集散中心、专业交易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综合性农村物流基地,引导和支持包括私营、合资、外资企业在内的第三方进人农产品物流市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行动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推动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同时拓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渠道,打造生鲜农产品网上购物平台,建立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秩序。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按照分级培育、集群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围绕特色产业和品牌农产品,培育打造一批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强、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支持革命老区优化“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三是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绿道两边有树木和竹林,亲水栈道一边是水流潺潺的小溪,另一边是种植花生、稻谷等农作物的农田,乡土气息浓厚,游客可以休息,也可驻足赏景。日前,“活力乡村”黄沙洞养生谷开园吸引千余名游客游览。
  黄沙洞村的风貌是革命老区一个缩影——虽然目前经济较落后,但拥有山水资源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既是休闲的好去处,又是旅游开发建设的生态资源。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休闲农业旅游基地,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园区。同时,建设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资源联合宣传推广,提升革命老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利用革命老区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农事体验和地形地貌特点,将乡村旅游点、古驿道和绿道串联起来,挖掘革命老区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旅游片区,以及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带,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是实施扶贫工程促进革命老区人民增收
  在重点抓好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上,方向明确,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即稳定实现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确保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全面落实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劳动力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工程,促进革命老区人民增收,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其中,要实施固本强基扶贫工程。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组)和第一书记。从各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革命老区村担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以村换届为契机,注重选拔能够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的干部进入党支部、村委会及村集体经济组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要实施对口帮扶工程。坚持自我发展与外力帮扶并举,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调整优化新时期扶贫结对帮扶关系,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支持工商联系统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以及教育、科技、医疗等行业人员到后进区域服务。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践行下,我国的老区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更显著的成就!
其他文献
《父与子》王振  《广东扶贫爱心专车》李健红  《给西瓜打包装》梁文栋  《帮扶行动》李碧艳  《草书中堂》李東  《红土披绿》卓明山  《柚山》梁霭婷  《节录习近平用典》彭智威
期刊
今年,中秋与国庆相遇,家与国相连。人们在长假中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欢声笑语响彻在祖国大地每个角落,一扫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阴霾。  双节同庆,家国情怀在这一天里得以尽情释放、抒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儿女历来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刚结束的“萬企参与,亿人同行”首届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各地群众踊跃参与,成为共和国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全国各地,消费扶贫专柜专项推进活动、消费
期刊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兴宁市水口镇聚焦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挂图作战,量身制定产业扶贫套餐,通过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戶拔掉穷根,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水口镇彭洞村,驻村扶贫干部黄六生每天都会认真研究村委会墙上的彩色地图,图中清晰地标明了贫困户数量、产业分布情况等。自2016年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对口帮扶彭洞村工作开展以来,黄六生深入村、组、户走访调查,制定了这张详细的精准扶贫攻坚作战图。
期刊
时值秋季,在化州市石湾街道石湾村荷木垌自然村扶贫桑果园里的桑树虽然已过挂果期,但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一头扎进桑树林中,摄影采风、采摘桑叶等玩得不亦乐乎,桑树上的嫩绿桑叶赏心悦目,现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桑葚果熟果紫黑色,无籽,果汁丰富,果味酸甜清爽,适用鲜食,也可加工,营养丰富。《本草纲目》记载,桑葚亦称长生果,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补肝益肾,固精安胎,乌须黑发,聪耳明目,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把红色教育融人立德树人全过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2018年9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黔西北红色文
期刊
9月28日一大早,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派驻梅县区岭村村第一书记黄玉峰便赶往贫困户家里收运梅县蜜柚。采摘、装袋、上车……经过一上午的忙碌,满载10000斤梅县蜜柚的货车于10时正向增城区荔城街道办事处出发。  “今年梅县蜜柚大豐收,梅县本地市场饱和,不少贫困户都在为蜜柚滞销发愁”,黄玉峰说:“为了帮助贫困户解决燃眉之急,同时将梅县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增城市场,荔城街道办事处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消费扶贫
期刊
走进翁源县周陂镇陈村村,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宽敞平整的村中道路,一排一排路灯矗立在路旁,光伏发电为村民送去光明,文体广场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重修后的义举祠焕发光彩……  自2016年4月以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选派3批6名干部进驻陈村村开展帮扶,筹措帮扶资金近600万元,如今,全村5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陈村村也实现脱贫摘帽。  “广东有积淀深厚的岭南文化,但农耕文化
期刊
9月1日,首届全国消费扶貧月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万企参与,亿人同行”,推动扶贫产业融入全国大市场,助力脱贫攻坚更上新台阶。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通过建设“三专一平台”、发起“以购代捐”行动、打造“网络直播”推销模式等具体举措,开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扶贫月活动。  今年以来,广州市为进一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组建了消费扶贫联盟,利用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易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两大平台,抓紧抓
期刊
摘要:从历史形成过程、概念纠葛和本土化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民族学的构建与发展,并分析民族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深层次原因。认识主要有三点:首先,超大民族学科的形成完全受制于社会政治语境的框构;第二,这一现象将中国的人类学与民族学同时置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困境之中;其三,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民族学科的政治性想象与国家符号的学科想象达成默契的结果。  关键词:民族学;人类学;历史纠葛;词语幻象;政治想象  中
期刊
近年来,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依托“广东省红色村”创建项目,活化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令红色古村焕发新生。  紅色资源活了  行走在有400多年历史的仁居村老街小巷,客家特色民居鳞次栉比,古城墙、古驿道、古建筑随处可见,精美生动的红军故事图绘跃然墙面,“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是穷人的军队”“反对军阀混战”等墙标仍清晰可见。据统计,红四军在仁居村留下的革命遗址有20多处,有一半被列入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