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漫画里的残酷上海滩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同一个上海滩里,活着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他们虽然身处同一个时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命运却有天壤之别。
  想更全面、直观、真实地了解上海滩,了解民国,这里有一个绝佳的选择。那就是好好看一看创办于民国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2月15日的《良友》画报。
  在1945年停刊之前,《良友》画报共出了172期。它刊载的漫画多达614幅,写实漫画占比很高,有很多出自知名漫画大家。
  在这些将近一百年前的漫画里,我们可以看到民国社会的不同侧面。既没有妖魔化,也没有带着时间滤镜的美化。美与丑,光明与黑暗并存。
  《良友》的漫画作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论是新潮白领,还是贩夫走卒,不论是拿枪的警察,还是拉车的车夫,都被他们的画笔记录了下来。
  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在《良友》画报里,看到一个无比全面、无比真实的上海滩。
  一
  民国时代上海滩的人是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出行方式是怎样的?
  虽然这些答案我们都能在历史书中找到,但《良友》画报里的漫画对真实生活的还原,更为直观,更为有趣,细节也相当丰富。
  衣食住行这四件事,我们先看衣。
  民国时期,上海民众的着装风格呈现出整体西化的趋势。
  这一点在女性的服饰搭配上尤其明显。许多都市女性对于西方的高跟鞋、玻璃丝袜、围巾、手袋、帽子都青睐有加,同时马甲、大衣、上衫下裤、连衣裙等西式服饰层出不穷。
  民国上海的男士们,大多也早已脱去长袍马褂的旧装束,取而代之的是西装、大衣、燕尾服,搭配以礼帽、眼镜和文明棍等西式配饰。
  从这些将近一百年前的漫画里,我们还能看到有一些事情啊,是从来没变的。
  30年代中期,女性服装的流行式样不断出新,追逐潮流的时尚女性越来越多。然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却成为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是时髦的摩登女郎们则认为,买买买是必须的。春天的新装到了秋天再穿出去,就要被大家讥笑是怪物。
  因为出新的速度太快,有时候衣服刚被裁缝做好,却因为款式已经过时就不值钱了。几十块的新衣服,在当铺也就值个一两块钱,最后当铺索性不收了。
  再来看食。
  随着租界文化的不断传播,西餐也逐渐进入上海民众的日常饮食中,当时上海出现了很多西餐馆。
  1934年《良友》第94期的漫画《习惯成自然》,描绘了一群音乐家聚餐的场景。面包被像小提琴一样切来切去,手拿刀叉的人像指挥家一样,记录了国人初次尝试西餐的窘态。
  接下来就该说住了。民国时代的上海滩,人们同样要为住房问题而发愁。
  因为时局的原因,很多乡下难民不断涌入,租界内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住房成为老大难。
  为了解决难民的住房问题,房地产商抓住时机建造了大量低价住宅:里弄。
  最早出现的里弄是石库门里弄,将民国初年的三间两厢变为单开间或双开间的联立式,阳台、灶上的亭子问、晒台都在一个小房子里,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同时,西式的壁炉、沙发、茶几、吊灯乃至热水器、浴缸、洗漱台,也逐渐成为家居生活必需品。有些富裕家庭连电话都已经安排上了。
  最后再来说说行。
  开放后的旧上海,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城市交通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1901年,小汽车进入上海,并且逐渐成为上海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各式出租车广告常见诸报端,私家车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随着汽车的增多,肇事事件也层出不穷。
  1908年,有轨电车进入上海,但是最初通行的时候根本没有乘客,因为大家担心稍微不慎就会触电。好在电车公司不断推出广告宣传,稳快价廉的电车也终于慢慢被市民接受。女士们还享有优待,可以付三等车资坐头等座位。
  漫画家开心的《可厌的印象》(1926年《良友》第7期),就描绘了二十年代上海汽车肇事的现象——一位开汽车的年轻人横冲直撞,对长袍老者骂骂咧咧。
  这样的不文明驾驶,在当时并非孤例。仅1927年,上海租界发生车祸死亡就达82人。而司法部门又纵容了不文明驾驶,对司机的惩罚却形同虚設,大多归罪于行人自己不小心。
  看来,对于“马路杀手”的痛恨,当年的上海滩民众早已有之。
  二
  不过,上海的十里洋场,尽管有着上述漫画里呈现出的繁华、新潮、现代化,但当你真正融入这座城市,就能发现它满目疮痍的另一面。
  那里有沿街乞讨的乞丐,有拼命奔跑的黄包车夫,有小心翼翼的清洁工,更有斤斤计较的小摊贩和口齿伶俐的江湖术士。
  《良友》画报的漫画作者眼里不仅有光鲜亮丽的白领丽人,他们走上街头,走进民间,画出了上海市井的人生百态。
  30年代的上海,有五万多个靠拉人力车为生的黄包车夫,他们如牛马一样辛苦,用血汗换取最低廉的收入,养活家人在这大都市中生活。
  漫画家开心在《可厌的印象》中就多次捕绘了上海的人力车夫。
  他们以劳力换取生存,还要受到车主的剥削。他们是繁华都市背后的暗面,也是上海滩上不被关注,容易被遗忘的大多数。
  《良友》画报的第5、6、7期都被开心的专栏《可厌的印象》所承包,展现了民国上海崇洋媚外、不文明、不礼貌、不道德的一面。
  上海的贫富差距巨大,人力车夫大多是逃离家乡的底层民众,他们要负担房租、黄包车租金、税捐,当时车夫辛苦一个月、收入也仅仅不到10元。
  在《可厌的印象》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警察凶相毕露,拿着枪狠砸黄包车。
  那个万恶旧社会的上海警察,面对达官显贵和外国人没有地方施展神通,只好拿黄包车夫来撒气。被欺负的车夫不仅没处说理,往往还被扣上违反交通规则的恶名。   繁荣的公租界不仅吸引了有钱人来玩乐,也吸引了大批流民。漫画中就出现了很多沿街席地而睡的流民。这些乞丐晚上蜷缩在弄道里,白天则在繁华的南京路上讨生活。
  还有不少漫画,揭示了上海滩更为隐秘的一面。
  黄士英的漫画《几种吃飯之靠法》,展现了当时上海的几种热门职业。分别是靠病人吃饭的医生,靠死人吃饭的棺材店老板,靠皮肉生意吃饭的妓女和靠妓女拉客赚钱的老鸨。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上海滩,一定不会对这张“大尺度”漫画感到意外。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妓女和老鸨已成为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对流民与娼妓的展现,在上海当局眼中肯定是有辱城市形象的。但《良友》画报的作者们却坚持用画笔画出一切,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真实的上海滩。
  三
  当然,这些漫画作者眼里绝非只有黑暗,他们对新气象和新希望一直进行着敏锐的捕捉,让人们看到社会向前发展的希望。
  漫画《一对好夫妻》(1926年《良友》第2期)中,展示了新时代家庭何氏夫妇的日常生活。丈夫何某人不光挣钱养家,更是支持夫人出去走走看看长见识学习文化,于是担当起做饭、洗衣等家务。
  在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观中,女性的责任就是传宗接代、操持家务,但上海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人们的思想也明显发生了变化。
  在男女平等的号召下,一部分男士主动承担起家务劳动,照顾妻女和老人,女性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蒙下走出闺房,学习才艺甚至出入职场,成为民国上海的新女性,不再处于家庭中顺从的弱势地位。
  既然出现了新思想,那么就必然会出现新与旧的冲突。
  万古蟾的漫画《秘密信箱》(1928年《良友》画报第23期),就描述了当时男女自由恋爱的场景和对父母包办婚姻的反抗。
  漫画反映的现实是,当时社会上的年轻男女流行自由恋爱,但家长却持反对态度,往往横加干涉。但自由恋爱已经成为汹涌的时代大潮,父母的阻挠只不过是逆流而上。
  四
  在这些漫画里,我们还能看到时局的变化以及漫画作者们的家国大隋怀。
  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作为漫画先驱的《良友》画报也积极对抗战进行声援。
  漫画作者们以自觉的民族责任感,将内容重点由繁华都市转移到抗战动态,通过漫画宣传抗战,号召民众积极支援抗战,鼓舞国人心生必胜信念。
  为了号召军民积极参加抗战,《良友》画报在1939年刊载了一系列征兵题材的漫画。
  如张乐平的《拿起枪杆不要苟且偷安》,张仃的《为保卫国土你应该当兵》,叶浅予的《生命牺牲事大,财务损失事小》以及《从军救国》。
  其中的《从军救国》分为八幅分镜,讲述了战乱之下,几个普通人从躲避战火,再到奋起反击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国命运是紧紧相连的。
  《良友》这些漫画告诉我们,哪怕你身在最黑暗的时代,也要相信光明依然会在不远的前方。
  五
  因为战事胶着,《良友》画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休刊状态。1945年抗战胜利前短暂复刊,但由于时局依然动荡,不久后就永久停刊了。
  而《良友》画报诞生、繁荣与消逝的过程,并不单单只是一本杂志的消亡史。从中我们能看到将近二十年的时代浮沉。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风云激荡,救亡与启蒙是时代的主旋律。那也是一个充满危机与苦难的时代,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割据,乱世之下的国。
  摘自微信公众号“蹦迪班长”
其他文献
编者按:  茅海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著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拧》《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等重要历史著作。  他被称为学界苦行僧,治学严谨、重考证,对于史实往往经过反复查阅档案、查证史料才得出结论。  本文为茅海建2003年10月在东亚四国校长会议分会——“东亚遭遇美国”上的演讲,相信能让我们对中美关系的
期刊
本文研究了以丙烯醛为原料,通过水合与加氢反应制备1,3-丙二醇的合成工艺。经筛选得到适用于丙烯醛水合反应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B-101)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水合反应工艺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技巧和数学方法的渗透,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当中,教师需把实际情况当作出发点,结合初中生真实学习能力对教学模式加以选择,促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之中,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也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应用在课上教学当中.这种教学形式是一种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较为重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可以为高中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文章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为入手点,阐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对于当下初中化学教学又有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
个体成长过程中,对事物、规律的自主认识是一个无目的性的、不够连贯系统的过程,并且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则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认知的特点、学
水溶性聚噻吩衍生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易于合成和在可见光范围内颜色变化显著、光学响应高、灵敏度高等优异特性。由于其具有与DNA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后,聚合
在我国的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极为基础且重要的课程.通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它可以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以及计算能力的高效培养.在教学期间,针对爱国主义,大多数教师会认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