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矩,成方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改至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之引入到教学体系中。但在具体的实施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套简便规范可操作的实施策略以供教师借鉴,从而保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规范化;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1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其价值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其纳入到常规教学体系中,常态化实施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作为一门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综合直接经验和多学科知识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计划与教学方案的制定上是由师生在共同探究中实践课程、创新课程,并根据具体实践反馈动态调整课程目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并实现了这门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解决,当下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模式不一、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的发展。任何一门课程或者活动的顺利实施与开展,都应该有可供操作的实验范式。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在学习、借鉴他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归纳出一套简便规范可操作的实践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探究活动中规范化范式的构建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在课程规划与内容设置上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拓展性等特点,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课程应有的功能,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劳动实践为载体,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抓手,以社会实践为活动形式的小学主题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作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现知识、探究解决方法的实践活动,其在教学实践中有三种主流活动策略:
  第一种活动策略是以小范围的课题探究展开,各小组以不同方向为切入点进行探究。
  第二种活动策略则是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在主题的统领下确定若干个子课题,由各小组分别探究完成。
  主题探究活动的核心在于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围绕主题,制定并展开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在其过程中将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主题探究活动的具体实施
  科学恰当的课时制度是主题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在活动时间划定上要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弹性调整,当前我校将每周二、四下午两节课设置为综合实践课程时间,并采取专职教师为主,班主任为辅的教学格局。在活动类型的设置上大致分为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两类,其中校内主题活动主要有:研究类(小设计、小发明等)、操作类型(手工模型制作、绘图设计等小项目);校外主题活动主要包含实地参观类(参观酱油生产工厂、花卉养殖基地等)、劳动操作類(社区公益活动、家庭劳动及体验农场生活等)、实地调查类(问卷调查、实地探究等)。在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展开探究。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例:首先,情景创设,确定主题。在切入主题之前,笔者播放了一段自制视频,其取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人们随手乱扔垃圾的画面以及环卫工人清晨忙碌的身影。随后,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一起观察校园环境。笔者引导学生围绕“环境保护”主题展开探究;其次,组建小组,制定方案。围绕环保主题,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究。有的从环境保护的宣传出发,有的围绕垃圾桶的升级改造展开,还有的从废物再利用的角度出发。在主题的引领下共确定了五个子课题,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各子课题组纷纷组建自己的队伍,并确立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初步制定行动计划;再次,实践探究,阶段性汇报。各小组依照前期既定的行动计划展开实践探究,并定期总结、汇报,笔者在此过程中扮演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介入和引导;最后,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将各小组的探究成果在班级内进行汇报、展示。汇报过程采用答辩的形式,一个小组在台上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成果总结,将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与体验升华成为一般经验,从而有利于成果的进一步推广与实施。
  三、常态化管理过程中的两点建议
  1.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将教师团队的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在培训过程中,将校内研讨与校外交流相结合。在校内成立课程中心组,定期组织组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研讨交流,组员间分享各自在实践中的收获,研讨活动开展的方向;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市级、省级教学研讨,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另外,与兄弟校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拓宽分享的渠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进而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优质实施。
  2.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过程中,学校要将其纳入到教学常规检查体系内。鉴于课程的特殊性,将检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反馈及学生活动记录等材料上。同时,逐步完善规章制度,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在场地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性,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逐步完善了外出制度,在活动开始前由综合实践老师提出书面申请并写出相关方案,其中包括学生的安全员、人员配备及活动时间、场地等,然后由学校统筹安排。
  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给我们的小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我们广大小学教师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反思和总结,保障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规范化、常态化实施。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52-01  中国儒家思想提倡“温良恭俭让”。清代金缨著的《格言联璧》一书中提到,“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意思是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这一“宽”一“厚”,体现的便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宽容的美德。  “宽容能让人身心受益。”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表
期刊
甲醇燃料发动机因其燃烧效率高,法规有害排放物低的优势,被逐渐推广和试点使用。点燃式甲醇发动机排气过程中未燃甲醇在高温环境下可继续氧化产生甲醛排放,导致甲醇发动机的甲醛排放较高。醇醛类物质在排气中氧化时受多种因素的耦合影响,且氧化反应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对点燃式甲醇发动机排气管内的醇醛氧化特性及排气管保温对醇醛排放影响的研究。
  利用 Chemkin 软件建立了醇醛氧化的反应模型,研究了醇醛在反应装置内部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可降低反应装置沿程的甲醇质量浓度;低温时甲醛质量浓度随反应装置轴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班级教育,塑造的应该是真正的人。教育者用故事打动孩子,用故事潜在的意义启蒙孩子优良的思想,品尝教育的甜蜜,映照教育的深度,享受教育的利息,并用以修正教育者的方向。  【关键词】故事;教育;成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67-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80-01  大家知道,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不仅要看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看过程、方法的指导,更要看情感、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一、引入环境,激发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好“范读”这个手段,可以老师自己读,也可以让学生朗读。最重要的是,范读时一定要情感充沛,抑扬顿挫,调动学生
期刊
【摘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新知。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孩子们学的有趣味。  【关键词】语文素养;萌动;真切;积极;活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81-01  一提起语文素养大家的心中一定会有许多真知灼见,这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而今天我要说的是其中的一个小内容那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97-01  常言道:若想走得快,请独自行走;苦想走得远,请结伴而行。这句话道出了团队合作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近些年在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指引下,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许多学校探索高效课堂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实践者,真切地体会到了课堂小团队若组织得当,对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合作,乐于交流的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班级管理怎样从细节抓起,班级管理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至关重要。只有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有系统性,一切教育工作才会变得轻松。  【关键词】细节;分析学生;观察量表;诊断问题;核心问题;教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03-01  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讲座上,专家给我们讲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细节
期刊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一直是以汉语作为国语在国内进行日常交流。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其自己的传统民族语言才是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的语言,以至于现今出现了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国语的学习方面积极性减小,离开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后,与外人的交流有着一定的困难。学习语言应该从小培养,因此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文中就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国语积极性的方法进行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感教育的优势,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学生乐学,好学。  【关键词】以情激情;以声传情;学语知情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90-01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求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同时它更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情感教育既是语文
期刊
【摘 要】随着微课兴起并逐渐被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高中语文也尝试将古典诗词审美鉴赏与微课相结合,希望能对高中古诗词传统教学模式作出有效地突破。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把握学生学习古诗词鉴赏的特点,充分发挥微课这一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古诗词,进而落实古诗词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主要就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中学生古诗词中的审美素养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