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吸附于PtRu合金(100)面上的DFT理论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DFT方法对CO吸附在PtRu(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了键参数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Ru的加入确实能削弱CO在合金上的吸附并且活化CO分子.当Ru的含量达50%时, PtRu催化剂抗CO中毒能力最强.另外CO分子在合金表面的吸附还和其吸附位及表面原子排布有关, CO吸附在Pt上较吸附于Ru上更强,吸附位周围分布Ru较分布Pt更促进CO分子的活化.
其他文献
该文以家庭自动化系统为背景,探讨了利用统一建模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的建模问题,介绍了UML的结构和机制,说明如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运用UML建模.按照此模型进行系统的开发,可以大大地
对合成的两种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1,2-双(2-甲基-5-(4-N,N-二甲氨基苯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1a)和1,2-双(2-甲基-5-萘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2a)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实
在酸性条件下,铜(Ⅱ)可催化空气氧化碘化钾生成碘,但当铜(Ⅱ)的质量浓度小于0..5μg/25mL时有阻抑作用.利用铜(Ⅱ)对反应的阻抑作用建立测定痕量铜的动力学光度法,该方法的检出限量为0.0
在无水AlCl3存在下,将2,6.二苯氧基苯甲腈(DPOBN),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按照一定的摩尔配比与对.苯二甲酰氯于N-甲基吡咯烷酮/二氯乙烷复合溶剂中进行三元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
阐述了测量灵敏电流计Si和Rg的一般测量线路的设计,通过对测量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在测量线路上给出了改进措施.
海滨车前(Plantago Camtchatica Link.Enum.)产于我国东北辽宁省各县市,可供药用.确定用HPLC测定桃叶珊瑚甙的方法,检测波长为206n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17:83),用ODS柱,分离效
平武地处川西北边远山区,随着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教育事业凭借改革的力量正在努力走出低谷,语文教改在困境中迈出了奋进的步伐.通过对该县豆叩片区三所乡镇初中的走访调查,
研究了枸杞蜜的耐热性能,分别测定了枸杞蜜中淀粉酶和蔗糖转化酶酶值、过氧化氢和HMF含量在恒温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了恒温热处理过程中枸杞蜜中淀粉酶和蔗糖转化酶酶值、
设γ’sc(G)表示一个图G的符号圈控制数,G表示图G的补图,该文证明了:对任意n阶图G,均有γ'sc(G)+γ'sc(G)≥(n-1)(n-8)/2,讨论了几类直和图的符号圈控制数,并提出了若干问题和猜想.
研究了一类具有分段常数变元的中立型微分方程组的振动性,并给出了所有解振动的充分必要条件和若干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