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材整合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新形势,面对新的教材,教师要提高教学成绩,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整合教材,突破多年来紧靠教材、忠实教材的观念,根据课程标准、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寻找出教材整合的新出路,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成绩。
  关键词:思想;目的;原则;作用;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5-0100-01
  一、整合思想
  按照学校教材整合的要求,依据政治课程标准,结合我校的学情、近几年的考情,把现有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符合我校的课改理念,符合教学实际实用性强的教材。
  二、整合目的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南,以思维导图为引领,以教材为依托,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解决好教材、教师、学生的关系,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1. 使教材整合符合课标要求
  政治课程标准是整合教材的指路灯,统率着整合教材的全过程。我们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对各节的教学目标加以调整,制定了符合学情的目标。并且明确了哪些是应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会描述的,哪些需要分析。
  2. 使整合内容适合学生特点
  我校高考主体力量是特长生,分数要求375以上,在整合中我们注重基础,每课时都有基础知识点的梳理。
  3. 通过整合提升学生能力
  高考考纲政治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迁移和运用知识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三、整合原则
  以新课标、考试大纲为导向,以达到备课实用、课堂高效的目的。为了与教学同步,我们以课时为单位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将非重点、非考点和难度过大地删,联系相关知识拓展延伸,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体现核心,理清层次、化繁为简。一是以考点为依据,按单元、章节、模块顺序进行整合;二是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进行分层、分类整合;三是按“调、删、联、融”的标准进行整合,即调整教材顺序,删减非重点、非考点和难度过大内容,联系相关知识延伸拓展,融入现实生活。
  四、整合作用
  一是重要保证:高考政治四本必修共253个考点,经济生活82个、政治生活52个、文化生活43个、生活与哲学77个。教材整合是有效掌握考点,提高政治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二是命题趋势:从全国高考的命题趋势看,无论是学科内还是跨学科试题都强调综合,主观题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教材整合侧重重构与整合,回归体系,使学生形成学科思想,掌握学科方法。
  五、整合方法
  1. 宏观把握——明脉络
  例如,“经济生活”模块82个考点。(1)一句话概括:“一、二、三、四、五”。一个核心问题——财富创造与资源配置;两手调节——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三个主体——国家(政府)、企业(生产者、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个观念——金钱观、消费观、择业观、公平观、科学发展观。(2)一个思维导图呈现:一目了然,将经济生活所有知识进行前后左右的联系,重构思维导图,发散性扩充,实现知识的前后衔接。
  2. 中观贯通——书读“薄”
  一是含义:中观贯通是指以单元、课、框为基础,形成知识体系,做到框框有归纳、课课有提炼、单元有总结。二是特点:书读薄、点成网。三是方法:(1)主题贯通法:如消费、价格、科技等。(2)主体贯通法:如国家、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3)单元、课、框标题贯通法(基本)。
  3. 微观落实——夯基础
  (1)原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是学好政治的第一要务和根本。(2)方法:从“点”入手,落实三点:高频考点、热门考点、新增考点。这样就能做到以纲为纲,点点清、点点通,以基础不变应高考万变。
  六、整合措施
  1. 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中,教材被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的工具,是一种师生对话的文本。在新教材的备课中,教师有时会感到整体思路不是很清楚,前后有衔接不上的感觉。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适当调整教材顺序,以利于学生思维的衔接。
  2. 知识预先渗透,疑点适当后置
  处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还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把与后面教学难点相关的知识预先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加以渗透。
  3. 动态呈现,让教材活起来
  要及时关注国家热点问题,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将教材的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呈现。教材整合要重视激励和改造的功能,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教材整合,不仅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还拓宽了教材资源,激活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教材整合是教材再创造过程,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和课程改革的指向,根据学生实情调整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材,适度拓展教学内容,有效组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教材整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创造整合的方法,而更要关注整合背后的推动力量,即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廷玉.例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资源的整合[J].广西教育,2012(07).
  [2]江赠英.论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探究式学习中的教师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也包括历朝历代所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物等。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在注重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手段激
摘 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彼此分享思考、体验、情感的活动。当前,新课标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便体现了这种理念,它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学习能力,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主、灵活、有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关键词:物理;小组;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说到底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抓住这两个问题就是抓住了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拓展思维,链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角色定位,在一课一得中积累写作技巧;强化训练,在积累练笔中锤炼能力,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基。  关键词:开源导流;拓展思维;角色定位;强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
详细阐述了目前化工厂房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精心设计,激发练习兴趣  精彩的课堂能使学生很快地集中注意力,而且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学生在开始时学的劲头非常足,可是过了一会儿就嫌累,不想做。这时,我把学生按性别两两分组,画两条相距20米的平行线,一条作为起点线,一条作为终点。每组相距1米站在起点上,每组两位学生用手做“石头、剪刀、布”,赢的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瑰宝,是少年儿童建设祖国未来的基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从儿童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要从童年抓起。   关键词:儿童;培育;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100-01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信仰,一个团体要有团体发展壮大的规划,一个国家要有富民强国的目标政策。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
摘 要:为中职学生上好应用文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师如果掌握要领,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领有三点:一是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恒心;二是要掌握职业教育的本质:育人为本,因材施教;三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应用文;三心;因材施教;应用型人才  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几十种应用文的写作要领,确实不是一件
初三下学期对于教师和同学们来说是相当关键的一段时期。如何在初中最后阶段把前面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较快地提高学习成绩,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耐心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  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基础。我们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让他们懂得,学好英语不仅是中考所需,而且是
就氯化聚乙烯与橡胶交用于普通V带底胶进行了研究。并就各配合体系的选择及加工工艺对橡胶胶料的性能影响进行了技术探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1—2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助力学生成才。  一、奏响课堂交响曲,让识字漫天飞舞  (1)利用拼音辅助作用,让学生更快地识字。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汉字不多,这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安排先学习拼音,有意识地引导识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