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文章分析了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个要素,并探讨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 计算机课程 一体化教学
当前,原有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需求。技工院校根据实际需要,将“一体化教学”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正确指导理论知识的运用,使之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重视技能操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保证在课堂上真正学到对从业有用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各项重要操作技能,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符合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大力引入,既满足了教学质量的需求又培养了大量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无疑推动了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发展。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有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科学体系,要实现真正掌握技能技术人才培养,就必须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首先要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彻底的整合,使能力本位的特点充分得到体现。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不再是如何“教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如何“教会”学生的新进模式;将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人才为中心;结合实验室、实习车间的操作能力,不再只是单一的以课堂为重点。为了实现以上的这三个转变,必须对教学进行一体化的实施,且必须具备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这三个重要因素。
(一)教师一体化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教师一体化实现的主要体现。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主要到中小企业从事工作,其职位多数是计算机维护员、程序员、办公操作员等。所以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只是学校一方面要求,学校还应该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到软件公司、企业等体验,正真参与到软件开发的工作中来,加强自身的技能培训,在与企业的老前辈带领下学习补充其不足的操作技能。经常住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可广大教师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将其他职业技校和外部企业单位的新进技术引用到师资教学中来。学校应该抓住社会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让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到网络管理员、办公软件操作员的培训中;
教师通过到中国电信客户维护中心、广告设计公司等企业实习,为实现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壮大了力量。
(二)教材一体化
目前各大技工院校教材的编写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上,还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进行阐述,而社会对职业型人才的要求是“怎样做”“怎样做更好”,两者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别。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
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就必须配备一体化的教材。学校应该组织教师积极投入到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将学校的丰富资源和教师们对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体验充分结合起来,以企业用人为主,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三)教室一体化
目前技工院校所配置的教室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操作课的教学一般在多媒体教室完成讲解再到机房练习完整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课的每一个步骤都与其前后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其中的一个步骤出错都可能导致后面的环节无法进行,而且错误点不易检查出来,操作起来既繁杂又枯燥。根据学校提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场地的分割安排,导致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遗忘步骤。这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技能掌握的结合。于是学校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是将理论与实践两地的统一结合。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
1.在多媒体教室配置实训机房,用于实训的机房都要配置上投影仪,便于老师讲授课时的操作方式及步骤时,学生能及时完成习题的操作,做到讲与练的统一,更利于提高学习的操作能力。
2.在计算机机房的每一台计算机中装置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教师通过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使教师机屏幕上所演示的课题清晰投射到每台学生机屏幕上,这一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一起完成操作练习。关键的一点的老师可通过控制学生机监督学生的操作情况,更好地对学生的功课进行辅导。实现了教学的层次化和整体化。教师可根据情况将理论知识和操作练习进行穿插练习,使学生的直观体验受到刺激,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各技工院校实施的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但它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这里特别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堂管理必须加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都的由教师来组织完成,因此一个教师的素质对教学的效果有这直接的影响。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我们强调把重心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上。对于部分实训课程,需要师生间有互动。但是因为实训场地的限制,没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投入到实训操作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相对的自由,便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还应该维护好课堂纪律,以免有部分调皮的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严重的还会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学校教学管理。
(二)加强嘘声学习积极性的互动
在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主要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体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保持积极的良好状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对学习有兴趣学生才能自觉的完成学业,否则很多学生到最后都将学业荒废了。其实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只要经常练习即可熟能生巧。教师还应该有力度的做到课堂质量的保证,使学习效率更高。教师要调节好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论
一体化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一体化教学在各技工院校的大力实施很好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才能针对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补充,从实践出发获取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不断改进,才能正真实现一体化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大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10期
[2]侯卫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才智;2010年32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 计算机课程 一体化教学
当前,原有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需求。技工院校根据实际需要,将“一体化教学”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正确指导理论知识的运用,使之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重视技能操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保证在课堂上真正学到对从业有用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各项重要操作技能,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符合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大力引入,既满足了教学质量的需求又培养了大量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无疑推动了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发展。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有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科学体系,要实现真正掌握技能技术人才培养,就必须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首先要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彻底的整合,使能力本位的特点充分得到体现。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不再是如何“教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如何“教会”学生的新进模式;将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人才为中心;结合实验室、实习车间的操作能力,不再只是单一的以课堂为重点。为了实现以上的这三个转变,必须对教学进行一体化的实施,且必须具备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这三个重要因素。
(一)教师一体化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教师一体化实现的主要体现。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主要到中小企业从事工作,其职位多数是计算机维护员、程序员、办公操作员等。所以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只是学校一方面要求,学校还应该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到软件公司、企业等体验,正真参与到软件开发的工作中来,加强自身的技能培训,在与企业的老前辈带领下学习补充其不足的操作技能。经常住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可广大教师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将其他职业技校和外部企业单位的新进技术引用到师资教学中来。学校应该抓住社会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让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到网络管理员、办公软件操作员的培训中;
教师通过到中国电信客户维护中心、广告设计公司等企业实习,为实现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壮大了力量。
(二)教材一体化
目前各大技工院校教材的编写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上,还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进行阐述,而社会对职业型人才的要求是“怎样做”“怎样做更好”,两者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别。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
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就必须配备一体化的教材。学校应该组织教师积极投入到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将学校的丰富资源和教师们对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体验充分结合起来,以企业用人为主,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三)教室一体化
目前技工院校所配置的教室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操作课的教学一般在多媒体教室完成讲解再到机房练习完整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课的每一个步骤都与其前后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其中的一个步骤出错都可能导致后面的环节无法进行,而且错误点不易检查出来,操作起来既繁杂又枯燥。根据学校提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场地的分割安排,导致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遗忘步骤。这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技能掌握的结合。于是学校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是将理论与实践两地的统一结合。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
1.在多媒体教室配置实训机房,用于实训的机房都要配置上投影仪,便于老师讲授课时的操作方式及步骤时,学生能及时完成习题的操作,做到讲与练的统一,更利于提高学习的操作能力。
2.在计算机机房的每一台计算机中装置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教师通过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使教师机屏幕上所演示的课题清晰投射到每台学生机屏幕上,这一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一起完成操作练习。关键的一点的老师可通过控制学生机监督学生的操作情况,更好地对学生的功课进行辅导。实现了教学的层次化和整体化。教师可根据情况将理论知识和操作练习进行穿插练习,使学生的直观体验受到刺激,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各技工院校实施的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但它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这里特别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堂管理必须加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都的由教师来组织完成,因此一个教师的素质对教学的效果有这直接的影响。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我们强调把重心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上。对于部分实训课程,需要师生间有互动。但是因为实训场地的限制,没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投入到实训操作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相对的自由,便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还应该维护好课堂纪律,以免有部分调皮的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严重的还会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学校教学管理。
(二)加强嘘声学习积极性的互动
在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主要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体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保持积极的良好状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对学习有兴趣学生才能自觉的完成学业,否则很多学生到最后都将学业荒废了。其实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只要经常练习即可熟能生巧。教师还应该有力度的做到课堂质量的保证,使学习效率更高。教师要调节好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论
一体化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一体化教学在各技工院校的大力实施很好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才能针对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补充,从实践出发获取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不断改进,才能正真实现一体化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大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10期
[2]侯卫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才智;2010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