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线上课程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o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线上教学成为一大趋势,社会对线上课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音乐线上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做了梳理,为未来线上课程的制作与开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 教师着装问题及改进策略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递者。因此,音乐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应该着装得体。能够参与线上音乐课教学的教师,都是各个地市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但是由于他们面对镜头的机会并不多,拍摄经验不足,导致在着装上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服装过于厚重。由于季节原因,很多教师直接穿着厚重的羽绒服站在镜头前,看上去非常臃肿、缺乏精气神。其次,服装的款式不够庄重,主要体现在女教师身上,如裙子太短、衣领偏低、服装材质太轻薄、配饰过于夸张等。最后,服装的色彩不够美观。许多男教师穿一身黑西服,压抑而缺乏生气;有些女教师的服装色彩夸张,有些暗淡沉闷,还有些花纹繁多。
  教师的服饰是学生在屏幕前首先关注的东西,而以上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体验,甚至分散学习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着装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在图案的选择上尽量不要选择密集度高的格子、条纹和碎花,这些图案在屏幕上显现出来容易模糊、晃眼;其次,在颜色的选择上,除了要遵循亮丽而不花哨的原则外,还应充分考虑与课件、黑板、光线等因素的色彩搭配,做到和谐美观;最后,可参照时尚生活类节目主持人的着装风格,做到时尚、得体,充分体现出音乐教师与众不同的美。
  二、 课件问题及改进策略
  课件是丰富学生音乐体验的重要载体。好的音乐课件不但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质量不高的音乐课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受制作水平与教师个人审美因素的影响,线上课的课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字体大小不合适。课件字体偏大会造成比例不协调、看上去不美观的视觉感受;字体偏小会影响学生观看,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捕捉。其次,素材质量不高。音乐课件需要用到大量的视频与音频,清晰度不高的视频与音质不佳的音频都会直接破坏学生的审美体验,甚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音、画剪辑随意。音乐由乐句、乐段构成,一些音乐课件完全不考虑乐句感,随意剪辑停播点,使音、画播放常常处于突然停止的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提高自身的课件制作水平和音乐基本素养。课件中音、画的剪辑一定要遵循乐句感,停播点要在乐句的结束点,为了避免突兀感,可以在句头和句尾做淡入和淡出处理。其次,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多看优秀课件,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用心去感悟画面中各元素的比例、色彩搭配等,不断积累,提升品位。
  三、 学情分析问题与改进策略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立足点,没有准确的学情分析,教学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在线上課堂中,教师独自面对镜头上课,学生并不在现场,难以做到双边交流与互动,导致很多教师在设计教程时出现了对学情考虑不周的情况。一方面,对学习环境考虑不周。学生是居家学习,教师却要求学生拿出音乐课专用的乐器参与教学。其次,对学生能力评估不到位。教师让低年级学生参与复杂的身势律动甚至唱歌谱等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教学活动,给高年级学生的任务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复杂。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将学生放在心上。教师从备课起,心里就要想着学生,他们处于什么年级,年龄特点是什么,现有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兴趣点有哪些,这些因素都要充分考量。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环境。在需要用乐器伴奏的教学环节,可鼓励学生利用家里随手可得的小物品自制乐器;当需要与人配合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独立完成,或者与家人共同完成。(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
  注: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PTYB120)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斗争史,是中华民族从站起到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而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机渗透红色党史教育,让革命传统教育入脑入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为此,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梳理红色革命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党的百年征程、品读人物传记、瞻望重大事件、领略战争风云、沐浴思想文化,让学生接
大学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性和功能,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不足,并从思想文化、传统文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并且逐步显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模块化教学是近年来得到教师广泛关注和积极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能够通过在作文课堂的阶段性规划、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实践活动组织等环节体现模块化特点,来实现作文教学系统性,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摘 要]支架式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深度思考而设计的问题。支架式问题要有指向性、整合性、思辨性,这样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课题、关键句子、细节、写法入手,设计支架式问题,使教学直指文本核心,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问题;高效课堂;设计原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仍局限于教师讲授、学生记答案的单向交流,导致学生考试时阅读题失分严重。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明确阅读思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养成阅读反思的习惯。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地鉴赏文学作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收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阅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量中外研究表明合作教学对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文章采用测试与深度访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
[摘 要]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读者意识,没有写作思路,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教师的教学也同样面临着困境。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读者意识的培养,可以从教材文体、任务设计以及开发资源三个方面展开教学,让写作回归其交际功能。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者意识;交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新颖的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及掌握,从而增强课堂的时效性,让移动化学习得以实现。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微课教学,让高效课堂得以顺利开展。文章主要从运用微课教学的意义、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微课应用的注意事项三方面对微课的特点和微课在初中生物日常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认知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文章以《盐类的水解》公开课为例,通过教学
[摘 要]教学设计要立足语文课堂实践,体现顶层设计思维,让课堂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相融合,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体,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效。以单元课文为一组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单元意识和目标意识,把单元要求和课文特点结合起来,把文本阅读感悟和知识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注重策略的灵活多样,注重课堂的预设生成,这样就能使教学设计实用灵动,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