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核心素养,进行回归本体的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设计要立足语文课堂实践,体现顶层设计思维,让课堂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相融合,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体,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效。以单元课文为一组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单元意识和目标意识,把单元要求和课文特点结合起来,把文本阅读感悟和知识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注重策略的灵活多样,注重课堂的预设生成,这样就能使教学设计实用灵动,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本体;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37-02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 ,所选的课文全是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数量是全册各单元中最多的。在教学中,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用顺畅、回归本体,从而达到示范引领的理想效果呢?笔者结合单元的设计谈一下具体的做法。
  一、设计有高度,融合核心素养
  (一)树立核心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学生和谐发展。”这些内容表明,语文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明确的指向,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双重任务。两者都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教师应该认真揣摩、把握。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顶层设计思维,做到两者兼顾。比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阅读中要求学生能提取概括信息。在设计《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为什么不在地面上而要在地道里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为什么说地道战是个奇迹?”这样,引导学生概括地道的作用,思考领悟冀中人民的智慧。这样的设计,渗透了核心素养的内容,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树立单元意识
  “双线组成单元”是统编教材的创新之处,但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却没有采用双线组元的方式。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设计时,教师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整体设计,尽可能做到“一组一得”。根据“学习提高阅读速度方法”这一语文要素,《搭石》应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将相和》应训练连词成句地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要训练借助关键词句速读,《冀中的地道战》要训练带着问题速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部就班,依据课文编排顺序一课一课地进行有序训练,使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形成一个系统,帮助学生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三)树立目标意识
  有些教师目标意识比较淡薄,只知道照抄教参,不知道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关于教学目标,特级教师凌宗伟说:“要明确而具体地陈述用什么,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想要精准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要从单元目标入手,并结合课文特点进行思考。第二单元的阅读目标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习作目标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考虑以上内容,教学设计时就能确定清晰简明的教学目标。如,教学《将相和》,目标可确定为:一是学习生字词,二是练习“连词成句地读”的速读方法,三是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二、设计有支点,回归语文本体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能力的训练要有梯度性,循序渐进。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在学习“负荆请罪”这一内容时,教师围绕“听”字做文章,指导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为什么‘听’了廉颇的话,蔺相如会请假,不跟廉颇见面?为什么‘听’了蔺相如的话,廉颇会背上荆条请罪?”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有目标,有支架,强化了速读训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做,可谓是完成了目标,培养了能力,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体。
  (二)掌握提高阅读速度方法
  在落实速读方法的单元策略时,教师要把单元目标和课文特点结合起来,让设计整体化、系统化,让训练回归本体。比如,《搭石》一课的训练目标是集中注意力、不指读、不回读。但是,如果只让学生看课本阅读,教师就掌握不到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字幕滚动播出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可以随时调整每一行的字数,控制每分钟大屏幕滚动的字数,并根据学情进行增减,有序强化。这样有梯度的训练,扩大学生的阅读视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方法是用于一篇课文还是全部的课文,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精心安排。
  (三)加强习作能力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单元习作要求,加强习作训练。如,在《搭石》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人物特点、感悟淳朴民风,教师可以选取“上了点儿年岁的人”这一段为例,围绕“放下”“找来”“踏上”“离去”等这些词语,采用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想一想上点儿年岁人的穿着、外貌,演一演他们调整搭石的动作、神态,说一说人物的形象和品质。这样设计,一是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了阅读能力;二是把事情具体化、人物形象化,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基础;三是把短短的三行字扩充为一个小剧本,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
  三、设计有靶向,着力课堂实效
  (一)导入过程准确利索
  好的导入设计,引人入胜,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是一堂课的精彩环节。例如,《冀中的地道战》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区的日寇力量很强大,但是冀中人民一点儿都不怕。他们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挖了一百多种地道和敌人斗争,成功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创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奇迹。那为什么说地道战是个奇迹呢?冀中人民又是怎样利用地道与敌人进行斗争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这样的导入,能快速带动学生进入积极的阅读状态。
  (二)方法策略恰当合适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围绕学习目标,选择利于学生说和想的策略,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两个导入方案。   方案一:“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将’指的是谁?‘相’指的又是谁?他们因为什么事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方案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一看将、相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想一想如果将相不和会怎样,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哪些特点?”第一个方案注重内容结构,第二个方案突出了人物特点。两者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如果从单元的习作要求来看,方案二就显示出了设计的恰当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文本对话充分到位
  要想真正做到充分阅读,不仅要反复读文本、理解文本,还要超越文本进行阅读。比如,在学习《将相和》时,由于对文本背景认知有限,学生在和文本对话中出现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可以介绍战国七雄的背景知识,介绍《史记》中的一些人物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理解文本内容。从上面设计可以看出,教师没有过分侧重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而是采用深入理解文本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这种超越文本的深度阅读,提高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共建课堂预设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教学是双向活动,只有学生的学,或者只有教师的教,都说明预设生成的有效性不强。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围绕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课后作业来进行教学;其次,要围绕构建有效、灵动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最后,要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来考虑。这样,营造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步入文本的深处、语文本体的实处。如,学习《搭石》时,教师这样设计:“如果搭石两边的人同时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闭上眼睛,我们来感受一下搭石、溪水,想一下搭石的大小、平整度,溪水的深浅、清澈度,你会感受到了什么呢?”通过联想、推理,学生的脑海浮现出人美、景美、情美的一幅和谐村居图。
  (五)善用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编者精心筛选的内容,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检验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善用、活用这些练习,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比如,《搭石》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说说“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教学时,我们可这样设计:“读一读,快速圈画出上点儿年岁的人、搭石两边对面的人、年轻人都做了什么,体会一下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为他人着想、两边对面的人的谦让以及年轻人敬老帮老的优秀品质。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轻松地解决课后问题,更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要求。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立足语文课堂实践,让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相融合,把单元要求和课文特点相结合起来,釆取适宜的策略落实目标,促进语文本体回归,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就能进行实用有效的教學设计,就能建构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精彩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凌宗伟.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陈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3).
  [3]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有两处难点,一是怎么建立准确、稳固的面积概念,二是在制定面积单位时,选用什么作为面积单位,面积大小和面积单位的度量过程与结果有什么关联。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面积单位确定和实际测量中有效建构面积的概念。  [关键词]面积;面积单位;概念; 测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33-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斗争史,是中华民族从站起到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而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机渗透红色党史教育,让革命传统教育入脑入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为此,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梳理红色革命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党的百年征程、品读人物传记、瞻望重大事件、领略战争风云、沐浴思想文化,让学生接
大学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性和功能,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不足,并从思想文化、传统文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并且逐步显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模块化教学是近年来得到教师广泛关注和积极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能够通过在作文课堂的阶段性规划、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实践活动组织等环节体现模块化特点,来实现作文教学系统性,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摘 要]支架式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深度思考而设计的问题。支架式问题要有指向性、整合性、思辨性,这样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课题、关键句子、细节、写法入手,设计支架式问题,使教学直指文本核心,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问题;高效课堂;设计原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仍局限于教师讲授、学生记答案的单向交流,导致学生考试时阅读题失分严重。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明确阅读思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养成阅读反思的习惯。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地鉴赏文学作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收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阅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量中外研究表明合作教学对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文章采用测试与深度访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
[摘 要]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读者意识,没有写作思路,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教师的教学也同样面临着困境。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读者意识的培养,可以从教材文体、任务设计以及开发资源三个方面展开教学,让写作回归其交际功能。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者意识;交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新颖的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及掌握,从而增强课堂的时效性,让移动化学习得以实现。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微课教学,让高效课堂得以顺利开展。文章主要从运用微课教学的意义、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微课应用的注意事项三方面对微课的特点和微课在初中生物日常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认知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文章以《盐类的水解》公开课为例,通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