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acky_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调查、走访初步统计了焦作云台山的资源现状和分布。分析了云台山的地质特征的特性和应用前景,并针对如何保护与恢复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云台山;现状;绿化恢复;节点实施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普教育旅游观赏价值,其开发利用已走在我国前列。具有典型的南太行山环境气候特征,太行山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恢复与治理难度大。特别是云台山景区段山体植被多样性差,土地条件恶劣等问题尤为突出。故而此次优化提升应充分的立足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类节点现场的小气候、土质、水源情况、植被生长现状因地制宜的提升各个节点的景观质量。
  1、提出节点优化目标
  1.1 营造生态化、自然化的景区植被景观,实现消极景观的积极利用
  对位于山区的风景名胜区而言,原汁原味的自然景区风光是吸引众多游客不远万里而来的原因。过度城市化的景区往往给居住于城市中的游客以不良的游览体验,故而本次重要节点的优化提升将节点植被的生态化,自然化作为重点,讲求运用科学先进的栽植手段,建立自然和谐的景区植被空间。同时,这也是本次森林植物环境保护和恢复的根本目标。
  1.2 串点成线,统一风格,提升整个景区过程游览质量
  本次规划的最终目标即为提升景区过程游览的质量。为达到最终目标,分批次、有计划、有分期的逐步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从小的方面入手,从特殊节点入手,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实现游览质量提升是科学的,可行的。
  2、景区节点优化原则
  (1)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原则;(2)以建设近自然群落与仿自然群落为原则;(3)以增强景观异质性,加强景观层次化为原则;(4)以突出地方生态特色、建立浓郁乡土气息为原则;(5)以强调落地实施为主的可实施性原则.
  3、现状分析
  (1)区域内石灰岩分布广泛,主要岩体成分多为泥炭灰质、石灰质的板岩、页岩和砾岩。岩性较纯,分布厚度大。土壤以黄褐土为主,故而:土层薄,植物栽植难度大; 干旱缺水,易发生土壤侵蚀; 土壤肥力低下,主要表现为氮、磷、钾的同步缺失。
  (2)设计区域海拔多在800—1000米以下,为稀灌木多草本的耐旱草坡类型区,以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率平均为40%左右。 草本主要有羊白草、黄背草、羊胡子草等; 灌木有荆条、酸枣、野皂角等; 乔木散生,有栎、榆、槭、楝等; 人工经济树种还有石榴、核桃、柿树 和山楂等; 四旁用材树种以泡桐、椿和榆樹为主。 云台山风景区植被覆盖率为50.55%。
  4、重要节点分类(图表1)
  5、节点优化方案
  (1)入口景观:位于五家台服务区入口景观道西侧区域。入口区域属山前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条件、区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优越,景观视野开阔。原场地以梯田为主,台地状,北高南低。场地内有部分现状核桃、柿树零星分布。规划要求顺应场地肌理,保留现状果树及其他乡土树种,结合场地原有肌理规模种植三角枫、五角枫、黄连木、青檀等特色树种,林下及周边栽植连翘、绣线菊、大花溲疏、小叶卫矛等观花或常绿植物,丛状点缀油松、白皮松。(2)景区岔道、转角荒地:此类区域牵涉立地类型较多,但多以中低山及丘陵区的阳坡类型为主。由于临路荒石裸露情况较为严重,植被生长条件较差。且阳坡土壤含水量较低。规划应以人工造林方式进行复绿。① 类似区域应栽植景区适生树种,形成良好的森林背景。临路两侧搭配迎春、黄刺玫、花石榴、胡颓子等植物。乔木-小乔木-灌木的搭配应层次分明富于变化。② 在重要的交叉路口应于视线敏感区域(如绿岛或崖边)配以油松、山楂、山桃等观赏性佳的适生景观植物起到指示性作用,同时提升各道路交叉口的景观意向。③ 由于此类地区环境条件良莠不齐,在重点地段的类似区域应做好生态建设后的后期保障工作。(4)修路造成的边坡裸露区段:此类区段在青龙峡、峰林峡与东区主景区内皆有出现。但尤以峰林峡、青龙峡、影寺等区域最为常见。由于这些景区开发起步较晚,对该类地段的生态复绿,生态边坡防护工作也将列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上述景区中点状分布的,由于修路造成的山体塌方、边坡裸露区域,现状以山石为主。多为垂直的石质山墙。同时各类边坡裸露区域的复绿工程条件具有很大差异,给生态恢复带来很大困难。针对此类区域应结合必要的工程措施,对重要节点进行生态复绿。实现消极景观的积极利用。主要的复绿方法可结合现场情况,选择攀援植物立体复绿(较为缓慢)或采用目前使用广泛的客土喷播技术。在植被选择上,攀缘植物应以五叶地锦、三叶地锦为主,也可选择适合性较好的葛藤、与景观性较好的凌霄等。局部小气候较优区域可使用小叶扶芳藤、藤本卫矛等种。喷薄植物种子配置应尽量丰富,可选用紫穗槐、狗牙根、荆条、盐肤木、山皂荚等乡土适合性植物混合喷播。
  结语:
  云台山在利用太行山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对植被进行恢复规划的同时,积极减少人为干预活动,确保植被恢复规划的实施,尽快恢复云台山的自然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少平,许桂芳.河南省太行山野生盆景植物资源应用状况[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5):275.
  [2]郭全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云台山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3.
其他文献
安徽保留着许多古村落,南屏村就是其中之一。南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武乡。始建于北宋,到了元、明年间村子已有一定规模,自元朝末年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村庄迅速扩展,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村中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该村东临碧阳镇,北至碧山乡,因村北有
期刊
【摘要】通过对深层粘性土的卸荷试验以及模拟地下水位升降的反复加卸荷试验,探求坚硬粘性土的卸荷特征以及不同地下水水位变化对深层粘性土的影响及变化特征。  【关键词】深层粘性土;卸荷回弹;卸荷比;反复加卸荷试验  一、前言  在地面沉降的研究中,深层地下水汲取与补给交替进行,对深层粘性土层产生类似于加、卸荷后的变形,模拟这种变化室内试验常采用反复加卸荷试验来加以研究。由于取样困难以及仪器的限制对深层坚
期刊
【摘要】: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碳排放与碳减排的主体。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国低碳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技术水平、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节能减碳任务更加艰巨。为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文分析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对策  1、我国
期刊
【摘要】本例以暨南大学番禺新校区为例,结合岭南建筑的文化特色,分析校园在规划布局和建筑物设计,探索校园规划构图的基本规律,及岭南建筑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体现。  【关键词】校园;规划布局;以人为本;岭南建筑  校园是学子生活学习的场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殿堂。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暨南大学坐落于华南地区,如何在设计中传承
期刊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而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之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开始十分迅速的发展,对于美丽乡村进行规划,一方面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而另一方面还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悠闲游戏的场所,它能够保证居民体会到更加丰富的乡村生活。所以本研究基于此主要以武汉为例分析生态视角下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生态视角;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现如今我国的
期刊
【摘要】山地建筑受地形、地貌影响,持力层埋藏深度起伏较大,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对山地建筑基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选型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山地建筑;基础选型;桩基设计;持力层选择  1、工程概况  金色阳光住宅小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北山东区南面张木沟,临近公路,总建筑面积17.2万m2,规划建筑包括17栋住宅楼,1栋办公楼及1万m2地下车库。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为建筑学含义及其意义的论述,从行为建筑学的角度分析惠州奥林匹克花园五期规划方案设计理念,来研究居住环境中的建筑布局、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小区景观等对居住者的行为活动的影响,进而对居住区设计提供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居住小区;建筑色彩;环境设计;行为活动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并最终定居在城市,导致了城市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同
期刊
【摘要】中国建筑美学观的形成是受中国传统营造观念深深影响的。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考虑到对传统的传承,展开对中国文化本源的探寻。本文以何香凝美术馆为例,基于美术馆的场地处理、功能组合、空间意境的营造,详细阐述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营造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  【关键词】营造观念;空间层次;组织;意境;框景  1、简述传统营造观念  1.1人文观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浩瀚如烟。中国文化中的佛家、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其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可靠.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群众的工作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改善了生产条件、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今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1、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情况  1.1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专业人才较少,
期刊
266011【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建筑工程高效的组织管理中,加强人员组织、机械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及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需要针对建筑工程不同项目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组织方案,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  【关键词】施工组织;机械设备;物资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建筑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建筑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