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除白细胞对血液保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概述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血液筛检项目和检测技术的极大改进,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大大降低,输血相关的非感染性严重危害成为最普通的输血并发症,其中与储存血液中白细胞的残留有着密切关系的输血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血液保存期间,白细胞逐渐发生破损而释放出过氧化氢、溶酶体酶、唾液酸苷酶、白细胞介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会加重红细胞的保存损伤,也可诱发输血反应,故输血前去除白细胞已成为近代输血的新趋势,过滤法是目前采用最多,也最为实用的去白方法,用过滤器通过机械阻滞和细胞粘附来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而白细胞滤器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滤除白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引起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变化,研究过滤前后血液保存期间功能及性质的变化,探讨滤除白细胞对血液保存质量和血液保存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滤除白细胞;血液保存;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7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80-021白细胞在输血中的危害
  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是一种“污染物”,同种异体输注会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输注含白细胞的血液成分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及相关病毒的传播等[1]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在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发生率最高,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90%。一般认为,输注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所残留的白细胞总数少于1-5×106可大大降低危害,预防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巨细胞病毒(CMV)的传播。2白细胞去除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白细胞滤器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滤除白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引起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变化。白细胞的清除率一般超过99.98%,红细胞回收率在90%左右。血液滤除白细胞前后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宽度分布变异(RDW)和红细胞渗透膜脆性[2]等无显著变化。血液过滤前的保存时间、温度及过滤时的速度等都对过滤白细胞的质量有影响,赵林娜等[3]研究发现,过滤前全血保存(2-6℃,12h和24h)对白细胞过滤的质量、滤过时间有显著影响,保存12h以下的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高于12-24h,过滤时间也明显缩短,滤过更为顺畅。这可能因为保存时间较长,血细胞聚集成团不易充分摇匀。过滤前保存温度(室温和2-6℃)对红细胞回收率有显著影响,对白细胞去除率、滤过时间无显著影响,室温保存的血液红细胞回收率高于2-6℃保存。过滤速度会影响滤除效果,流速太快会阻碍白细胞的吸附,还导致白细胞的破裂;流速太慢使细胞的黏附力下降,加大白细胞从滤网中漏出的风险。实验表明滤除时间低于5min和高于100min明显影响滤除效果,使残存白细胞增高[4]。另外,影响滤过质量的因素还包括保养液与全血的比例是否恰当,采集血液是否顺利,采集过程是否充分混匀等等。3去除白细胞对储存中红细胞性质及功能的影响
  3.1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红细胞保存损伤主要是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下降,ATP含量下降,代谢调节作用的丧失,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及细胞形态的改变。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膜上的脂蛋白和脂质逐渐丧失,红细胞内钾离子降低,钠、钙离子升高,ATP和2,3-DPG含量下降,血浆PH降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加,红细胞从正常的双凹形变成球形或桑椹形。ATP是细胞内能量物质,ATP水平与红细胞体积、形态和生存率等指标密切相关,是判断红细胞活性的指标之一,当ATP浓度>1.5μmol/gHb时才能达到输进体内的红细胞24小时后生存率大于70%。2,3-DPG的含量反映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的大小,呈负相关。保存前的白细胞去除是否会增强血液保存中红细胞的抗损伤能力,目前仍无统一的看法。研究表明过滤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正常组和过滤组全血在4"C保存过程中ATP含量的动态变化过滤和未过滤的全血在保存中,其ATP水平均逐渐下降,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保存前的白细胞过滤既未加速,也未延缓血液中ATP的耗竭;K+浓度保存3周内的红细胞无统计学差异,保存3周以上的红细胞,过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游离血红蛋白(FHb)在保存过程中含量明显增加,在28d时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乳酸脱氢酶(LDH)在红细胞内的含量较血清中高100至数百倍,细胞破坏或裂解时,此酶可释放至血浆中,LDH的增高表明了保存红细胞的衰老和裂解,LDH水平在保存前无明显差异,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过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这种差异逐渐加大[3-11]。因此,保存前过滤去除全血中的白细胞对红细胞ATP不产生明显影响,可抑制K+和LDH的升高。
  3.2红细胞流变学特征的影响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等流变学特征对血液动力学和循环功能有重要作用,是维持微循环正常血流、保证组织灌注和氧供的重要决定因素。血液粘度受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以及血浆粘度等的影响,白细胞滤除前与滤除后比较全血高切、中切、低切、全血还原粘度有所降低,血液粘度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研究证明,未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保存2周后聚集能力增强、变形能力减弱,并持续至保存期末,这种变化可能对临床输注效果产生影响。在保存过程中白细胞发生活化,产生多钟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可能是导致红细胞在缺氧、创伤等病理情况下牢固聚集、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进一步影响血流。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保存期间聚集功能变化明显不同,1周末时明显降低,2周后恢复至接近3d时水平,保存期末又有所降低。而红细胞的聚集能力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特性和悬浮介质的组成,红细胞形态和细胞表面的电荷量影响其聚集性。未去除白細胞的红细胞保存1周后变形能力即明显下降,且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而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保存4周末才见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细胞形体、表面积/容积比、细胞骨架粘度弹性特点及细胞内粘度,红细胞保存期间逐渐由双凹盘状变为棘状球形,造成表面积/容积比降低,细胞内液外移造成细胞内粘度升高,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12-16]。因此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保存期内聚集功能和变形能力变化轻微,对红细胞、血液质量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患者治疗中采用电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患者,样本选取例数为60例,研究时间在2017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对额顶部皮质中性粒细胞浸润、自由基含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In the recent years, bioceram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s. They are mainly fabricated as the substitution of human hard tissue, such as ar
目的 :观察并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
目的 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致大鼠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n=8)、模型组(n=6)和对
患者,男,18岁,因“双眼先后视力下降50d”入院,门诊以“视力下降原因待查,家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待除外”收入我科。患者于2012年9月初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眼前似白雾遮挡就诊当地医院,查视力:右眼0.4,左眼0.03,视野示中心暗点,生理盲点扩大,在外院给予激素冲击、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视力未见恢复。2012年9月中旬出现突然视力下降,双眼闪光感,以中央视野缺损为主,就诊于某眼科医院,诊断为“球后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测定在肾功能损伤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肾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清胱抑C(Cys-C)、血肌酐(Scr)的浓度,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肾损伤患者各组血清胱抑素C(Cys-C)与健康组相比较,各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有统计学差异(P0.0
期刊
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哮喘的过程中使用顺尔宁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6-2017年我院小儿哮喘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顺尔宁治疗,参照组为传统治疗方
【摘 要】目的:分析导致手术室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寻求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12月共发生手术室院内感染的人数17人,探求引起手术室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引起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控制不严、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不足、空气质量控制不达标。在手术过程中,加强无菌操作控制、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水平、做好连台手术之间的空气消毒工作是减少手
期刊
INTRODUCTIONrnSince the discovery of Bioglass by Hench et al. in 1969, various kinds of glass and glass-ceramic have been found to bond to living bone. All t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