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响孩子一生的绘本阅读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伴随着一个人一生的一项活动,阅读能力与人的成就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对—个人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把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它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
  〔关键词〕阅读 绘本教学 提问技巧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据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问及受访者不读书的原因时,获选率最高的选项是“工作忙,没时间”(42.8%),其次是“没有读书习惯”(35.8%)。其他选择较多的选项还有:看电视多、不知道读什么、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等。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没有读书的习惯或者兴趣呢?是否应该追溯到幼儿时期,我们有没有给幼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二)选题意义
  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通过绘本教育,这样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会有较全面的发展。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很多教师对于绘本的认识都只是在表面,一般认为就是故事书,图画书。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冗长的故事讲述让孩子们提不起兴趣,单纯机械地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二)家长对绘本的认识
  其实很多家长对于什么是绘本也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绘本的阅读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所以幼儿园要多开展一些讲座或活动,提高家长的意识,这样就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高孩子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三)家长在家给孩子读绘本的程度
  根据幼儿园绘本阅读基本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6%的家庭每周陪孩子读绘本5次以上,47%的家庭每周读3——4次,有37%的家庭每周只读0——2次。
  (四)幼儿教师和家长双方合作
  从幼儿园组织层面看,幼儿园应在成立家长的同时,积极创建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幼儿园二者之间的互动,让家长成为教育伙伴;成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从利用资源层面看,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大自然、家长或周围一切的可用资源,最终形成家、园共同努力,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对绘本巧妙提问的必要性
  (一)幼儿发展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需要
  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孩子通过欣赏、阅读,感受绘本中语言的精炼和多姿多彩的画面,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同时了解绘本中故事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它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
  四、如何进行有效的绘本提问
  (一)提升教师的绘本分析能力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绘本的特点:1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来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性;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再次,抓住绘本阅读的重难点,绘本准备的有效利用,环节设计的新颖和孩子有兴趣的阅读方式。
  (二)教师掌握有效的绘本提问
  1.有效的提问应体现层次性。幼儿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一幅画面,有的小朋友只能说出图上有什么?有的小朋友却能根据画面上情境,猜测推想小动物故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事,它们之间会有一些什么对话,因此,老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尽量使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跳一跳,都敢摘到果子。
  2、有效的提问应体现递进性。在我们现在的绘本教学,很多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诸类问题,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所谓递进性的提问就是由浅入深,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故事。有一些的追问,可以及时捕捉到孩子观察能力的仔细与否。
  (三)开设家长课堂,家园共育
  家庭资源是幼儿绘本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为提高家长了解绘本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就一方面通过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我园绘本教学的重大意义,向家长说明绘本教学的目的、计划、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家长半日活动的开放,向家长开设专家讲座,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使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教育共同体。
  总之,绘本的味道就在于去感受作品中温情的“意味”、奇妙的“趣味” 和无穷的 “风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教师对绘本深入准确地挖掘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教师对绘本作品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将直接体现在教育目标中,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这样的阅读带给孩子的发展是无限的。
其他文献
亲子游戏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以婴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一、亲子游戏与亲子关系的内涵  (一)亲子的概念  “子”是指孩子,“亲”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指孩子的双亲。亲子教育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环保问题日趋为人们关注。我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纲要》提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环境教育的目标是使广大青少年和儿童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具有良好环保素养的人才。本文从关注现阶段家、园、社区三个幼儿成长的环境空间出发,针对目前还不容乐观的幼儿环保教育现状,力求通过构建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联动环保教育模式,优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模块的主题是制定假期计划,分设两个单元进行学习。本节课是本模块第一单元Unit 1的第一课时。学生通过欣赏Xiaoyong和Sam旅行中拿错包的小故事,学会初步用一般将来式询问别人的假期计划以及讲述自己的计划。三年级学生已经进入英语学习的中年级阶段,他们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并且乐于表达,善于展示,不怕出错。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活动教学法和任务型等进行
期刊
研究发现,3-8岁是人阅读能力培养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时期,在这期间,儿童要掌握阅读的能力,尤其是绘本阅读的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这里所说的绘本阅读,并非指的是幼儿识记一些汉字之后自己阅读,他们对于汉字的掌握存在很大的局限,因此,可以通过对图形的分辨和组合进行阅读,有利于幼儿自助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教学实际中,作
期刊
“小班化教育”是近几年来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它为小学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宽裕的时间和空间,其教育的优越性十分明显。小班教学容易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每个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具有明显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让课堂教学更加活起来,动起来呢?下面就这方面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课前准备  1、师生之间的关系。小班
期刊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尝试将动物和食物分类排列一一对应摆放。  3有初步的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鸡小猴小猫小兔小狗毛毛虫等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班的宝宝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朱老师,跟老师打个招呼好吗?宝宝们好.”  2师:“那么,宝宝们,我们班上今天还有客人,我们跟客人也问声好,好吗?”  引导幼儿挥手向其他老师问好
期刊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幼儿期是想象日益丰富的时期。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缺少了想象,美术活动就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丧失了童趣,丧失了欢乐,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
期刊
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贴近生活学数学  数学是一种语言,孩子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广泛的交流。幼儿数学教育应贴近生活,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小朋友都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过程中了解周围世界的,他们很
期刊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都知道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
期刊
告状,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文与幼儿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相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中发生次数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应该有效正确的来处理幼儿的告状。  一、问题提出  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