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的冒险之旅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_1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童书,是和自己童年重聚的一种方式。
  当年,我们小小的心里都曾住着一个顽皮生动的“魔鬼”。我们曾经踩蚂蚁,捉蝴蝶,将蜻蜓放瓶里,捉来蚂蚱变成高粱秸秆车的“马”……就像瑞典作家拉格洛夫笔下的少年尼尔斯,他曾经把马蜂放在奶牛的耳朵里,用脚踢雄鹅,扯公鸡的鸡冠,揪猫的尾巴……凡是能想到的“恶作剧”,尼尔斯都用来填满他那无聊而虚空的时间。
  一个寻常的星期天早晨,窗外的阳光灿烂明媚,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这时,一个小精灵出现了:一张苍老的、布满皱纹的脸,脸上没有一根胡须,穿着黑色的长外套,齐膝的短裤,头上戴着帽檐很宽的黑色硬顶帽。
  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尼尔斯更是好奇、惊奇。看到小精灵时,尼尔斯内心的“魔鬼”又被唤醒了,他打算捉弄一下小精灵,就像捉弄家里的鹅、奶牛、公鸡一样。尼尔斯真的捉住了小精灵。一番“争斗”,尼尔斯失去了知觉,醒来后,小精灵不见了踪迹。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尼尔斯变小了,如拇指般大小。
  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尼尔斯害怕了,他一边寻找精灵,一遍虔诚地恳求祈祷:保证从今以后再也不调皮捣蛋了。
  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一只雄鹅莫顿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莫顿飞走,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不料却被莫顿带上高空。趴在莫顿的背上,他看见了以前从没有看见过的农庄、麦田,镶着金边的山毛榉树林……他从来没有以这样的视角俯瞰过自己的家。他不曾感受過风驰电掣地乘骑狂奔,也不曾感受过在空中遨游竟会是如此痛快惬意。
  就这样,尼尔斯的冒险之旅开始了。莫顿和尼尔斯一路飞翔,一路冒险,勇斗猛禽和野兽,甚至猎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尼尔斯学会了善良,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人不应该凌驾于动物之上,每一种生命都应该是自由的,每一个充满光芒的人都必须信守承诺……他用生命的柔软质地去碰触、去感知获得的生命体验和认知。
  历时八个月,当尼尔斯经历重重险阻磨难,重返家园时,他变了,和最初离家的那个刁蛮、任性、胡作非为的小男孩截然不同,变成了懂得尊重生命,懂得敢于担责,一个温柔、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童话的滋养,童话并不只是教化真善美,而是直面人生的真相;童话可以在缤纷繁复的生活中唤醒善良的原始力量。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里的童话世界,虽然写的是动物界里的恩怨情仇,它们自有一种属于动物的温柔和庄严。它们既是动物,也是人;而人,既是人,也是动物。这或许就是艺术的力量:赋予平常事物以陌生新鲜的光芒。和尼尔斯骑着那只从未遗忘飞翔的雄鹅莫顿一起冒险,万物都是惊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世界每天都焕然一新,闪闪发亮。未知,逗引着孩子的好奇和猎险。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其他文献
Q 我的孩子上初中后,开始叛逆,脾气急躁,经常顶撞父母。我们为此头疼不已。请问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呢?  A 养育孩子的这些年,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及时角色转换,必要时把父母的身份转换为朋友身份,这样更利于与孩子相处。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声“不”   儿子小的时候,很乖巧可爱,对我们很依赖,亲子关系很和谐。这样美好的关系持续了好几年,直到儿子上了小学二年级后。   儿子8岁生日,我买了一个玩具作
期刊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团体心理辅导。它是常见的心理辅导手段之一。因为该手段具有成员参与度高、体验好、压力小等优点,在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也经常用此方法开展活动,每次都有很多感触。  暑假期间,我对即将升入初二的孩子开展了名为“学习应对姿态,促进亲子沟通”的团体心理辅导,引发了很多思考。  孩子的话,你真的听懂了吗?  在和孩子互动中,我请每个孩子用一种动物形容自己的妈妈,其中一
期刊
从孩子拿起笔学习写字开始,每个家长就期盼孩子写出一手好字。在小学起步阶段,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写出一手好字呢?作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二十年的老师,我建议家长从三个方面助力孩子练字。  一、养成正确坐姿  坐姿要牢记“三个一”——眼睛离桌面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也简称“一尺一拳一寸”。家长让孩子看一看一尺一寸是多大距离,孩子才能真正对距离有正确的认识。  除了“三个一”,让孩子记住以下四
期刊
小宣今年17岁,正在读中学。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她自幼随母亲生活,性格内向,平时不善与人交流。  从小学起,小宣一到考试就会出现焦虑情绪,所以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升入高中后,成绩更是大幅下滑。她现在不想参加任何考试,甚至不想去教室上课。小宣母亲十分着急,带她前來进行心理咨询。  第一次见面时,沟通并不是十分顺畅。小宣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爱讲话。我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为她做了“考试焦虑量表”的心
期刊
2019年端午节,四川西昌的一位男子穿汉服,高声吟诵屈原的诗作,随即跳入河中,现场引来众多路人围观。男子称自己是汉文化爱好者,此举是为了纪念屈原。听说,这已是该男子连续3年穿汉服跳河。  虽然男子声称这样做是出于对汉文化的热爱,在我看来,他只是文化的“假爱者”,一切仅是为了作秀。  穿汉服、吟诗、跳河,似乎是对屈原形象的全盘模仿,但他却少了“一颗心”。屈原跳江由历史背景、家国情怀等原因促成,跳江的
期刊
小时候的理想是当播音员。上世纪70年代,收音机是普通家庭与外界接触的媒介。有一档《长篇小说连播节目》特别受欢迎,每天我们都等着收听,“今天播讲的是《斯巴达克斯》,作者乔万尼奥里,由查曼若播讲”,或者“今天播讲的是《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由梁心平播讲”等等。那时的我特别想像播音员一样,播讲长篇小说。为此,翻烂了一本《新华字典》,跟着收音机,苦练普通话。  进大学前,小城的环境下不好意思讲普通话,进
期刊
5岁喜欢童话诗  儿子从小喜欢画画,又爱与人分享,因为画得过于抽象,他不得不详细把他的画解说一通。我们只当他胡诌,心不在焉地听听。  一天,儿子又展示自己的新作:“云宝宝在哭,天下雨了,雨点淋湿了小兔子的家。小兔子没地方住了,就去找云宝宝:‘云宝宝,你可不可以不哭啊,笑一笑,多好看!’云宝宝说:‘我没有朋友,我好伤心!’兔子说,那我做你的朋友吧。云宝宝一笑,太阳就出来了……”  我姐听后大呼:“这
期刊
2019年9月16日,江阴团市委主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活动中,来自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三(1)班的周芙尧的演讲吸引了在場所有老师、同学,以及电视机前观众的目光……  在错误中成长  “芙”,荷花般正直清白,“芙尧”同音于“扶摇”,隐喻着光明的人生前景。周芙尧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美好期望,她朝着目标奋力迈进着。  在学习上,周芙尧从不懈怠,积极参加全校乃至全国各项竞赛,获得多项奖项及荣誉。
期刊
曾经读到一篇文章《家园城市》,文中认为,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应该是家园城市。我想:一个高品质的班级也应该是学生、老师、家长的共同家园。  家园是一个温暖迷人的地方,她不仅仅是考试、分数、竞争的场所,更应该是人与人交流、玩耍的乐园。在这里,我们可以年少轻狂,可以激情澎湃,可以面对面“全信息交往”。能不能给他们5分钟的时间,把相见变成相识,用经典开启心灵,用语言见证成长?“课前5分鐘演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
期刊
中考前一个月,儿子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  因为一模数学没考好,又遭到同学的非议,儿子情绪十分低落。周五放学一到家,他就开始唉声叹气。我明白,儿子现在的压力很大,如果不及时疏解可能越来越大。我决定开导开导儿子。  晚上睡前,打开房门,儿子正坐在书桌前发呆,我把准备好的牛奶递到儿子手中。  “妈妈,最近我总感到心里不舒服,我快没信心了。”没想到儿子先开了口,一脸垂头丧气。  我拉来一个凳子坐在儿子身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