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节日课程 彰显传统文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722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在《中国传统节日》——学校课程研发和实践工作中的案例,围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课程活动,在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中丰富感性积累,提升理性认知,搭建学习和研讨的平台,在交流中促使学生增强认识,增加能力,关注民俗风情,亲近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
  【关键词】:传统节日 学校课程 传统文化
  G632.3
  【案例回放】
  秋去冬来,伴随着雪花的降落,一年一度的元旦佳节又将来临。我发现最近班上孩子们手中多了很多的“新玩意”,如:喷雪、圣诞贺卡、圣诞老人帽……眼中看着这些东西,回想起曾几何时,自己不也是和孩子们一样,对即将来到的每个节日充满着期盼。学生中逐渐增加了“圣诞节”、“狂欢夜”这些时兴话题。
  一天,听到班级里的孩子们在同学们聊天,郝珀旭说:“我特别佩服我姐姐,上了初中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出去参加狂欢夜的聚会了。长大了就是好!”陈开敏说:“我准备给好朋友们送贺卡,一张可是5元钱的高级货,用的批发价卖的,都花了50多块钱呢。”付宴菁说:“其实,我最喜欢情人节了。你们知道不知道,那天的玫瑰听说一直都要10元钱呢。”……
  哦,看这个样子孩子们对节日的兴趣很高啊!我敏锐的感觉到这是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在接下来与孩子们的谈话中,我发现形式不容乐观。一方面孩子们对“洋节日”(如:圣诞节)兴趣高,而疏于引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推崇;另一方面孩子们对传统节日(如:元旦)的文化元素、民俗风情等真可谓兴趣索然;此外,孩子们在节日里的攀比花销之风逐渐滋生,影响到了班风学风,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在接下来的近2周中,学校大队部多次要求严禁将“喷雪”等物品带入校园,减少安全隐患。可是校园内的“喷雪”屡禁不止;走出校门外,被“喷雪”喷的头发乱了、衣服花了的孩子却屡见不鲜。
  【案例分析】
  1.找准契机,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教育工作以“德育”为首,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善于抓住教育契机,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做到寓教于乐,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进行心灵的启迪和点拨,做到了适时适宜,恰到好处,才能对学生价值取向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中国传统节日》——学校课程研发和实践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契机有时候真的是稍纵即逝,教师应该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理念,加强业务学习,增强个人素养,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做好思想教育。
  2.把握动态,拓展教育途径。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学校教育的途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无论是传统的主题班队会、节假日活动,还是当代的社会实践体验、网络互动交流等,都需要教师有工作的感觉和对动态的把握。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实践中,教师应该具有“动态生成式”的工作理念,把收集到的学生思想趋向进行分析、总结,从中确定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在充分的预设中开展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新现象、新问题、新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及时调整工作,采用适时适宜的教育途径,丰富孩子们的活动体验,才能促使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工作有效地优化。
  3.小处着手,细节成就精彩。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工作是一件琐碎又细致的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精力消耗着,却不能留下深深地烙印。可是当回顾我们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的各项工作,一些细节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理念,能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理性之光、人文之光、人性之光。想要做好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工作,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换而言之,学校课程的魅力,恰恰彰显细节的魅力。
  【对策建议】
  针对节日庆祝中出现的情况,我本着疏导的工作原则,坚持“小处入手,细处着眼,强化指导,注重养成”的要求,确立以中国传统节日为核心,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
  1.了解传统节日的概况。
  师生通过走访问询、查阅文献、网络搜索等对传统节日中元旦、春节、清明节日等进行了解。在主题活动交流中侧重引导孩子们认识以下方面: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节日相关的节气、祭祀、迷信、娱乐等文化事象;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歌赋渗透出的雅俗共赏的文化。在活动中认识了传统节日超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体会到传统节日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2.认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风俗,也是民族习惯,看上去平常的小事却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其中深刻的寓意。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屈原的高尚情操;春节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活动中蘊含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清明节祭祖扫墓与文明祭拜的要求,杜牧《清明》等文学作品的品读、朗诵。当孩子们能够准确的解读传统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文化后,就能够连续的关注传统节日的各种文化元素。
  3.亲身体验传统节日文化。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开展传统节日的体验活动中,我坚持从实际出发,让活动充满童趣、情趣、智趣。如:端午节时,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粽子的包扎方法;在家长的帮助下,亲身经历粽子制作的全部流程;用丝线、硬纸等制作工艺“粽子”。此外,组织孩子们游览“金城关民俗风情街”,了解传统的民俗和民情。类似这样的活动具有活泼、周期短、形式多样的特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事实证明,活动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最佳补充形式。
  4.理性面对当代节日的现状。
  针对当前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一年比一年红火,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变冷的趋向,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的节日事件。如: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中秋节的“巨无霸”月饼;海峡两岸清明节陕西黄陵祭祖和河南新郑祭祖等重大文化事件。通过对节日事件的解读、分析、辩论、总结等活动,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当代节日现象,增强孩子们面对节日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能够理性面对当代的节日新气象。
  天道酬勤,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积累,活动得到了家长积极协助和高度认可。一年来,孩子们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找到了平衡点,我深深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做好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工作,教师就要做一个有所准备的人。能够从日常工作中跳出来,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准确的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在弘扬传统文化“精彩”的同时,享受师生的幸福“天堂”。
  参考文献
  [1].孙力平 李晶辉.快乐节日 快乐活动.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J] .2008.1:19.
  [2].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嚴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项目: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
其他文献
时下正当全国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转型时期,高中历史教师用什么样的理论来解释历史现象,用什么的理论来指导新一轮历史教学,是目前高中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显然
拳击是一项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意识也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这项运动项目。上海市女子拳击在我国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是,高水平运动员
目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膳食营养素及机体的炎性因子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探讨膳食营养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对代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我国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对外合作环境的有力举措。在这一背景下,中越两国官方和民间文化交流发展势头良好。广西作为中国和东盟交往中心
学位
摘要: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明确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并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其职业素养,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问题;对策  【分类号】G251.6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典藏、编目、参考咨询等工作都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作为高校办学三
通过探索加强透析患者静脉插管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插管使用时间,加强患者术前的护理、术后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采取措施,患者的插管的时间明显延长,发生感染的
精确新闻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及实地实验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报道新闻,使新闻内容能更准确地反映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它排除了个别的、偶然性的事件,排除
摘要: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思想都处在后进状态的班级人群,其最大的特点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以来,教育活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就从教师逐渐向着学生进行转移。尤其是针对后进生要将传统教学中侧重的知识理论教学逐步的转化为侧重人文性的兴趣教学和应用实践性教学。本文就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小学语文学科出发,浅要的谈一谈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个人幸福和为社会服务的基础。本文试以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两名作者认为颇具代表性的学生为个案,通过对他们特征描述、心理原因分析及心理矫正方法的总结等,找到更为有效的服务心理问题学生的方法,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与工作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心理问题 个案分析 大学生  B844.2  随着社会大环境、校园周边小环境及校园微环境的日趋复杂、高校就业形势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