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诊治进展

来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增高,给国家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卫生压力.慢性肾脏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CVD已成为CKD患者首位致死因素,而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是其重要诱因.VC是一个由多种危险因素导致,多种机制参与形成的一个复杂过程,其关键环节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血管钙化一旦形成后,难以逆转.因此,早期识别及诊断CKD血管钙化并有效防治对于降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延长CKD患者生存期并减轻对应的社会经济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血管钙化的诊疗水平,本文拟从监测指标、检测措施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重点综述CKD血管钙化的诊疗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血清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变化的关系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肺炎患者(重症组)、50例普通肺炎患者(普通组)和5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重症组28 d预后结果为53例存活(存活组)、29例死亡(死亡组).三组均检测血清BNP、PCT、CRP水平,肺炎患者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系统评估病情,比较各组指标差异,分析血清学指标与APACHEⅡ结果的关系,评价4项指标对重症组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分娩镇痛的大力开展和分娩镇痛技术的不断更新,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引起麻醉科医师的关注.这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改进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可能更适用于分娩镇痛.国外对该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日益关注并开展相关研究,但在我国临床应用较少.本文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的历史发展、技术原理、特有优势,在我国使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目的 探讨儿童热性惊厥持续状态(FSE)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80例FSE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惊厥主要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多在1小时内缓解;88.5%患儿头颅MRI正常;视频脑电图有52.4%正常,36.6%界线,11.0%异常;所有患儿急性期惊厥均得到有效控制;成功随访138例患儿,38例(27.5%)出现惊厥复发,其中30例复发时诊断为热性惊厥,8例为癫痫;与无惊厥复发组比较,惊厥复发组低热时出现惊厥发作、既往有热性
口腔黏膜是与外界相通的口腔表面衬覆的组织,其不仅承担着在咀嚼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切力、牵拉力和摩擦力,还抵抗外界的机械刺激和限制微生物和毒性物质的侵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酗酒、咀嚼槟榔等是口腔黏膜病的危险因素,引起口腔黏膜的异常.本综述主要揭示酒精、烟草、槟榔等不良饮食习惯对口腔黏膜的影响机制,为口腔黏膜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骨免疫学”的提出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加载生物因子赋予生物材料骨免疫调节能力是常用的方法之一.microRNAs作为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调节人体至少30%的蛋白基因编码,并且具有低免疫原性,作为改性生物材料的生物因子具有巨大潜力.但鲜有调节骨免疫微环境的microRNAs报道.本综述阐述了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的宿主反应、巨噬细胞在骨愈合中的作用、miR-21、miR-26a、miR-29等靶向调节成骨细胞及免疫细胞的microRNAs.试图探寻一种新的生物材料改性策略,将具备骨免疫微环境调节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常与室性心律失常共病.目前国内心内科医生及精神科医生对于负面情绪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认识不足.本文综述了负面情绪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机制.
患儿,男,1岁2月,因“发现食管裂孔疝、右侧腹股沟斜疝1年余,术后6月,复发10天”于2019年12月30日入院.患儿1年余前(出生后第二天)出现吐奶、呛奶,行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裂孔疝,未特殊处理并定期门诊随访.后吐奶、呛奶未见好转,并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6个月前,患儿于外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腹股沟斜疝修补、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
期刊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免疫相关性疾病.然而目前GWAS研究中关于IgAN的遗传易感位点仅能解释4~7%的疾病遗传度.有研究发现了表观遗传学在IgAN中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未发生变化,但生物体的表型发生了可遗传性的改变,其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MicroRNA调控、染色质重塑等.本文就目前表观遗传学特别是DNA甲基化在IgA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临床中大多数肝包虫病患者的诊疗过程并不复杂,但对高度怀疑发生包囊破入胆管的患者需谨慎处理.包囊破入胆管是囊型肝包虫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往往由无症状发展至黄疸、胆管炎、复发性肝脓肿、胰腺炎和败血症等,取决于包囊胆管内瘘的程度.以往多通过外科手术进行诊疗上述并发症,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因其微创的优势成为肝包虫病术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术前诊疗性ERCP因其侵入性,使用中仍存有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文献重点就ERCP在肝包虫病术
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辅助设备针对不同的感觉运动通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步态康复训练,增强神经可塑性的利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分析的感觉运动通路有视觉、听觉、本体感觉及触觉这四种,另肢体间的协调作用对步态康复也尤为重要.针对临床脑卒中患者存在的特殊偏瘫步态及垂足现象,下肢机器人执行器的位置可有不同,据其分为髋关节、膝关节、足踝及多关节机器人,另在不同临床阶段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康复效果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