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兼容性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针对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就高中国际课程与本科课程融合的必要性谈起,对当下高中国际课程与本科课程的融合提出了具体的思考,以求为深化我国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操作方案。
  ◆关键词:高中教育;国际课程;本土课程;兼容性分析
  一、国际课程的引入及实施
  “国际课程”的概念源于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会议上提出的“国际教育理念”的发展,国际课程即面向境内学生的普通高中国际课程,是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产物,国际课程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发展趋势,也是一种教育改革方向。国际课程通常分为国际组织开发的课程(如IBDP、PGA等)、国际性的考试课程(如A-Level、SAT等)以及国别课程(如AP等)三类,国际课程的引进与实施下,与内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高中学校办学思想,丰富了学校教学形式,为师生教学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在我国国际化课程中,英语是最典型的教学科目,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相关课程的教学被广泛应用到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且其重视程度等同于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上海、江苏、浙江等多地高中学校开始借鉴与融合国际教育资源引进与实施国际课程,其中上海市国际课程的引进尤为典型[2],仅2013至2014年一年引进国际课程中学就包含了11所公办高中和10所民办高中,见下表。
  二、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兼容的必要性
  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兼容本质上是学校学校将国际化课程借鉴吸收后纳入本土课程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兼容即二者的有机融合。国际化时代背景下,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兼容性体现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式两方面。
  (一)课程内容的兼容性
  課程内容设计是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兼容的重点部分,要实现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兼容就需要设定好国际课程内容引入的标准,要确保国际课程内容的价值适用性与普遍意义[3],高中学校引进国际课程前需要明确国际课程引入的类型,要明确其引入课程是否满足符合教育大纲规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引入本土教学实践。
  (二)课程实施方式的兼容性
  高中学校对国际课程的引入主要包含了IB、A-level、SAT、IBDP、PGA等课程,在课程实施方式上,高中学校要实现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兼容则需要学校根据其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实际、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等进行选择和开设相应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高中需要针对自身教学实际对国际课程进行合理引用,要避免“拿来主义”思想,对国际课程内容全盘照搬。
  三、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融合的意义
  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融合的过程就是高中学校借鉴、引用他国课程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 将课程适度本土化的过程。在“中外结合”的教学下,将国际课程引进高中本土课程将在
  (一)学校层面:有利于提高学校国际化教育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发展趋势一定会是教育全球化,高中学校通过引进、吸纳和实施国际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国际化教学水平,同时新知识、新内容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本土课程的优化改革,帮助国内教育教学制度进一步优化升级,为进一步培养满足国家发展要求的专业性人才提供帮助。
  (二)学生层面:有利于现代化人才培养
  将国际课程引入本土课程教育教学最直观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范围,提升眼界,从学生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有效融合能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结构改革,为培养出更适应现代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专业人才。
  四、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兼容所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有效兼容的实践过程中部分高中学校存在全盘照搬的“去中国化”现象与兼容效果不理想的“大杂烩”现象。“去中国化”指的是高中学校在引用国际课程开展组织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国际课程内容进行全盘照搬,一方面用国际化课程直接代替本土化课程,另一方面,甚至放弃母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极大冲击高中生国民素养,影响学生本文化认同以及不利于主流价值观的培养;“大杂烩”现象则值得是高中学校在本土教育中引用了国际课程内容,但在其本质上并为实现与本土课程的有效融合,而是多套课程并存,缺乏系统教学体系,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均不得到切实保障。因而,针对上述两种现象,高中学校应切合自身教学实际、教学教育水平以及学生实际需求合理借鉴和引用国际课程,并尽可能促进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兼容性,最终为最高中教育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课程是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将其与本土课程有效融合能够活跃高中学校办学思想,促进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高中学校、教师需要高度重视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主动从教学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努力,对国际课程合理借鉴与引用并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推进本土化教学,切实推进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杨骞.论国际课程本土化与本土课程国际化——兼谈国际课程引进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辽宁教育,2019(16):36-40.
  [2]周琪.民办高中面向境内学生开设国际课程的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01).
  [3]张久久.高中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兼容性探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 (03):34-36.
  [4]刘世清.陶媛.周恋琦.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06):36-40.
其他文献
◆摘 要: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生命化教学就是用生命化教育为理念支撑,进行学科教学。由于语文学科有较强的人文性,对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可以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想把生命教育贯彻落实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要使用生命化教育教学,本文主要围绕开创多形式的教学手段、挖掘深层次的教学文本来谈谈我关于生命教育如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
期刊
◆摘 要:如今,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的知识和心理“两条腿走路,稳扎稳打”。不能枯燥的教学,简单的关注分数,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教师应该思考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即对学生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今天的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 要:在第三届社区音乐教育高峰论坛的第三阶段是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第三届社区音乐教育高峰论坛专场音乐会。百合齐放的社区音乐活动呈现在国音堂,在舞台上不同社区带来了京剧、合唱、佛教梵呗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的表演,展现了北京社区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社区;音乐教育;高峰论坛  社区文化多元化发展之传统文化体验与观摩  2015年10月27日下午在朝阳社区学院,与会嘉宾分八组参与了由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声势训练方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十分轻松,在协调学生心理状态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声势训练;意义探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小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美术教学资源,积极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美术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一、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美术教学的认识片面、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1.教育的目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课程思政逐渐成为当前很多高校以及老师所关注的焦点,怎么样去更好进行课堂教学,并且在会计教学当中怎么样去融入一些思政教育也成为当前需要攻克的难题。此次主要对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问题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并且对会计专业专业课程思政的目的以及意义进行分析,另外还站在对个角度对当前课程当中思政所需要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最好还需要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从师生素质培
期刊
◆摘 要:写作是小学语文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的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便会逐步得到提升。本文从“注重语句讲解,课文段落模仿,丰富课外阅读”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直以来,学生一谈起写作来就很头疼,然而这也是教师所
期刊
◆摘 要:英语是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新课改的推进促使大多数学校都开始重视对英语学科的改改革与创新。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自然拼读法逐渐被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鉴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词汇拼读、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要注重对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努力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必要性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制度发生了极大改变,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阅读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行为-认知”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更注重培养及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就该教学方式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