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设计在中国室内设计表现方法上的结合与运用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i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欧洲的房屋以及室内设计风格一直深远的影响着世界建筑领域的发展,其装饰装修风格更是一种潮流趋势深受人们喜爱。德国被动房的出现,使欧式建筑设计风格走向了崭新的一页。我国作为能源消耗的大国,众多的人口数量,数以万计的垃圾投掷,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人的生活质量。而过多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只能使生活环境更加恶劣。德国被动房的出现,很好的为世界展现了一种节能、低耗的未来居住模式,为世界提供了可再生能源反复再利用的多节能居住环境。对我国缺少建筑环保理念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并为未来绿色、低耗的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世界建筑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被动房相关概念
  最早的被动房建筑是在1999年建立的,其外建为木质结构、可利用太阳能完成供热、供电等基本能源消耗。全年耗能量是普通楼房的四分之一。如今在德国被动房的使用已超过6000多栋,其作为未来型居住方式的发展受到更多人的追捧。被动房的设计是德国兴起的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探索,是多科目、多专业领域结合了先进的建筑节能理念和设计产品的产物。在建筑方式上它更像是一座集成屋,可以运用在各种房屋类型。并只需要完成房屋建筑材料、供暖、供电、采光等一系列指标。被动房的建造使用,还可以通过改建普通建筑达到其标准和要求,这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二、中德建筑室内外风格分析
  2.1德国建筑室内风格分析
  德国的设计风格受到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的包豪斯风格的影响,其风格以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设计和创作的依据。所以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室内设计都体现了极强的理性主义。充分的吸收与整理好的设计素材,进行再创作成为了其简化设计的一大特点。
  中国室内外设计风格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感和地方特色,并对礼仪和阶级的体尤为注重,在房屋的建造上重视居住要求的私密性与隐蔽性。传统的中式设计更喜爱能够展现富丽堂皇的设计追求。有时往往忽略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的改变,传统中式设计已不再适用于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国风的简装房屋设计在这种情势下崛起了。简式的中国设计风格摒弃了过去的只为了装饰而装饰的设计方式,从而把思想、文化概念以简单实用的方式运用到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中。不仅节省了使用空间,还更好的保留了传统的精神领域追求。而这种设计方式的改变不得不说是中西方文化融合发展的益处。
  2.3小结
  可见若德国被动方的建造,能通过因地制宜的改造方案运用到中国,就会作为一种新的居住设计方式更好的发展起来。
  三、被动房实验楼的设计探讨
  中德节能示范楼是沈阳建筑大学与德国高校在“德中同行”的活动中共同合作的项目。此项目结合了德国被动房的设计理念,意在突出其节能、高效、环保的主题,为改善我国现有的资源浪费和污染起到了良好的试验作用。本文并以此例对被动方的中国化进行设计探讨。
  3.1案例分析
  此次项目的合作重点是在引进被动房这一理念的同时,在设计风格上要在中式风格的基础上体现德国设计中的现代感,使中西文化有力的融合。首先进行问题分析
  (一)生活文化差异
  首先,由于中国与德国的文化差异的不同,相应的文化元素,生活方式都不尽相同。
  其次,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喜欢隐私的生活,往往以迂回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这一点也根深蒂固的体现在室内设计上。而德国人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国家。更加喜好于直线的思维方式,在生活上更注重自我的舒适度。
  第三,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的房屋大多重视繁琐的装饰,为显示其宏伟、厚重、庄严。而德国建筑多体现出艺术性的立体构成形态,整合重组,彰显简单、大器的艺术感。
  (二)建筑分析
  中德示范楼项目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建筑实体,为融合本校环境,建筑外观在体现现代感的同时也展现学校的文化特质,以简洁、大方为主。中德示范楼地上共两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是半开敞的空间,主要用于召开会议、讨论方案,以及休闲放松。本楼层南门是一个下沉广场,正对空间内的茶歇空间,为休闲之余提供良好的景致与光照。一层空间主要为成果展示区以及可灵活组合的工作区域。在环保的主题下,展示区可灵活移动、组合,展示相关节能材料、最新环保器材等。二层是本项目的工作区域,提供多功能的会议空间,开方式工作空间等。中心挑空部分使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欣赏中庭的景致。建筑顶层设置可开启的天窗,可以提供良好的光照及充足的太阳能,在改善室内环境的同时,达到一定的节能环保的作用。
  3.2设计方案的实践
  (一)技术措施
  首先,保温性能的循环使用,利用超薄绝热保温板,和相变蓄热技术系统,有效开发房屋热源并合理保存,为严寒地区的保温性要求提供可能。
  其次,节省能源消耗,利用资源环境监测,及智能监控来观测节耗能情况,并进行有效配置,大力开发太阳能的光电光热系统,来合理安排储存、转化能源的功能。节水设施的安装有效的利用中水和雨水,强化雨水渗透措施。使房屋能源被有效利用。
  第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地道通风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种植屋面技术等,都是在可行的条件下,完成可再生能源的配给方式。
  (二)室內设计方案
  围绕德国被动房的设计理念,结合中国的室内空间要求,我们采用了简洁、大方、具有现代感的设计方案。地下一层为休闲讨论区,空间整体应呈现出轻松活泼的气氛,我们沿用了建筑大学主教学楼的所用的墙砖,让这种质感与颜色传达出校园文化的一体性。为方便空间使用,设置了可移动组合的休闲设施,以方便组装、放置临时会议室的要求。休闲区设有冷餐区和相应的服务区,更具人性化。活动区内以校园文化为主体,多以标识的形式展现校园文化,给人以亲切感。一层为校园展示区,突出以软性方式展现新型材料及环保措施,多功能的展示工具使展示屋呈现出多样化的组建风格,给人以新鲜多变的感觉。二层为办公区,有别以往的上下级明确的区域划分,办公室呈现出和谐、共融的理念。本着多交流,共同创造的原则,以间断式的玻璃幕墙作为软性隔断。实际上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效的呈现办公室的互动工作方式。中德楼在室内设计上,采用了棚顶的管道线路外露的方式,使其在环保省材的前提下,统一的呈现出一种现代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楼体的本质。
  四、结语
  中德实验楼的建造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未来、绿色的房屋居住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虽然其建造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楼体的运用还有待考量,可能还需要更多力量的努力去见证其在中国的可实现性,但是实验楼的建造实施,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对绿色、低耗、环保的居住环境的渴望之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的广泛交流,更多先进的环保型建筑、用品、生活方式也被国人所越来越熟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的实验楼的建设探索和设计
  以及更多的环保事业的发展,节能的未来居住方式不久就会走进我们的生活。
其他文献
9月6日,泸州市科技情报所、泸县科知局邀请泸州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刘海燕到云龙镇朱梅滩村开展精准扶贫龙眼种植技术培训。培训上,刘海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图文并茂的方
前言:综合考虑现有的各项条件因素,因地制宜地对物流园区未来发展进行类型、功能、规模等的定位,确定物流园区发展目的,是规划设计的起点。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首先要对物流园区的类型与功能进行定位  对物流园区功能和类型的定位可依据:(1)对物流园区现有软硬件环境的分析评价。(2)对物流园区建设的各类条件和要素进行分析评价。(3)对物流园区乃至区域
期刊
摘 要 采用球磨混料工艺,真空热压法烧结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u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碳纳米管对Cu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增多,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相对密度逐渐下降。  关键词 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显微组织  中图分类号:TB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快速的发展,现实中存在着一定抄袭的现象,高质量的创作寥寥无几。然而,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目前有关设计相关的必要因素及其设计意图,并且对这些相关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建筑的外部的视觉的效果上来对整个设计的流程进行分析和把握。本篇文章主要是论述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技巧,并对建筑设计行业今后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
期刊
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
摘 要 分布式系统更加高效,通过对分布式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进行阐述,通过对几种负载动态平衡算法进行分析,实现对分布式节点负载的动态平衡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节点负载;动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3-0054-01  1 概述  1.1 分布式系统概述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基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几十年来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
一、WTO对中职教育的挑战1.对中职教育市场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不断落实,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远程控系统的技术定义、原理以及其在现今网络社会组织中所起到的实际应用,着重研究了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以及具体应用方法的设计,进而使得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能够更高效、人性化的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有益的服务。本文的探讨分析对进一步提高网络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