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性错误剖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人学英语母语对外语的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通常是消极的。母语总是顽强地阻碍和干扰外语学习。中国人讲英语,一般都不同程度带有“汉语味”,这个自不必说。汉语在其它层次上,包括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各个方面的诸多特征,老是被有意无意地迁移到英语中去。所以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要不断排除母语干扰、把侵入和渗透到所学英语知识中的汉语成分“排挤”掉,使我们的表达尽可能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说话接近。对于汉语思维对母语干扰的错误,我们想从“结构变态”、“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汉语思维 结构变态 词义扭曲 表达失误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程度到底有多大呢?這是一个很有意思而又十分微妙的问题。国外语言学界对母语干扰间题一向看法不一,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双方各执一词。由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问题很难精确归类,因为这种被改头换面的“英语”,并不是遵循着某一套固定的规则体系,而是受学习者个人母语水平、语用嗜好、思维特点及其业已达到的英语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颇具偶然性和随机性。不过,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还是想从“结构变态”、“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进行讨论。有时候这三种情况互为动因,纠缠一起,要截然分开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但在难以找到更合理办法的情况下,只好这样做了。
  一、结构变态
  所谓“结构变态”,是指因词类误用、接续关系,昆乱、意义搭配不当等所引起的语法错误。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英语语法概念不清的问题,但它还是若隐若现地反映出了汉语规则在后台起作用。
  1.Make our cities greener is important.Plant trees and flowers is the best measure to obtain the goal.(绿化城市很重要,植树栽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除了祈使句外,英语不能用原形动词直接开头。此例中的两处主语可分别改用动名词短语,即:Making our cities greener和planting trees and growing flowers.
  2.My favorite program is to see the football match on TV.(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在电视上看足球赛。)动词不定式短语作表语在英语中并不少见,所以此句单看语法似乎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该句主语和表语部分不能用起“等号”作用的is来连接。可改为:I like to watch foot ball matches on TV.
  其实,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比起后面将要讲到的“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两类问题来,还算不上根深蒂固。但是英语水平偏低的人,出这类错误的可能性却较大。这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的英语语法意识还比较淡薄,组织句子时,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本身,因而顾此失彼,造成比较低级的技术性错误。但随着学生语感加强,经别人点拨或自己留意,这类问题一般都有可能得到纠正和避免。
  二、词义扭曲
  如果说结构变态问题还只是一些表面症状,那么,词义扭曲方面的问题就应算是伤筋动骨了。语言形式是为意义服务的,如果意义本身出了偏差、错误,问题的性质当然就变了。语义错误的表现形式是用词不当,也就是说,出错者是按照他自己的主观印象,而不是英语单词本来的面目来调配使用英语单词的。试想,对英语词义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或者压根儿误解,使用时从印象出发,凭感觉指引,怎么能玩得转呢?请看实际例子吧——
  1.The news is played on the certain time(新闻是在固定时间里播送的)。用play做这句的谓语动词,估计很可能是受了该词在词典中有“播放”这一意义的影响。录音机、随身听等器械上有个“Play”键,就是“播放/演奏”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play the tape recorder”、“play music”等等。但是,电台播送新闻,应当说broadcast the news,而且broadcast也能用作名词。因此,此句可改为“News is broadcast at regular intervals”或者“News broadcast can be received at fixed times”。
  2.The town has only 30 thousand population but its economy has been on the rise economy has been on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该镇上只有三万人,但其经济近几年来一直在增长。)
  3.In my opinion,a college student should learn at least five or six thousand English vocabulary.(依我看,一个大学生应当学会5—6千个英语词汇。)
  两句中有一个共同错误,是将表示总量的词当成了表示个体的词,population 的英语释义是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in a certain area”,指的是某地的人口数,而vocabulary的英文释义是“(range of) words known to a person”,指某人所知道的词汇范围和数量。显然不能一知半解地按照汉语释义“人口”、“语汇”去盲目乱套。因此,前者可以说成“…a population of 30000”或“thirty thousand residents”.后者则可以说“master five to six thousand English words”.
  词议扭曲的例子出现频繁,囿于篇幅,难以穷尽。但从以上的述不难出,这类错误的特点,都是凭感觉将汉语构思的原材料和似乎同义的英语词强扭在一起,难免味道不正。说到底,就是忽视了一个根问题:英汉词义的走向和不相同,其内涵和外延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重合关系,而是有所交叉,也可以称做是两个相交而不重合的圆。   三、表达失误
  表达方式的差异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最大差异。表达失误同前两类问题不同的特征是学习者在英语语法条文上过得了关,词义掌握一般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在翻译和写作的句式与表达上挣不脱汉语构思的侄桔。习惯成自然,写出的英语句子汉味十足,中国人可以一看就懂,但用英语标准来衡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属于不合乎英语习惯的chinglish表达。这类句子往往因同义反复而显得冗长累赘,有时候又因臆造语汇而难免生硬晦澀,尽管作者自己可能有“一气呵成”之感。
  1.My father was a soldier for ten years and had been in the army from he was 18 years old,till he was 28 years old.这句欲表达的意思并不难猜出,但本可以写得更正确紧凑一些:My father had been a soldier for ten years.He joined the army at the age of 18.
  2.My English base is still very poor.(我的英语基础很差。)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请对比下面这一系列类似的句子: “My English level is low.”(我的英语水平很低。)
  “His health is bad.”(他的健康状况不好。)
  “The people who study English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学英语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Our country’s economy is not developed”(我们国家的圣济不发达。)
  “The models of bikes are various and their quality is better.”(自行车的型号各种各样,而且它们的质量也更好了。)这些句子几乎是一个模子浇出来的,全是毕恭毕敬地把汉语腹稿逐词译成英语,这是个带共性的问题。表达应是:I am poor at English.也可以说My English is poor.
  由于没有刺眼的语法缺陷和重大的词汇错误,表达方面的问题比前两类更具有隐蔽性。这类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中国人一看就懂。用词出偏差或结构有毛病的句子,常常会明显地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甚至不忍卒读,而表达方面有问题的句子,有时候读起来虽觉得有点怪异,但要批改又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对于前两类错误,一经指出,学生会心悦诚服,自觉纠正,而碰到表达方面的语病,他们有时会固执己见,据“理”以争,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从一定意义上说,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一样,没有什么“秘诀”、“技巧”可言。英语作文讲究“主题句”、“扩展句”、“前后连贯”等,汉语作文不也是要求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过渡自然、用词正确这一套吗?如果在单词和句子水平上都过不了关,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呢?所以在中级水平上用英文进行写作时,更多地还是要注意正确用词,在句子层次上打好基础。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加强广泛阅读,并在阅读时留心观察,注意模仿。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见得多了也就熟了,使用中有时也会信手拈来。所以又回到了一句老话: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黄子文.英语子句―语法和惯用法[M].(英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雷航等译江(英)L.G.亚历山大.朗文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7]李长忠.赵修臣.学英语规律手册[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提倡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努力构建一个活泼而有效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怎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在”地学习一门语言,这对于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果来说,非常重要,更异常必要。  一、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所有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词汇量为依托。牛津版的高中英语有几个模块显著加重了英语词汇的百分比。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牛津版高中英语单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公共英语、学术英语、专业英语的特点,以及当前对三种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争议之处,剖析了处于困难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并对广大英语教师的职业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英语 学术英语 专业英语 职业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大致的两个教学方向,即公共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本文探讨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为尽快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教师的一些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应随之变化,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灵活机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潜力,让课
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心理契约的主要特征,阐明了心理契约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提高教学凝聚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
明天的人工智能是否已经超越了人脑,与人类和谐相处并服务于人类社会?我想象着未来人们社会生活的某一个瞬间:rn早上5点,谢宇就会被准时叫醒,他并不愿意这么早起床,但几点起
【摘要】现代社会在疯狂的不断进步着,教育则是社会进步的一大重要影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进行英语教学必须注重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即培养其文化素养。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文章
The theory of Error Analysis is a crucial part in the research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i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xploring the pattern of Engli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很多学生把自己学不懂英语的原因归结于智商不高,能力有限等主观因素,本文分析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强化巩固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意志情感强化  一、对非智力因素的忽视  笔者在农村一所完全中学任教,农村学生接触英语迟,并受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影响,导致英语教学在农村一直处于费时低效的尴尬境地。更糟糕的是,很多学生把自己英语成绩低的原因归结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