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学术造假“产业链”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饶毅的实名举报信

侦探故事


  根据提供论文检索、查重以及相似性检测报告的iplagiarism数据库显示,中国“问题论文”的图片造假特征明显、范围广泛—破解下去,就跟侦探故事一样惊险刺激。
  首先,一篇论文的图片,存在局部剪切、放大、缩小、复制、粘贴、拼接等“PS”操作。
  比如一篇名为《Downregulation of NOB1 suppress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tumor growth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的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83657488,作者单位是吉林大学,便出现了“实验动物图片造假”的现象—其实验用的小白鼠的图像,好几只都一模一样,无论是姿势还是身体特征。
  比如一篇名为《Extracts of Celasturs Orbiculatus Exhibit Anti-proliferative and Antiinvasive Effects on Huma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Cells》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81274141,作者单位是扬州大学,出现了“细胞图片造假”的现象—两块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完全相同的组织。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知识分子》主编饶毅

  其次,不同论文的图片,也存在着一系列“PS”操作,拔出萝卜带出泥。
  iplagiarism的数据显示,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SCI论文的文本,呈现出38%的重复比。作者单位为南方医科大学和海南医学院,论文题目是《Transferrin and cell-penetrating peptide dualfunctioned liposome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to glioma》。这篇文章和山东大学、章丘市人民医院的一篇论文高度相似,而且,部分图片还一样。
  前者不仅和后者的多张图像重复,还自己原样多复制了几张。
  后者的发表时间更早,前者不免有抄袭之嫌。不过,后者竟然又与郑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学者合著的一篇SCI论文呈现相似,且部分图片一样。至于郑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的这篇论文是不是还能找出“模板”,那就是一个无止境的问题了。
离奇的是,这些发表时间前后距离达3年之久的数篇论文里,都有一张关于免疫印迹的核心图片,部分或完全重复,肉眼就能看出来,连动用图像篡改造假识别系统都不需要。

  更有甚者,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缩写为BBRC)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共享”了很多张类似的图片。离奇的是,这些发表时间前后距离达3年之久的数篇论文里,都有一张关于免疫印迹的核心图片,部分或完全重复,肉眼就能看出来,连动用图像篡改造假识别系统都不需要。
  还有一种比较“非主流”的做法,出现频率很低,但是给人以“富贵险中求”的强烈戏剧感。
  这篇论文发表于2015年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杂志,影响因子1.787分。论文题目为《Crowd Sensing Based Burst Computing of Events Using Social Media》,第一作者名字是Xu Zheng,清华大学博士后。两年后,杂志有关人员才发现,Xu Zheng在投稿后“黑”进了编辑的账户,编辑了论文;同时还“黑”进了审稿人的账户,提交了两份审稿意见。这两份审稿意见只是把自己论文的摘要和前言抄了一遍。
  该论文的来头也不小。它属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公安部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当然,这篇论文也没能躲得过查重测验—重复比高达71%。同为Top2的北京大学的博士后翟天临,博士论文复制比是39.4%。

连环计


  这些高度一致或偶尔别出心裁的“造假”方法,至少暗示了一条长长的产业化链条:国外SCI杂志出售版面;中国的学术工作者通过中介公司购买版面,或以此作为国家级资助项目的成果,或以此作为申请国家级资助项目的凭借;中国的学术工作者购买枪手公司的论文服务;SCI杂志刊登文章—皆大欢喜。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SCI杂志和中介公司、枪手公司,很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上文提到的BBRC杂志就是个例子,如果不是该杂志“推荐”购买版面的客户同时购买同一家枪手公司的“论文服务”,在3年间发表的、多个不同作者的论文,为什么使用的图片高度相似甚至一模一样?
  同时,中介公司和枪手公司也许是同一家公司,也许不是。因为枪手只负责写论文,属于链条末端的执行团队,但是中介公司还要负责“战略”,在产业链里居于上游。
  中介公司瞄准的是财大气粗的中国的各项国家级资助基金,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们负责帮客户量身定制“项目”,目的就是幫客户忽悠到国家的钱,一般服务收费在20万元~30万元不等,并根据申报的标的金额相应调整,省市级项目收费只有2万元~3万元。   服务流程是,先做方案,选好标书设计方向,根据方案做预实验(PS图片开始了),最后根据预实验结果拼凑、抄袭或杜撰出几篇论文(继续PS图片,如果客户的研究领域接近,还可以共享图片),找几家影响因子高于3分的英文SCI杂志发表。以上就绪后,立刻创作标书,申请国家经费。
  学术造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国家级基金和项目经费,是帮助其“脱贫”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否则,就只有微薄的工资可拿。上文提到的一篇国家自然科技基金资助论文,获得的资助为78万元,那么即使扣除服务费30万元,还有48万元,再加上中介公司有“返点”,作者从国家手里赚到“50万元”并不太难。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SCI杂志和中介公司、枪手公司,很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造假的成本太过低廉,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一方面,国外SCI杂志几乎靠中国人开饭,当然睁一眼闭一眼。如果不是这些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放水”,很难相信這些翻转、复制的图片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版或发表。有数据显示,2018年9-11月,中国学者发文量排名前39位的杂志,在这三个月内总共刊发了约62508篇“中国论文”。如果按100%的比例选择缴纳版面费,则预估2019年全年中国学者需向39个杂志缴纳版面费10亿元左右。
  一方面,中国国内对英文杂志、英文论文以及国外知名SCI杂志一向抱有崇敬心理,并没有相应的核查机制。很多国内的学术出版物为了生存,都不得不和国外学术杂志做深度绑定;而且“研究成果”归高校或研究院的行政人员统计,隔行如隔山,行政人员并没有能力和资质审核这些自然科学领域的英文论文。
  其实,嘲笑学术丑闻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仅有嘲笑,挽回不了整个国家的惨重损失。可以说,学术研究是一切实践的基础,如果中国的学者沉迷于“操作”国家级基金和项目,如果中国的学术出版物被国外出版商牢牢掌握,如果中国的学术论文只能复制粘贴,那么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纳税人的巨额血汗钱,还有科学和技术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更值得深思的是,国家级基金和资助项目,它的规章制度、项目评审,要能真正促进中国自然科学的研究和进步,不能成为了一些人牟利的温床。
  以发文件、喊口号、事后紧急调查的方式来处理学术不端事件,却不指向这一“连环计”背后的产业链条,恐怕将孕育出越来越严重的“学术丑闻”。

最新消息


  11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2019年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的新举措,已经包括:取消填写论文期刊影响因子,鼓励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强调知识产权归中方所有,第一单位署名为国外单位的论文不能作为代表性论文等。
  2020年度科技奖励改革的重点任务保包括:坚决遏制“SCI至上”的老难题,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将取消填报“SCI他引次数”的硬性规定,规定“他引总次数”应明确检索机构使用的数据库;修订出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异议处理办法》,探索区别纪律类和学术类分类调查处理的程序和办法,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相关主体在调查处理中的权责等。
其他文献
这些天一份山寨版“敢动中国大奖”名单在网上流传:“第一名日本,第二名菲律宾,第三名朝鲜……”后面还有韩国、泰国、帕劳、印尼、缅甸、尼日利亚、索马里海盗等。最牛是后台奖:不用自己动手的美国!网络戏言,不足当真。而编列此名单的网友,有心搜集了近期对华人不利的国际新闻,言下之意泱泱大国居然被许多小国欺负,可不怪美国老大撺掇?  要说这些散发的事件相互间没有联系并不客观,但统统归咎于美国则失之粗疏。许多边
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机构方案公布,与计划生育有关的司局不再保留。  中国已进入低生育国家之列。一般认为,每对夫妻平均生2.1个孩子,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2.1才能基本保证下一代人口不减少。原国家卫计委曾提出2016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在1.7以上,但这一数字被外界普遍认为估计过高,在全面放开二孩之后,中国生育率可能也就是在1.5上下徘徊。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陈剑曾经担任
五月初,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组织了一场“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纪念穿越“活动,历时12天,徒步穿越204.9公里。我作为《南风窗》记者,受邀参加了其中三天的徒步穿越。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由龙门山断裂带引发,这次穿越,途径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北川、绵阳、映秀等地,主办方希望以此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早在飞赴四川之前,活动的负责人就再三叮嘱我,龙门山陡峭险峻,山路崎岖,务必买齐专业的装备。我是第一次参加户外
昆明市五华区文明街是一条清代遗存的老街,正在进行修复改造。东方书店在原址重新开张,它有着百年传统。店名是于坚写的,黑底金字。  于坚的家住在滇池附近,距离书店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偶尔某个下午,他晃悠悠地坐公交车来,再晃悠悠地坐公交车回,穿越半个昆明城。  他早晨5点左右起床,“像上班一样写作”,这是他朋友朱霄华认为他这么多年特别酷的地方。另一个难得的地方是,他尽量让自己11点前就睡觉,一切他认为影
刘广迎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主席  英国足球强不强?要说强吧,它的成绩还真不怎么样。要说不强吧,它在世界足坛的地位还是蛮高的。  英国虽然有多支球队可以参加世界杯,但也只有英格兰队于1966年在本土拿了一次世界杯冠军。近几十年来,英国各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实在是一般以下。不过,这并不影响英超在世界职业足坛的影响力。曼联、曼城、切尔西,那都是顶呱呱滴,名声响得很。  自上世纪70年代之后,英国诸队在世界杯上
改造后开敞通透的联合书店广场。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但传承着城市的精神,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生活。如果说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千变万化中还是同一座城市,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留在这里,我们的归宿还是这里,影响我们的习俗与文化来源于这里。  若从情感出发,去探讨人与城市的关系,那我们也应回归情感,从人文视角去研究城市、评估城市,以文化引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用充满情怀的城建档案记录城市的每一步变迁。文化如
辽宁营口港  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局势动荡几乎成了媒体报道的年度热词。这一年里,欧洲、亚洲、中东、拉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示威。这些以经济、民生问题为触发点的抗议活动,本质上属于内部治理问题,但在国际政治的外溢效应上,其影响无疑将是极为深刻的。同样深刻的还有大国关系的变动,尤其是中美关系走向。这一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但两国关系表现出比以往任何时
著名哲学家赵汀阳写过一本书《坏世界研究》,在这里我给他打个广告。他有一句名言说:“马基雅维利只是在教人学坏,而我则尝试指出如何对付一个坏世界。”  赵老师探讨的是在制度上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至少不变坏。坏世界的存在,当然是有很多坏人,或这样一个世界会批量生产很多坏人,而且他们在一个社会中能量还不小。虽然主流是好的,但鉴于坏人的巨大破坏力,我们也得拿正眼看一下他们,认认真真对待。  马基雅维利确
《南风窗》2016年第4期封面  放眼世界,我们似乎都像许多社会学家反复提及的那样,正在进入一个“个体化”和“碎片化”的时代,个人成为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自我的生活成为了人们参与社会行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依归。这是一个伴随着我们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全球浪潮,中国也不能避免卷入其中。  但是,今天中国的“个体化”,或者说,以“回归个人生活”为标榜的个体化,在这种全球浪潮之外,有其本质而独特的原因。
市、区人大代表调研坂田街道垃圾中转站  今年以来,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人大工作委員会在机制建设工作上着力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三个提高”,在履职服务工作上着力“三个坚持”:坚持民主监督、落实述职评议;坚持创新方式,强化履职时效;坚持平台建设,打造“代表之家”。  参政议政是基层人大的焦点工作,为此,坂田人大工委聚焦全区发展大局、街道中心工作、民生热点难点“三个围绕”提出68条意见和建议,实现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