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华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丽华,云南元江人,彝族,女。偶有文字发表,散见一些报刊、杂志。


  苇
  十一月的生死簿早就写好了
  窗外的那一轮明月适时地升起
  我不会在数桂花凋落的时候问候吴刚
  为什么他总没伐倒那一棵月亮里的桂树
  也许挥斧,他只是装模作样
  就像黄裳客祭奠霍小玉一般
  无法在爱人面前说出口的话
  就托着另一种方式来表白
  我把给母亲的祝福变成一个紧紧的拥抱
  看着另一个喜讯从手机里传来
  某某某产下男婴一枚
  母子平安
  是我们都经历过的那一段生死路
  只有平安两个字
  才能解开那些从心底升起的寒意
  我爱你,妈妈
  从许多年前的十一月开始
  雨
  窗外的树上零落地缀着几枚芒果
  它们曾在百花泛起的春天里开过细小的花
  我总不开窗,也不喜欢打开帘子
  笃定地认准了孤独
  觉得孤独有时候比什么都可靠
  能够隐秘妥贴地慰藉着我的心
  我也很少想象窗外车水马龙的样子
  总嫌它们太过烦躁
  我只是在一间有玻璃隔断的房子里
  孤独地做梦
  是这些梦,染黄了窗外的芒果吧
  葵
  我一句也听不懂
  母亲的唠叨
  我只忙着关注远方的赛事
  七月之后,夏天就要过去了
  那些模糊的故事就不要再提了
  我只记得,所有的美好
  阳光还是艳艳的晃眼睛
  它是开在天上的一朵葵
  七月的葵
  桂
  古老的钟声敲碎了天空的梦
  梦,就像从村庄偷溜出去的炊烟
  寂寞地随风而逝
  让我变成一块石头吧
  保持身体的洁白和坚硬
  看你携着露珠
  在生命沸腾的花园里游走
  “如果可以,让你也像塔沙奶奶一样的生活”
  请你一定记得许给我的梦境
  如果你不记得
  以后经过每一座庄园的时候
  就进来看看
  或许,你会看到庄园里黄昏之下的我
  樱
  我安静于这人生,哪里也不想去
  孩子是我唯一的牵挂
  我坐在家里做手工,绣一个一个的图案
  简单的交流,不掩饰的笑
  阳光在窗外流淌,还有一些小鸟的吟唱
  幸福不需要裝扮,就在那里
  如果你要,我借你我全部的幸福
其他文献
坐井观天:一种批评美学(一)  很多作品并没有多少思想,但却有优美的故事的弧线,如《喧闹的背面》及《猫头鹰与夜鼠》等书都曾让我们觉得惊奇。我是受此启示才开始罗织故事,但这种他人的经验——实质上对我并无用处,我很快就知道我的一切領悟来自神启。我的自身便诞于这种古老的冲动。没错,容我讲细一些:我学习小说的时间大概在八九年前,那时父母尚未垂垂老去,他们在夜晚大约会有性爱,只是我很久以来并无一次亲见。当然
期刊
赵耘,70后,在《人民文学》《滇池》《山花》《诗选刊》《诗歌月报》《星星》等发表过诗歌,小说。现居昭通。  草枯  十六岁时  看到一根草枯  三十六岁时  又看到一根草枯  这之间  似乎风平浪静  最近几年  有更多的草  枯成一片  站不稳,扶不住  像喝了农药的乡亲  喜欢与不喜欢  我喜欢这些松树  站在云雾中  也喜歡这些松树  招纳太多的飞鸟  我不喜欢那些砍伐它们的刀斧  也不喜欢
期刊
廖朝有,1992年生,云南会泽人,现居昭通。2014年开始写诗,部分作品获校园文学奖,有作品发表于《边疆文学》。  雪  那年冬天,下大雪  母亲刚出门就落了满头的白  有些随后拍落,有些至今还在  珍惜这痛苦的日子  活着的人,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  珍惜这痛苦的日子。天空的蓝,白云的白  大地的绿。一点也不过分  远离致命的利刃,草绳及毒液,远离  流动的水和静止的水。至于尘世的  喧嚣和陈杂
期刊
张尚锋,湖南省湘乡市人。就职于云南省玉溪市文联,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潮》、《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散文百家》《边疆文学》《滇池》等。  聂耳广场的铜像  他  总是这样站着  搂着风  像指挥我们唱歌  又像是在自娱自乐  海景房里的壁画  你总说无风不起浪  我一直都在反驳  现在,让我们闭上门窗  风进不来  雨也进不来  而大海  在一面墙上  ——波涛汹涌  碧香庭  碧香庭食府的大
期刊
野麦,本名茹鑫福,曾用名五棵树、茹潇潇等。1974年生。在《边疆文学》《滇池》《诗选刊》《散文诗》等发表诗歌若干。  在东岭看一头牛吃草  要有足够长的时间,你才明白  牛只专心做一件事情  舌头与青草纠葛  是一个疲惫的慢动作  还须低头,像在对上帝忏悔  向吃进肚子里的每一叶草认错  那人的鞭子丢到了地上  蝇虫觊觎身上的血汗  赋闲的牛习惯性地甩起尾巴  每一鞭都准确无误  打到自己身上  
期刊
一、读跟自己气质相近或相反的书  张庆国(以下简称张):我们随便聊,先说读书,你这里书很多啊,先谈读书就很合适。而且,有一次我看见你在微信还是博客推荐一个书单,那个书单很长,非常丰富,朋友们就说,华栋读书很厉害啊,确实厉害,很吓人。你就先谈谈读书吧,作家应该怎么读书?那个书单你还记得吗?邱华栋 小说家,诗人。曾任《中华工商时报》文化版副主编、中国青年出版总社《青年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现
期刊
南也,1990年 3月生于昭阳区,2011年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作品散见《边疆文学》《诗选刊》等。现居昭通。  在高速路上  重复练习拐弯,提速,踩刹车  无知地享受一场加速衰老的盛宴  我们驾驶时光快车,浩浩荡荡地  奔赴死亡。在命运的高速路上  我们试图超越,追赶。不断地  适应跌宕起伏和穷途末路  适应突如其来和惊慌失措  适应停滞,迟缓,以及静如死水  比如今天,我们忽然不想飞了  不得
期刊
李季,1986年生,有作品在《诗刊》《诗潮》《特区文学》《诗歌月刊》《作品》《滇池》《中国诗歌》等四十余家报刊杂志发表,并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我喜欢的夜晚  我喜欢夜晚是一团漆黑的空气  只容纳来自天上的光亮  我喜欢有村庄的狗声  和打在树枝上的雨滴  鸟的飞翔是一场意外  我喜欢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从河边归来  他推门 我喊出一个已逝的名字  我喜欢他这个农人一生的苍茫  月光  月亮从阳光中
期刊
李小麦,湖南省湘乡市人。就职于云南省玉溪市文联,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潮》《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散文百家》《边疆文学》《滇池》等。  大劫案  我看见海,辽阔的海!  我看见月光,泼洒在海面,  粼粼而動。  我听见传来  远古的箫声,自苍凉的荒蛮之地。  我看见你,端坐于礁石  ……  背后,是穷追而至的  百万骑兵  灰姑娘  唉,我想在你面前  表现得优雅得体一些  可我还是忍不住的脸
期刊
郎启波,写作者,影视制作人;1979年出生于昭通农村,6岁开始写诗,15岁开始发表,有部分作品翻译到欧美国家及地区。著有诗集《蜗牛记》《部分郎启波》。  无题  这个城市的孤独  在我身上  體无完肤地呈现出来  左手  与我的右手相对称的  是我的左手  我曾希望,它  能如另外一只手般  充满力量,或更加敏捷  这小小的区别  使我在习惯中去习惯于  更多的习惯  我试图让左手与右手  完成一
期刊